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管青年
“政管你我”,是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官方媒体公共平台。订阅号为全院师生提供信息和资讯,实时传达、反馈相关信息。政管学院,连通你我,官方化和亲民化的平衡点。“政管你我”推送时间为每周一、周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211,迎来新副校长 ·  2 天前  
青塔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 ·  4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招聘日报丨高校人才网2025年2月7日招聘信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湘潭大学等你来!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医学专场,两年总薪可达100万,出站可入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管青年

第二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暨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公管青年  · 公众号  ·  · 2024-05-02 09:08

正文


▲ 第二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

暨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

(2023)发布会召开 ▲

4月26-27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数智公共治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暨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隆重举行。

▲ 发布会集体合影 ▲

来自全国70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蓉城,共同探索数字公共治理的新领域,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教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顾红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丁煌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教授致辞▲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教授致欢迎辞。曹萍教授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曹萍教授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沿革、学科优势;依托学校电子信息主流学科优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电子信息科技+”的特色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丁煌教授致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数智赋能公共管理创新”,共设置两场主旨报告。上半场主旨报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院长丁煌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

陈振明教授做主旨报告▲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公共事务学院陈振明教授在《AI驱动的公共治理知识增长》报告中指出,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公共治理实践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特别是公共治理的数据化和智能化趋势不断增强,数智化驱动的公共治理知识增长,成为公共管理研究新范式。他提出将“AI+公共治理”作为研究方向,缔造人机同谋、共融共进的新范式,实现从理论驱动到数据驱动再到AI驱动的转变。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鲍静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研究员做了以《数字公共治理:思维与行动》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数字公共治理的关键思维可提炼为“共商共建共享”。她从基础学科本科教育计划“101计划”展开分析。她认为,基础学科建设应以“共享”理念为引导,推动基础学科如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应急管理以及数字公共治理等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对“课程、教材、师资、实践项目”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


▲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景亚萍教授做主旨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贵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与实践》。她表示,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形成,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要以科技、数据等创新要素的提升作为关键因素。她介绍了贵州省发展大数据的四个理念、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许晓东教授做主旨报告 ▲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公共管理学院许晓东教授在《治理体系中的权力算法化与规制》报告中分析了算法嵌入现有治理体系的过程及影响。数据治理依赖算法。算法系统改变了行政组织决策执行权,催生平台权力并在平台公共空间形成了“行政权力—平台权力—私权力”治理格局。同时,权力运转算法化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他分别从法学、伦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提出了规制算法权力的四种路径。

▲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郁建兴教授做主旨报告 ▲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郁建兴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数字时代公共管理的无尽前沿》。他从科技革命、治理变革与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介绍了数字政府驱动治理范式变革的元理论,从而搭建了数字政府驱动治理范式变革的宏观理论与分析框架,从组织形态、治理形态和发展生态方面介绍了数字政府驱动治理范式变革的演进。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吴建南教授做主旨报告 ▲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教授分享了最新研究《同舟共济:以相互依赖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发展》。吴建南教授对政府数字化转型进行反思,认为相互依赖和协调发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化转型取得好的成果离不开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关键是相互依赖。利益相关者相互依赖越强,协同治理越能发挥作用,政府数字化转型效果越好。

▲ 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

姜晓萍教授做主旨报告▲

在下半场的主旨报告会上,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教授做了题为《智能社会治理的实验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意义、核心内容和实践探索。她认为,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应以公共部门为应用主体,以技术企业为技术主体,以科研机构为研究主体,并且要遵循组织应用、科学测量、综合反馈这三方面流程。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姜晓萍认为,智能社会治理实验仍面临如应用主体动力不足、实验保障落实难、实验责任落实难等困境,对此她提出了职能补位、职权归位、建立首席实验设计师制度等相关建议。

▲ 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新华教授做主旨报告 ▲

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新华教授就“公共管理中的算法治理:兴起、风险与规制”做了详细的报告。他认为,算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兴起主要由其工具属性、风险社会的放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个因素推动。然而,算法治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包括信息失序、公平与隐私、伦理失范、价值失衡和权力异化等风险。他强调,算法治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政治和行政问题,为此,必须发展出一些制度和框架来鼓励技术向善,通过技术监督、法律规制、伦理规范等手段,以确保算法的正向发展。黄新华认为,算法治理是公共管理中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学者深入研究以促进学科知识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孟庆国教授做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孟庆国教授则分享了对“AI大模型+政务:现状、趋势与思考”的见解。他强调了AI大模型在政府审批流程优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企业发展服务等领域的重要价值,并分析了其在国内外政务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尤其是大模型在政务服务场景中的智能问答场景中的应用。同时,孟庆国指出了AI大模型在政务结合中的一些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以冷静的态度看待AI大模型技术,将重点放在探索其在政策设计中的应用上。孟庆国对AI大模型技术在政务应用中的现状和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思考,而如何让政务数据在应用过程中落地,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何艳玲教授做主旨报告 ▲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何艳玲教授就“孪生空间,平行治理:公共治理研究的大转型”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她认为,资本在不断塑造着线上市场,资本通过发展互联网平台的一套数字技术机制,维系并巩固线上市场的剩余控制权;而线上市场在持续且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同时互联网平台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技术和算法本身就是解决既定治理问题的方法论。何艳玲教授呼吁,研究者应当回到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生活结构,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当下的市场结构、社会结构和治理结构。她的演讲不仅为公共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杂性提供了宝贵建议。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会平教授做主旨报告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会平教授对“公共数据治理的实践演进与逻辑变迁”展开了详细分析。他通过时间线梳理了整个公共数据治理的发展演变,并对部分有关公共数据治理的重要政策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同时,他也对公共数据治理对象、内容、目标、工具变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共数据治理的整体逻辑模式。通过对公共数据治理对象、内容、目标、工具等的剖析,张会平教授不仅梳理了治理实践的历史脉络,同时揭示了其内在逻辑的变迁,为理解和把握公共数据治理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独特的洞见。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

蔡继辉发言致辞 ▲

会议最后还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这份报告作为连续六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地方政府在数字化服务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在致辞中指出,该报告质量上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地方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和指导。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院长

汤志伟教授解读报告 ▲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院长汤志伟教授从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的内涵、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报告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在未来,政务服务将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数据赋能将从“数治”向“善治”转变,数字政务的“引领”和“驱动”效应也将会进一步显现。为了让更多学者专家能够共享使用数据,汤志伟团队推出了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评估平台,以方便研究人员获取和应用报告所发布的数据。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璜教授点评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表示,该报告很好地回应了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展现了数字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揭示了数字化服务的梯度与力度,传递了数字化服务的理念与方向。他希望课题组能够继续跟踪数字化服务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享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的发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公共管理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交流平台,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经验,为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许晓东教授主持▲

▲韩洪教授主持 ▲

主旨报告的下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教授主持,蓝皮书发布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韩洪教授主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