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特币再登央视
7月13日上午9时30分,中央电视台CCTV-13频道播出了《新闻直播间》节目,讲述我国落实比特币监管需要面临的问题,自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央行就逐渐加强了对我国比特币监管的力度。(
阅读原文可查看节目回放。
)
《新闻直播间》节目称为解决比特币交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央行连续进行了4个月的整改,并持续到现在。落实整改后,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市场出现了一些良性的变化,即比特币交易平台全面进行用户的实名认证,有效的遏制了交易平台上比特币交易的匿名性问题。
最后,《新闻直播间》引用专家的话,强调比特币仅是一种虚拟商品,还不是国家承认的合法货币。
不过,总的来说,目前投资者主要还是看好其未来的增值空间。但同时也希望大家做到理性投资,保持冷静思考,注意风险。
2
人民网再谈比特币
7月12日,人民网发文:
如何驾驭“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数字经济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文
中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初露端倪,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也是各国竞争新优势的新高地。
2017年,一场席卷全球互联网的勒索病毒,将比特币曝光在大众认知领域。作为基
于区块链技术衍生的最知名产品,比特币的争议一直存在。比特币的相对匿名性使其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行为的替罪羊。
就像锄头既可以被当作增加劳动效率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伤害人身安全的凶器一样,工具本身没有原罪,使用工具的目的和工具的使用者才是真正该被监管的对象。
其实,对比特币交易,价格,内在属性的研究,更有利于人们追溯和研究区块链技术本身。
数字经济同传统经济相比,对从业者、投资者以及监管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技术的创新,而新兴技术在带来产业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泡沫和争议。这时,就需要行业从业者和监管政策共同努力,通过自律与法律,保障经济转型过程的健康发展。比特币、以太币、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作为新兴事物,全球的不同国家都陆续对其中数个领域发布了监管的相关条例。
2017年,
俄罗斯、日本、韩国
等国家也相继推出助力比特币交易合法化的相关法案计划。良好的政策环境才会促使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国来讲,我们既可以借鉴全球其他国家监管新兴技术的经验,也可以融合本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比特币等新兴技术采用监管沙盒方式,依据不同行业、产品、服务等特点制定相应门槛、测试时间及方案,给予相关金融科技企业更多创新空间。此举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金融企业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更可降低系统性金融安全风险。
至于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未来不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统一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将比特币、区块链纳入大的监管框架,将其风险降至最低。
总而言之,
中国既要鼓励比特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更要将其放在监管沙盒的框架内发展
,对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分级施策,视其行为本质进行穿透性监管及分类监管。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业务实质,把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
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日前,原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在履新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时,指出
“如何科学决定并调控数字货币发行量,以确保币值稳定,应该成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最重要的考量,也会成为不同货币当局在数字经济时代展开数字货币竞争的关键所在。”
在对待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以及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态度上,想要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中国央行,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3
全球首款比特币理财产品
当地时间周三,总部位于苏黎世的安勤私人银行(Falcon Private Bank)宣布,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已批准该行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这也表示虚拟货币在资产交易方面的一大进步。
该行全球产品和服务主管ArthurVayloyan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此举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比特币本身,“我们非常骄傲能够在瑞士私人银行领域首先开拓比特币的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