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培训,中国舞美学会发挥学术上专业化和综合性的不可替代性,组织设计课程结构、组建由多位专家组成的教师队伍,力求安排科学合理,倡导将理论和实践运用相结合。讲师资源包含了
舞美设计、灯光音响、视觉空间、剧院设计、新媒体艺术、舞美评论
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保障了培训内容的优质、实用与前瞻性。
集结了国内如此顶级的舞美师资,这样的课程你想不想听?(上篇)
点此链接△△△
重温伊天夫、严文龙、韩立勋、沙晓岚、赵妍等讲师的授课内容。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韩生、曹林、苗培如、周正平、马连庆、李国棋六位讲师集中授课的部分专业内容。
《从舞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跨界融合的舞美形态创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生讲授了跨界融合的舞美形态创新。他使大家思考,
什么不是舞台美术?在创意的时代演艺空间的疆界与形态是无垠的。并以丰富的案例,生动阐述了
社会转型在舞台美术上的具体体现,并探讨了当下的
媒体、
技术、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曹林讲述了舞台美术的演变经历——从小到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多元,从人工到智能,从平面到立体的演变。大舞美的时代已经来临,大舞美舞台美术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艺术,它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是为演出服务,同时也构建一个空间来承载演出。在当下乃至未来还会走出剧场、走下舞台、服务社会。
曹林教授还以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为例,解析了大舞美整体艺术空间的内涵。他认为:大舞美就是搭建平台,把表演镶嵌在里头,选择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取政府支持,把时尚转变思想和行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形成严谨的学术理论,强化科技、艺术的粘合力,形成国际视野和水平,重视科技的力量,形成可复制的核心内容,进行舞美的跨界和综合发展。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设计苗培如
从古典豫剧《愚公》、儿童剧《马兰花》二部剧目的舞美构思、创作、制作谈起,为学员展示了《蝶》、《周旋》《太极传奇》等创作时的珍贵的手绘图和效果图。倡导舞美设计坚持传统现代兼容、自然朴素相济、简洁便捷相顾、丰富实用相当的思想。倡导舞美创作的导演意识,倡导舞美设计手绘的重要性。倡导舞美设计与效果呈现统一的思想。强调舞美设计与导演、灯光、多媒体团队合作以及集体创作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和理念让我们读懂了苗培如先生一往情深的舞美设计情怀,为我们未来的舞美设计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宝贵经验。让我们再一次谢谢苗老师的精彩分享。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设计周正平
认为:戏曲舞台灯光设计的前提是要敬畏剧种,读懂剧本,尊重演员的表演的基础上,以简约、诗化、象征、写意等方式开展。他
在介绍戏曲舞台灯光设计功能、特点、支撑条件、运用手段、具备的条件时强调:灯光舞美设计人员一定要明白是为表演而设计,为演出和演员服务。所以研究表演,懂得表演与演员表演结合,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他认为:灯光语言是有个性的,设计只有坚持个性的舞台呈现才会避免趋同化。
从他的作品解读里,传递和践行了他的“以笔代光,以光传情”的戏曲舞台灯光设计的传统美学思想和探索,丰富的灯光设计经验,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设计马连庆老师从歌剧的历史讲起,介绍了国内外歌剧的发展简史和舞美特点。结合自己在中央歌剧院巨作指环四部曲中的舞美作品,为同学们讲解了歌剧舞美空间中的人、物、光等之间效果关系处理的技巧,丰富的舞美设计案例、图例以及歌剧舞美设计的原则、多媒体融合实践。让同学们脑洞大开,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受益匪浅。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国棋
从声音的源起、音响师听力训练、线材和插头分类及功能,音响的作用和目的,全面讲解了扩声系统结构、工程设计及预算计划等内容,案例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专业性,前瞻性强。尤其是现场的盘线、放线互动教学更是体现了言传身教的职业专业精神,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很多冷幽默式的调侃,解密了行业的潜规则的奥秘并教给同学们很多解决音响使用故障行之有效的方法,授课十分生动、开放、丰富,实用
。
撰稿:崔兴亮 赵妍
责编:赵妍
媒体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