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MA
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旗下管理会计认证,CMA全称是美国管理会计师,CMA也一直被誉为国际财务界的MBA,广受精英财会人士欢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MA

我,95后女财务,二本学历,拿下CMA后,平稳渡过500强企业裁员寒冬

CMA  · 公众号  ·  · 2020-11-23 13:59

正文



CMA的学员中,有不少都是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对于她们来讲,CMA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是来自一位曾经在高顿学习的CMA学员采访, 这位小姐姐刚毕业三年,在某500强企业做财务管培生,学历不高,二本学校经管专业(非会计),她将讲诉CMA带给她的成长。



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二本学校经管专业(非会计专业)毕业,现在在一家国内500强企业做财务管培生,在毕业出来工作后的一年里成功通过CMA。话不多说,先晒一波成绩:




为什么选择考CMA?


在大三秋招时,我应聘上了一家国内500强企业的财务管培生,并且成功获得了留用机会。


当时,恰逢这家公司在进行 财务共享化的改革,一部分曾经做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被优化掉了。我入职后亲眼看着刚认识了十几天的同事,陆陆续续被迫离开了公司。


刚入职就见识到了社会的残酷,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持续学习,不被社会所淘汰。 因为 我是管培生的缘故,暂时还没有裁掉我,当我和部门的人熟知后,发现里面大部分人都在考一张叫做CMA的证书。


我对CMA不太了解,只知道是管理会计领域的一个证书。部门里的一位小姐姐告诉我,经过了这一次改革,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果不及时转型管理会计就会淘汰 所以都开始考CMA。 而这位 小姐姐已经通过了考试,还告诉我正好CMA考试费打折,所以我就开始考虑报名备考。


备考经历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备考的时间不多,原来计划是每天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那个时候正是7月份,离11月份考试有四个月的时间。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白天上班,晚上学习,上班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劳,让我的学习效率很低,看了一会儿书就开始玩手机。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 没有学习的氛围 ,以前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很容易就能专心下来去看书,但是毕业后在出租屋里,一个人学习,始终没有动力。


所以我向之前的那个小姐姐请教了经验,小姐姐建议我去报个班, 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的话,效果会好一些 小姐姐之前报的是高顿,所以我也去报了高顿。


记得以前我学习初级的时候,报的是校外的培训机构,而这次我报的是网课。 虽然我上的是网课,但是还是有那种集体听课的感觉。



每次晚上上课时,班主任小姐姐都会微信通知要开始上课了,大家都是在同一个时间上课,群里时不时还会讨论起来。


如果有人缺席的话,班主任小姐姐会打电话通知,我就有好几次这样的,班主任小姐姐会苦口婆心地劝说, 有时候还会化身鸡汤大师 ,我有时候都会觉得挺愧疚的,一个之前素不相识的人来劝你学习,别说,效果其实挺明显的。


具体再说说我的学习过程,我是先从P1开始学的, P1的第一章和第四章我花的时间最多 ,第一章主要讲会计准则,本身会计准则学起来就枯燥无味,第一章的内容又多,把三大报表的科目通通都讲了一遍。第四章的成本章节特别难理解,最难的要属约当产量,先进先出和加权平均,这个知识点我听了有三四遍,那个周末两天的时间我一直在做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终于是KO了它。


通过P1后,我才开始看P2的内容, P2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计算题比较多 ,只要一直刷题就可以了,但是第六章的职业道德有一点难做,类似的章节还有P1的第五章,这两个章节主要以文字题为主,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很难做对,需要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深刻。


考试资料方面,高顿给我准备的教辅资料也是妥妥的,教材是高顿出版的,很适合中国考生。练习题是在APP上做的,每天听完课练习题也要跟上,巩固知识点。


考前的斯巴达冲刺训练是高顿的一大特色 ,不管是什么考试,考前都需要模拟一下,况且CMA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多的人可能会不习惯,考前的模考也是最好的自评手段。


最后说说考试需要注意的东西吧,我P1是7月份考的,P2也是4月份考的, 分开考的话比较有把握一点


P1早上考,8:00就要到考场,12:30结束。P2下午考,14:00要到考场,18.30结束,不用带文具,带上准考信和身份证就可以了,不过听说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要自带文具,考试一般选择题加上涂机读卡,分配3个小时比较合适,大题分配1个小时,注意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长,所以一定要保持最好的状态。


收获


考完CMA后,首先带给我的最大收获肯定就是这张证书了, 用证书可以去应聘,还有人才加分计划


CMA的知识体系也带给了我新的思考 ,以前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用不到,或者说是不知道怎么用,学习了CMA后,才明白了很多知识在实际中究竟是怎么去用的。


例如预算这个板块,我就在实际工作中用到了CMA的知识, 在公司去年上新了系统后,重新进行预算管理。我们财务部和IT人员交流,IT人员问我们要预算的流程思路。


刚开始时我们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后来我们经理建议我们去看一下CMA里面有关预算部分。 在预算章节,就提到了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随后我和几位同事根据在CMA中学到的关于预算的知识,再根据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流程方案,并且成功通过了领导的审核。


CMA带给我的收获很多,这是我对CMA的直观感受,我很庆幸自己和CMA相识,也感谢高顿给我的帮助,让我通过了CMA。


学习CMA后,我的财会能力得到了提高,拥有了能和别人竞争的资本。 从中国开始自建管会来看,中国管理会计领域的发展,近几年一定是蓬勃具有朝气的,但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即便取得了CMA证书, 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还是要虚心学习,努力进步,不负韶华。


本文根据高顿学员经历创作,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





-精彩回顾-



1、CMA成绩重磅出炉!高顿学员实力曝光,分数......
2、万人CMA高分榜荣耀揭榜!“霸王级”分数碾压来袭!

3、93年财务女生,500强外企资历,CMA双科通过,历时仅4个月!

4、转行、非财考CMA:人生无数场豪赌,这次我压自己赢!





2021年 CMA的报考条件 是什么?

报考费用 是多少?

CMA和中级、CPA哪个 含金量高,难度大?

会计职称考过之后还要考CMA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