专栏名称: 公管青年
“政管你我”,是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官方媒体公共平台。订阅号为全院师生提供信息和资讯,实时传达、反馈相关信息。政管学院,连通你我,官方化和亲民化的平衡点。“政管你我”推送时间为每周一、周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桦爸聊升学  ·  澳大研究生課程現正接受申請 ·  11 小时前  
桦爸聊升学  ·  澳大研究生課程現正接受申請 ·  11 小时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灯映春宵,团圆正好丨川大与你共赴锦绣前程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灯映春宵,团圆正好丨川大与你共赴锦绣前程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浙江大学  ·  大换装!跟浙大一起迎接春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管青年

青年现象 | 大学流行起了“夸夸群”,“万事皆夸”不如“全力以赴”

公管青年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9-03-15 23:18

正文


共青团中央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 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的问卷调查、微博@共青团中央的网友回答等 视频来源:@青微工作室



导读


“夸夸群”火了!


“夸夸群”是近期流行于各大高校的一种特殊微信群。


在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大家五彩斑斓的赞美词——不“撕”不“喷”,只有快乐源泉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你加入或听说过“夸夸群”吗?


你觉得,“夸就对了”……吗?



视频来自@青微工作室

本期团团的朋友 配音演员:山新(北斗企鹅工作室)


这里只有“夸夸夸”!


在“ 夸夸群 ”里,不管说啥,心情多丧,都能让你得到“众星捧月”的夸奖。


群公告说明了这个“夸圈”的原则



“夸精”们则全力施展“夸技”


不想起床,夸!



一个人拿了三个人的快递,夸!




一上午没学习,夸!


上课迟到了,夸!



生病打点滴,夸!



不想上学,夸!



不管说啥,夸就对了!



随后,我们以青年学生为主体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征集大家对“夸夸群”的看法 ↓ ↓


其中,近半数的受访者曾经听说或加入过“夸夸群”,对于“你认为‘夸就对了’是否是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交态度”这一问题,67.9%选择“是”,同时还有32.1%选择“否”。



”一“ ”,是被爱的感觉!


一时间,团团也收到了“夸友”们的“夸夸夸”↓↓↓



嗯,经亲身鉴定,感觉不错!是被爱的感觉!



对于“夸夸群”的悄然兴起,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总比“ 怼怼群 ”好,快乐源泉,拉我进群!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直接夸还是走程序?



不用夸,我优秀我心里还没数吗?




不该“夸”的绝对不“夸”!


但是,很多网友直指问题关键所在:“不想上学”也夸?“不想学习”也夸? “夸夸群”的尺度和底线应该在哪里?


或许这只是疲惫生活里的“ 小吐槽 ”、“ 小宣泄 ”,但如果所有的负面倾诉、负面动机都被夸,“夸夸群”可就完全偏离了“找个乐子”的初衷。


不是什么都能夸!是非荣辱要明辨,道德荣辱绝对不容调侃!


不是啥都能夸啊!




那你倒是真努力啊!



团团有话说


“平时哪有这么多人夸我,就算专业课考个前几名,也是‘英雄枯骨无人问’啊。然而在夸夸群里,我找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归属感。”


不少加入过“夸夸群”的网友留言中,被关注、被肯定、被赞赏的愉悦感被描述得生动准确。


在这个有点意见就要使劲“怼”,稍有不合就使劲“杠”的网络社交新时代, “夸夸群”宛如一股清流,让“夸友”们在或焦虑、或孤单的现实境遇里,有了一个可以“蜗居”的小角落 ——想那么多干嘛,烦恼丢掉!顾虑丢掉!“夸”就对了,“夸友”陪你起来嗨!


甚至,我们据网友留言得知,现在网络购物平台上也兴起卖“夸夸群”了↓↓↓



100块钱,让整个群里的人夸自己十分钟……


通过勤恳努力来达到理想目标是一项长期收益,它的回报过于遥远,暂时很难切实感受到,人们对此常常缺乏动力。而一句“求夸”就能获得或新颖清奇、或文采斐然的花式夸奖,这种“即时满足”实在诱人!


但值得质疑, “求夸赞”是人对于被尊重与被肯定的需要,也是人对于“同类”社群的需要。而 “夸人者”和“被夸者”在事件本身没有交集的情况下,一两句鼓励的话是否可以真正起到作用?


于是……


“接下来几天,夸人,被夸,夸人,被夸……突然一看日程表,我做了什么!我规划的任务就这样被拖到了第二天!”


在采访中,有人说自己在“夸夸群”的寿命是这样的路径: 第一天,了解了“夸夸群”;第二天,享受“被夸”;第三天,退群。

在群里美滋滋地傻笑了一两天后,他们突然发现,“夸夸群”的“网络情缘”再亲切和谐,人终归要回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现实里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