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圈
由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首席商业评论  ·  头最铁的年轻人,买房只买顶楼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用户7699215969 ...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阿里,跳空上涨! ·  3 天前  
魔法K线一王焕昌  ·  【休息一下也无妨】 ·  3 天前  
李楠或kkk  ·  我就不明白,同样价格,想要 c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圈

运行5年亏损1000万!建筑垃圾处置赚钱太难了

环保圈  · 公众号  ·  · 2024-06-11 18:13

正文

作品来源: 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史无前例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一次性通报了7个建筑垃圾典型案例。

这释放出极为明确的信号—— 对于建筑垃圾问题,地方政府要引起重视了!

但是,建筑垃圾问题多发频发的背后,其实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不成熟,相关企业运营艰难的困境。

以重庆环卫集团旗下的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为例, 2015年建成后,年均运行负荷不足10%,短短几年就持续亏损1000多万元,最终不得不于2020年关停。

总之,要想解决建筑垃圾问题,必须为它们找到一个合法的“出口”。但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投入大、收益小、生存艰难,又成为阻碍建筑垃圾合法消纳的一大障碍。
1

杭州地铁五号线的建筑垃圾

怎么跑到安徽去了?

6月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一共有7个,内容全部与建筑垃圾有关。

这些建筑垃圾问题,有些已经十分严重了。比如“建筑垃圾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 2021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查处的274起跨区域非法倾倒建筑垃圾案件中,就有243起都涉及上海,占比88.69%。

督察组在浙江也发现, 杭州市地铁五号线二期工程老余杭站项目通过无运输资质的公司,多次将渣土跨区域非法倾倒至安徽省宣城市。

▼2024年5月,督察组督察发现,杭州市地铁五号线二期工程老余杭站项目通过无运输资质的公司,多次将渣土非法倾倒至安徽省宣城市。图片来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

这些非法倾倒的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为例, 仅虎跳峡镇就有6处非法弃渣倾倒点,侵占金沙江岸线400余米,占用河道6000余平方米,部分弃渣进入金沙江,严重破坏岸线和河道生态环境。

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光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重庆市后,就收到了涉建筑垃圾倾倒的信访举报99件。

面对如此严重的建筑垃圾问题,应该怎么办?多位“环保圈”读者指出,应该为建筑垃圾找到一个 “出口”

▼图片来源:环保圈

事实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也非常关注“处置能力建设”问题。但督察发现, 目前地方在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建设方面仍十分滞后。

以浙江杭州为例,2019年杭州市政府批复的《杭州市市区渣土消纳专项规划(2019—2022年)》共规划建设本地消纳设施141处,但截至目前,只建成了20余处。

在湖南永州,该市从2018年就开始谋划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由于规划衔接不力、选址征地未落实等,工作一拖再拖,至今尚未建成。

还有江西南昌,《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要求2025年底前新建和改扩建12座消纳填埋场、设计总库容400万立方米,但工作推进严重滞后,截至目前仅建成了3座、总库容72万立方米。

总之,缺乏合法“出口”,是造成当前建筑垃圾问题严重的一大原因。
2

投入大,收益小

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生存艰难

不光处置能力建设滞后,就算是已经建成的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很多也不能正常运行。


督察组在云南省发现,部分已建成项目长期低负荷运行。 玉溪市花了66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了抚仙湖北岸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但制砖生产线建成以后就从未运行过 ,整个项目除了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4月收纳过建筑垃圾,之后就再未收纳过。

还有江西宜春樟树市的鑫泉固废处理公司(下称“鑫泉固废”),其在贮存仓库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仍然大量接收固体废物以获取委托费用。2024年1月督察组暗查时发现,厂区外空地上违法堆存大量建筑垃圾,也没有设置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

而到了此次督察进驻前,为了掩盖非法堆存行为,该企业还将430吨污泥和10吨碱渣就地覆土填埋。

▼2024年5月20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宜春樟树市鑫泉固废处理公司在厂区外空地上将430吨污泥和10吨碱渣覆土填埋。图片来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

