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CicHqX3n5c0aAAN2gzUHicf8KqNFnAWxptbhcjptxk8ucp7Dic2U4srfh0BtQ6Ks4WVzAiaOPakqlHZvehriaZAuYw/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CicHqX3n5c2jdDV1fvg2J2eolsK9C9VyxOXxPibnGoiaKib1ibn7icVJD4QibDicb8gEPwVRibswkW9HQb73XArnHQTUZA/640?wx_fmt=png)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
来源:跨越式企业 (ID:dfy82853236)
| 01 许多人宁愿做「低效勤奋者」,也不愿意深度思考
以下这个故事,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执行力的问题。
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
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
一共 40 袋土豆。」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 40 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 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从执行力角度看,是李四做事没有责任心;但再深入地分析,他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他有两个方面不如张三:一是不愿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二是釆取低级思考方式,很多方面想不到。
伯特兰·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观察我们身边不少看似勤奋的人,却混得不行,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低效勤奋者」。
「低效勤奋者」有两个特征: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这就导致他们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长慢。
「低效勤奋者」之所以不愿深入思考与釆取低级思考,是因为这些人不会深度思考。
学渣与学霸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深度思考。
普通员工与卓越员工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深度思考。
小老板与大老板之间的差别更在于深度思考。
| 02 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升级
深度思考,首先是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
升级。
大多数人从学校开始,就习惯了被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计划牵着鼻子走;到了工作单位后,被上级的指令与监督驱使着行动。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学习与被动思考。本文开头故事中的李四就是这么一个人。
釆取这种被动的学习与工作方式的人,亦步亦趋,跟着别人的思维走,既没有偷着懒,一样的累得像狗;又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不到位,内心充满压力感。
而主动学习不是这样的。我注意到那些学校中的一些学霸,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节奏,以自学为主。在他们眼里,学校统一的学习计划与老师,只是其中之一的辅助途径。我见过一位高中学霸,高一就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
我年轻时刚参加工作,就很纳闷:为什么我的上司文化程度不如我,但他批评我时,总能看到我看不到的问题,想出我想不到的办法。
有同事解释说,因为领导比我经验丰富。我就不服这个邪,于是,我决定变被动为主动:
首先,我强迫自己重视并安心本职工作。
其次,在了解工作职责和部门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较高目标、专业能力体系化学习计划与工作计划。
然后,自己找问题,并带着问题在部门內外、行业內外进行广泛的学习与专注思考。这个时候,关键是能够投入业余时间用在学习与工作上。
这样一来,经过一段时间,我很快找到了感觉,看问题、想办法、做事情,都能踩到点子上了。
在我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我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与我的见解,都能走在领导的前面。这样不但使绩效明显提升,博得上司的赏识,而且自己也感到对工作有了发自内心的兴趣,还心情舒畅,不像过去一样有压力了。
| 03 成长速度快慢取决于你选择「高成长区」还是「低成长区」
我公司下面有个电话销售部门,不少销售人员业绩平平,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增长,而有一部分优秀销售人员,其业绩经常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开始时管理层分析,认为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是因为电话打得不够多,不够勤奋。我后来调来现场统计数据与电话录音,一番了解之后,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大多数人的电话量并不比优秀员工少,有的还超过了优秀员工。
那他们业绩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造成他们业绩差距的原因在打电话的潜客户名单上。
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的作法:是一直使用公司提供的潜客户名单,日复一日从上班机械地按照话术打到下班,并且形成工作习惯,乐此不疲。业绩没有突破,就抱怨公司提供的名单不好。
而优秀销售人员的作法:一是充分利用好公司名单,开动脑筋,每天下班后对客户进行分析,然后区别对待,对成单可能性大的潜客户多花时间并自己设计针对性强的话术;二是不依赖公司的名单,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开拓找新名单的渠道。
我认为影响一个人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将你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哪里,是选择「低成长区」还是选择「高成长区」。
什么是「低成长区」?
「低成长区」:一是指岗位上那些你熟悉与熟练的并长期重复进行的工作及工作习惯。这种工作往往改进少,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绩效突破与提升。二是指杂乱分散的工作范围,由于缺乏专注聚焦与深入也无法进步。
由于不少人都不愿意面对陌生的、需要投入新的学习努力、费脑力担风险的事情,所以宁愿呆在「低成长区」。因此,「低成长区」成为了一种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舒适区」。
不少将时间精力投入在这种「低成长区」的人们,看起来在每天忙碌,每天都很勤奋努力,甚至自己感到充实而心满意足。
殊不知,由于进步缓慢,正逐渐被另一种每天都在「高成长区」高速成长的人远远甩开。
什么是「高成长区」?
「高成长区」包括:可以驱动职业发展与专业进步的新工作;原有工作的改进、学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行动。
从「低成长区」进入「高成长区」,是深度思考的进一步升级!
上述案例中的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他们之所以落后,因为不舍舒适区而滞留于「低成长区」。而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都是选择在「高成长区」奋斗与学习的人,因此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瓶颈不断突破,资源优势不断增强,绩效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