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安街知事
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一群接近核心的小编,给你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规范词积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韩国右翼碰瓷中国,没必要生气? ·  3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多部门将出台举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最全医改信息!4月8日起,北京看病就医将有大变化……

长安街知事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2 17:41

正文


撰文|刘欢   耿诺 编辑|张杨

就在今天,一项与你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这对您看病就医有什么影响,具体来说有3点变化——


第一、4月8日零时起,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 取消挂号费、改收医事服务费


第二、435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随之调整,其中CT、核磁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大幅下降。


第三、 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15%药品加成。



取消挂号费、诊疗费

设立医事服务费


普通门诊个人负担: 三级医院10元   社区医院1元就够

4月8日零时起,本市所有公立医院设立医事服务费,具体收费和报销标准如下图↓


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事服务费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调整报销政策。


其中,门诊医事服务费实行 定额报销 ,参保人员发生的医事服务费按规定报销, 并且不受起付线和封顶线的限制。 住院医事服务费按比例进行报销。


通过医保报销政策向社区倾斜,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医事服务费报销水平,使患者在基层卫生机构的个人负担明显低于大医院,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促进分级诊疗。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

“医事服务费是本次改革新设置的项目,其目的是补偿医疗机构部分运行成本,体现的是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推动分级诊疗,其对应的原来收费项目是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

435个医疗服务项目调价

患者总费用未增加


护理费用上调   大型设备检查下调

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本市将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有升有降——

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的价格上调。 降低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降低。



调整包括综合医疗服务类(床位、护理等)125项,占28.7%;

影像学诊断类(CT、核磁等)185项,占42.5%;

中医医疗服务类(针灸、推拿等)96项,占22.1%;

临床手术治疗类(阑尾切除术等)26项和临床物理治疗类(放疗等)3项,占6.7%。


为什么选定这些?相关负责人说:这次的改革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测算,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前,本市还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召开了4场市民调查座谈会,听取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就医需求的市民对方案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市民访谈的形式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先后逾百人参与调查。

“短期看,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从长期看,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会让百姓受益。”对于调整后的效果,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取消15%药品加成

药品阳光采购


此次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加成, 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以药养医,医院药品加价15%销售,一直是公立医疗机构重要的补偿渠道和收入来源。医药分开的“断臂”式改革,旨在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将药品在医院以进价销售,切断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关系,进而促使医院探索“依靠优质诊疗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本市将组织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向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公开药品质量信息,动态联动同厂家、同品规药品的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中标价格,并在阳光采购平台予以公示,打破昔日药品价格等信息不透明状态。

对于低价短缺药品则不再设置全国最低参考价, 通过市场的价格作用保证临床药品供应。 预计通过药品阳光采购和竞争机制,药品价格将会有新的下降。


一升两降  患者总费用不增加


根据卫生部门的测算,这次门诊患者医疗费用总体有所下降,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略有上涨。通过卫生部门对405个病种的静态测算显示, 改革后,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平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例均费用平均涨幅为2.53%。


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胃炎等门诊常见病、慢性病患者, 改革后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从602.44元,下降到560.30元,降低42.14元,平均降幅7%。

但如老年性白内障、心绞痛、脑梗死、类风湿等住院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改革后住院例均医疗费用由24,296.24元上涨到24,432.98元,例均上涨138.75元,增幅0.56%。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价格调整可以概括为“一升两降”,即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并通过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和药品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


“大家很快就能感受到,药品价格的平均降幅将在20%左右。” 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国家“保证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和“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总体要求,根据静态测算,通过“一升两降”的结构调整, 全市医疗费用总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总体费用负担没有增加。

就患者个体而言,因每位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会有不同影响。

“对于一次诊疗过程以药物治疗为主,或较多涉及CT、核磁检查的患者,其就医费用一般会有所下降。”相关部门负责人测算,若诊疗过程中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则患者诊疗费用会有一定增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