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眸
看透娱乐,死磕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明起,正式恢复!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3人调研10人陪,“层层陪同” ... ·  2 天前  
求是网  ·  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  2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African leader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眸

FIRST产业放映,狂欢叠加冷静

毒眸  · 公众号  ·  · 2024-08-07 19:05

正文


对创投的分流,对主竞赛的承载

文|刘南豆

在各种电影节中,产业放映一直都是一个相对尴尬的环节,因为它的属性注定了它的关注度不会太高。
进入产业放映的项目的诉求基本围绕后期制作、发行、营销等等,于是吸引前来的市场嘉宾,往往也只是中下游的个别影视公司。相比之下,创投活动中可以择选优秀的剧本成为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出品方,主竞赛板块里可以看到完整的成片,作为观众而言有更完整的观影体验。
但这一情况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有所变化,以往更垂直、更圈层的产业放映板块,因几位“明星选手”的加入而变得热闹了起来。
连续第三年带自己的作品来到FIRST的南鑫,今年倒是没有继续入围主竞赛,而是在产业放映板块入围了一部《永乐宫》。该片由杨超监制,在映后交流环节,杨超谈到,因为很好奇南鑫团队的工作模式,所以“互相学习”。它仍旧保持了南鑫两部前作《钓鱼》和《去马厂》中一贯的主题——“县城”和“女网红”,演员阵容也与前两部如出一辙,具有强烈的南鑫气息。
在产业放映的影城的门口,南鑫竖起了一块牌子,“持《钓鱼》或《去马厂》三星以上评价均可由我带队入内,您的批评是创作的驱动力。”虽不知“三星以上评价”与“您的批评”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冲突关系,但客观上它的确加大了产业放映板块的关注度。
同样成为话题之作的还有《貘之歌》,因为极生猛的影像风格,受到了不少影迷观众的推崇,口碑渐渐四散而开。在产业放映影厅门口,一张“再播一场”的《貘之歌》电影海报上写满了诸多影迷的签名。
这场自发的加场放映的确如期而至 ,在FIRST临近结束的某日凌晨,影厅内座无虚席,经口碑发 酵而来的影迷纷纷前来一探究竟,伴着啤酒共同观影。 有观众在豆瓣将其评价为,“ 人生最难忘的观影体验”。

“明星选手 ”自当热闹,但产业放映的确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得此优待,水面之下亦有冷清的常态。在毒眸观影的不少场次里,现场观众并不算多,映后交流也依赖主持人勉力支撑。但仍有不少青年创作者拿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它们或许仍然稚嫩,但透露出明确的类型意识,并保有了作者趣味。
这也是今年FIRST产业放映的主要趋势。在电影市场手册中,FIRST写道,“本年度产业放映纪录片整体摆脱了‘私影像’的桎梏,在向类型叙事靠拢的同时,又不失纪录片的真实。”
从类型的角度细分来看,今年产业放映的类型三甲是爱情、家庭、喜剧,但这三个类型之间却呈现出了诡异的“不可能三角”,只有一部影片类型囊括喜剧+家庭,四部影片为喜剧+爱 情。 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青年影人对于自身与世界的矛盾视角,他们对于家庭、爱情有着强烈的倾诉、表达欲,但是 又对其有着悲观的态度、看法。
FIRST产业放映板块类型占比
《到此一游》就是一部爱情、喜剧的复合类型片,在产业放映板块中,观众们看到的是一部独立短片《去海边》。 导演龚三三告诉毒眸,短片《去海边》是为了当作长片《到此一游》的影像参考而拍摄,出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和故事的完整性考虑,直接从长片剧本中截取一段拍摄,即可独立成章,也能展现长片的影像气质。
《到此一游》目前已经到了剧本定稿的阶段,且有相熟的出品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来到产业放映板块是为了寻求联合出品。
按往常的逻辑,还未进入拍摄阶段,处于剧本阶段的项目,或许选择创投活动是更符合常情的选择。而之所以《到此一游》选择了产业放映板块而没有选择创投板块,制片人雍一清告诉毒眸, 是因为“现阶段需求导向不一样,毕竟已经拍摄了近30分钟,剧本整体和框架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当下的目标是寻求余下的资金和找到那种理念相合、不用花太长时间磨合的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
导演龚三三(左)制片人雍一清(右)
导演龚三三此前也曾参加过FIRST惊喜影展的编剧实验室,是《流浪神仙收容所》项目的编剧。她本人对类型片创作有更明确的倾向,也能明确自身更能驾驭怎样的类型,“像《流浪神仙收容所》因为是一个奇幻片,我感觉我还是更适合编剧的角色一些,而《到此一游》其实是想拍一个不采用极致冲突的情况下,能调动起观众共鸣的青春片故事。”
另一部奇幻、家庭与青春复合类型的影片《恐龙蛋事件》,同样是制作中项目。导演刘知铨去年曾经参与过FIRST训练营,今年带来产业放映板块的这部短片,很多团队成员也来自去年训练营上结识的伙伴。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是FIRST希望达成的对青年影人不同阶段的连续性扶持。
影片邀请了马来西亚导演陈翠梅作为剧本顾问,主要是因为剧本中涉及到东南亚生活的部分,刘知铨认为陈翠梅导演的生命体验可以为剧本的在地性进行补充。
不过,在刘知铨的经验里,作为外来者的视角有时或许也是一种蛮好的创作立场,“我之前在香港拍短片,隔壁也有香港的导演在拍,他就发觉怎么好像我拍的这个东西跟香港人拍的不太一样。因为我当时的摄影、制片也都是香港人,我看了他们的学生作品,发现香港的学生训练都是相对类型化的,这一点和内地略显不同。”
和《到此一游》一样,《恐龙蛋事件》在产业放映现场所放映的短片也是独立成片的,未来正式推进长片项目时会重新拍摄。目前,项目正处于前期融资和筹备阶段,刘知铨和制片人都希望通过相对具备市场知名度的监制与演员阵容来提升这一项目的市场声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