花了这么多钱建起来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为何“晒太阳”?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道出了实情。

原来,鑫泉固废是一家主要处理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建材行业。2019年12月建成投产,年处理能力60万吨,是目前为止樟树市唯一一家建筑垃圾处置企业。

但项目建成后,他们却发现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小,盈利难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发展举步维艰。

产品方面,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砖由于硬度偏低,用途受限,导致价格也比较低。 一块标准砖的市场价格是0.5元,而一块再生砖的价格则只有0.2-0.3元。

还有建筑垃圾生产的机制砂,价格只有20元/吨,而由矿山原石加工而成的机制砂能卖到80-90元/吨,主要原因就是 “大众接受不了,认为再生产品就代表质量差”。

同时,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机制砂的需求量也出现下降,产品卖不上价,企业很难实现盈利。

鑫泉固废前期投入了8000多万元,如今一年的净利润还掉贷款后,就只剩下四五十万元了。

要想盈利,除非抬高垃圾处置费用,比如一车建筑垃圾收费300元。但这样的价格对于非一线城市来讲太高了,根本不切实际。

总之,建筑垃圾项目盈利艰难,企业举步维艰,是导致已建成项目长期低负荷运行的原因之一。
3

亏损1000多万元

重庆建筑垃圾消纳场被迫关停

类似的情况,在重庆市也存在。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 重庆环卫集团渝北、南岸两个建筑垃圾消纳场于2015年建成投运,设计年处理能力共140万吨,但运行以来年实际处置建筑垃圾只有55万吨,年均运行负荷不足10%。


▼2024年5月16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设计年处理能力60万吨,2015年5月建成投用,共处理建筑垃圾仅约25万吨。图片来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

建筑垃圾消纳场为啥长期低负荷运行?一是因为处置建筑垃圾不收处置费,还需要花钱购买,每车60-80元;二是由于生产的产品价格又比直接用石子生产出来的贵,销量不好,导致项目很难盈利。


两方面原因,综合导致这两个消纳场收不到足够的物料,长期“吃不饱”。


这样一来, 光是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运行期间就持续亏损1000多万元。后经环卫集团高层决议,渝北、南岸两家消纳场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关停。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还走访了其他几家资源化利用企业,发现目前资源化利用企业经营不善、盈利困难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今年4月,中国环博会期间,“环保圈”也曾就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专访过万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雪芳。她表示, 由于土建成本、设备成本、运营管理成本等较高的项目特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补贴支持,后端又没有高价值的产出品来支撑,建筑垃圾处置项目盈利有一定的难度。


▼万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雪芳接受“环保圈”专访

因此,建筑垃圾项目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度较高,其难点仍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力及重视程度。 一些财政实力雄厚且领导重视的地方推进速度较快,而财政相对紧张的地方则相对滞后。


除了补贴问题外,建筑垃圾项目的盈利还与其资源化产品——砂石骨料的价格密切相关。 然而近年来由于下游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天然砂石开采禁令的执行程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砂石骨料价格有所下滑,这也给建筑垃圾项目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挑战。


除此之外,建筑垃圾项目由于占地面积大、需要立项审批,前期的可研报告至关重要。一些业主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可能会选择不专业的设计单位,导致项目后续进展困难。


总体来讲,建筑垃圾市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成熟度有待提高。 但随着建筑垃圾处置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史无前例!中央环保督察一次通报7个建筑垃圾典型案例,环保圈,2024-06-06

2、一家固废处理厂的“明知故犯”,中国环境,2024-06-09

3、一边“吃不饱”一边乱堆倒,重庆的建筑垃圾何时能管好?中国环境,2024-06-07

4、中央环保督察高度关注,建筑垃圾市场“火”了?环保圈,2024-05-16

版权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