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服务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案例发布|发挥重大项目集聚作用 助推高品质乡村旅居发展——昭通市镇雄县旧府街道高山村乡村旅居案例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2-10 19:00

正文

图片

编者按:

旅居是乡村振兴的大事、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文旅产业的大事,是云南旅游的升级版、乡村旅游的新空间、乡村建设的新方向、文化传播的新通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当前,云南正以做优做强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边境幸福旅居等“八大”旅居业态,打响旅居云南品牌,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在全省范围内总结优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能复制、可持续的旅居典型案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各州市、省直各有关部门,首批遴选了8种业态、50个典型案例,编写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供全省各地发展旅居业参阅借鉴。




乡村旅居






发挥重大项目集聚作用 助推高品质乡村旅居发展

——昭通市镇雄县旧府街道高山村乡村旅居案例

图片

一、 高山村乡村旅居业态发展的背景与优势

图片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北麓、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昭通市东北部,素有 鸡鸣三省 之称,是有 英雄河 ”“ 美酒河 ”“ 美景河 ”“ 生态河 美誉的赤 水河发源地,东邻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南连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赫章县,西毗彝良县,北抵威信县,具有 一县连三省 的独特区位,是出滇入川进 黔的重要通道。全县总人口 170 余万人,是云南人口大县。全县已通高速 5 条、 在建高速 3 条,高铁、火车均实现通车,毕节飞雄机场至县城车程约 45 分钟,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11.3℃ 。旧府街道高山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距县城 10 公里,总面积 21.7 平方公里,辖 31 个村民小组,共 8125 36563 人,有高山大地、鲁家院子两个易迁安置点及民兴家园拆迁群众集中安置点,全村以前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


近年来,镇雄县委县政府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旧府街道高山村良好区位优势、生态条件和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涉农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完善旅游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产业整合中纽带作用,打造大古里欢乐城景区,将旧府街道高山村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兴旺、村民增收稳定” 的川、黔、渝、滇西游客休闲避暑旅居示范村寨。202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2024年1—9月,全村旅游接待100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亿元以上。全村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图片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图片

(一)整合提升优势。 把巩固脱贫成果与发展旅居产业相结合,创造“结合+提升=品牌”旅游开发模式,将高山村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餐饮、体验为一体的旅居度假村,走上“旅居发展、生活富裕”之路。根据易迁群众和搬迁群众集中,群众感恩奋进愿望强烈优势,结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方向,创建实施完成道路、管网、供水、美化亮化、景观提升、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等基础设施工程,引导群众开设特色小吃店、民俗及酒店、小卖部、游客运输等旅居配套业态,以奖代补撬动民间资本投入,带动高山村建成乡间住宿(含酒店)217户、特色小吃餐饮88户,吸纳村民就业1000余人,大古里欢乐城和赤水源森林湖体育运动公园等景区景点就业人员1000余人,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在景区主要入口处设置摊位350余个,免费提供给无法外出务工家庭开设小卖部、小吃摊点等,按照每个摊位每天保守获取100元收益测算,所有摊位每年可实现群众增收近1000万元。


(二)借力抱团发展。 结合旅居发展及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天津亿联控股集团、镇雄大古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美豪丽致投资建设赤水源森林湖高品质洲际酒店、雄府和谐高品质酒店、温泉旅游度假区、码头游船等重大集群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为高山村群众提供临时就业岗位2000余个。项目建成后效益明显,单是大古里欢乐城景区2024年1—9月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其中川渝避暑旅居游客20万人。引导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闲置资产入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羊肚菌、特色蔬菜种植、水果采摘园、农事体验园等基地,年均户增收10000元以上。


(三)文化赋能热度。 在高山村先后举办“赤水源头欢乐跑”“迎国庆.赤水源颂歌”“乡村篮球”“采摘节”“丰收节”“火把节”“春节游园”等节事活动,累计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000万元,活动期间为高山村群众创造临时就业岗位500余个。依托高山村传统文化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发石雕、根雕、泥塑等非遗旅游产品,政府免费提供集中展示区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渠道,2024年1—9月,高山村非遗类产品销售额达1000万元,解决100余人就业,月均增收4000元以上。

图片
三、经验启示
图片

(一)强化基层组织,突出党建引领。 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活动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合力。按照 宜居宜游宜业 理念,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乡村治理,以培育文明乡风、塑造乡村新风貌为重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爱国卫生行动,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建设和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推动乡村风貌大变化、颜值大提升,形成 党委领导、 政府治理、居民自治 的良性互动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设置 候鸟驿站 ,让旅居流动党员能找到组织,参加学习和活动,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


(二)放大辐射效应,推动示范带动。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坚持大项目带动,依托资源特色,开发发展潜力大、市场成熟度和知名度高核心旅游景区,辐射带动周边文化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大古里欢乐城4A级旅游景区、大古温泉酒店等产业龙头作用,鼓励企业不断加大业态培育、提质升级力度,多方争取、逐步补齐区域内文旅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民宿、餐饮美食、特色农家乐、主题酒吧、KTV 等业态丰富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景区和高品质酒店核心吸引力,拓宽周边村民创业方式、增收渠道,逐步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富裕乡村振兴目标。


(三)注重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口碑。 镇雄县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落实《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县情实际出台实施方案,以开展“暖心行动”、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召开文旅市场主体座谈会和培训会等方式,多措并举吸纳企业落户,为群众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做好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注重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诚信经营;要求涉旅企业加强内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管理,始终以良好形象、热情周到服务,让游客获得高品质旅游体验,感受到家的温暖,赢得游客信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避暑纳凉、度假疗养、旅居康养。


图片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

编辑 童文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张云鹏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推荐:






案例发布|乡村旅居业态广 撒尼共富新篇章——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五棵树乡村旅居案例



案例发布|盘活空心村 发展旅居业——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水箐村乡村旅居案例



案例发布|盘活旧村拓新业 乐业宜居促增收——昆明市西山团结街道龙潭社区乐居村乡村旅居案例



图片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图片

一部手机游云南

图片

云南公共文化云


图片

服务号


图片

昆明文旅

图片

保山文旅

图片

微丽江

图片

昭通文旅


图片

大理文旅

图片

红河文旅

图片

文山文旅

图片

德宏文旅


图片

临沧文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