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科班毕业生,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
非常害怕写东西
的——没学中文之前倒还自我感觉良好,仗着自己中学写过几篇“高分作文”,甚至还产生了一种自己挺会写东西的“错觉”。
不过既然是“错觉”,就有破除的时候。对我而言,那不是一个特定的时刻,而是
在经年累月的阅读中产生的惊慌
。
这也很好理解,想想,假如一个人每天读的都是
李白和杜甫,莎士比亚和契诃夫,马尔克斯和略萨
,他自然没办法对自己写的东西产生多大的信心,就算他说感觉自己写的都是“垃圾”,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文学研究里有个术语描述这种心理,叫做
“影响的焦虑”
,讲的是作家总会受到来自前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焦虑:因为你的对手——那些进入了文学史的作品与作家——实在太强,你自觉难以超越,却又无法摆脱,甚至根本没可能创造出什么新东西。
这是一种几乎没有哪个作家可以避免的焦虑,但
好的作家却能超越它
,他们会汲取前人的养分,然后另辟蹊径,开创出一条新的写作道路,接着,毫无疑问地,他们又转而成为其他作家焦虑的来源——正如同福克纳之于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之于莫言一样。
02
不过,即使是那些最终声名显赫的作家,也
曾经历写作的艰难时刻。
马尔克斯
说他写《族长的秋天》时,几乎每写一个词都要停顿一下,竭力在脑海中搜索下一个可以用的词语,而每次一想到要坐在打字机前,他就会开始围着打字机转悠,或者干脆打电话、看报纸,总之就是要拖延下去。
写作是件苦差事,甚至是件体力活,这一点是所有作家的共识,但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坚持。
福克纳
嘲笑记者关于“写作捷径”的提问,并说到“如果作家们这些东西那么感兴趣的话,就让他去做手术或者砌砖吧”,至于他给出的方法,不过就是四个字:
不停地写
。
大作家们的确都有着能够“不停地写”的超人勤奋。
海明威
说他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39次,
村上春树
则称自己每部小说在定稿前都会通篇改上四五遍,因此常常是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写作,一连就是几个月。
03
这样想来,真正让人焦虑的并不是这些文豪们的作品有多好,也不是他们的才华有多么让人羡慕,而是即使我们有才华,还是欠缺了他们的
自律和毅力
。
写作的确存在
系统的训练方法
,它要求你认真地观察世界,调动思维和想象,再将一个个形象与故事诉诸笔下。但最最关键的,是你得
“开始动笔”
,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这听上去并不复杂
,但在任何事情都能让我们分心的今天
,它好像又充满了困难。
正因如此,豆瓣时间在五月倾力打造了
“写作成长营”
计划,就是希望通过
“打卡+社群”
的方式
帮助大家养成写作习惯,克服自己的惰性
,同时也在系统的训练中学会写作的思维和视角。
豪华的授课团队,完整的激励机制,再加上社群、师生的良性互动……一个月来,我们见证了数百名学员一天不落地完成了打卡任务,一些自诩自律能力很差的同学甚至会为自己能一直坚持下来,并且写出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作品而感到惊讶。
——或许,
这就是那个坚持的方法。
04
在第一期成长营结束报名之后,我们持续收到了许多朋友关于
第二期写作成长营什么时候开营
的询问,很多同学甚至因为错过了学习机会“痛心疾首”。
现在,好消息来了!在写作成长营第一期的经验基础上,豆瓣时间不断完善,又精心打造
第二期写作成长期计划
,并且
即刻开始接受报名!
如果你希望
养成写作的习惯、掌握写作的方法、形成写作的思维、认识写作的朋友
,那么,就赶紧来参加我们的
第二期写作成长营
吧。
【全新的“陪伴式”写作成长营】
报名截止7月16日
开营时间7月18日
===训练营的四大亮点===
【顶级团队打造的音频课程】
与写作成长营配套的音频课程是豆瓣时间广受好评的写作课《一个故事的诞生》,这个由雨果奖得主
郝景芳
领衔,众多
国内外创意写作大师
们参与的课程为写作初学者们打造了一份
极具可行性的学习指南
,并邀请到了
专业声优
录制音频。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杰克·哈特,雪莉·艾丽斯
……在这个课程里,你将聆听到来自国内外顶级创意写作大师们写作方法指导,在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中稳步提升你的写作能力。
【专属于成长营的名师指导】
除了配套的音频课程与写作练习之外,我们在成长营中还特邀到了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研究中心的副教授蔡静平
和
著名作家石一枫
为大家开设了
8场专业写作导师live+1场名师分享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