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刚刚问了-下deepseek,未来五年中国哪 ... ·  昨天  
深夜书屋  ·  出色老公标准: 1、身高170-178cm ... ·  昨天  
CEO盈利思维  ·  聪明与智慧的区别!(看完醒悟)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她患流感去世,比大S更让人警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这就是耍流氓:“鼓吹零彩礼,却不保障女性权益”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8-01-25 18:23

正文


若核心权利不平等, 则小恩小惠无意义。

智囊导读



文|颜酱 授权发布

来源|颜辞(ID:yancisaid)

01
彩礼话题,
一直都是千年热点。


隔三差五,新闻就会曝出哪个姑娘又挑战习俗了,在天价彩礼的地区却一分彩礼都不要,紧接着就是各种官媒点赞称道。


《人民日报》在最近一次关于彩礼的时评里写道:


以“零彩礼”新娘为代表的“新青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仅认为当前结婚攀比之风不可取,更愿意身体力行,努力为之做出改变,应该让“零彩礼”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风尚。


我们都知道,对彩礼的不断打压,是官方宣传的政治正确。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但把女性收彩礼,仅粗暴的定义为“攀比之风”,恕我不能同意。


新京报记者还专访过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他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解读了中国彩礼的本质其实就是“卖女儿”,是一种物化女性的陋习,建议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媒体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摒弃陋习,就连今年公务员面试热点都有一题为:零彩礼,如何落实是关键。


虽然我是一个没收彩礼的女人,也作为一个曾经写过很多篇关于彩礼文章的女性作者,但我对这种鼓吹“零彩礼”的舆论导向还是不太感冒:


第一、彩礼对于不同的女性,其意义也是不同的。一刀切地把一种美好的仪式感贴上陋习、“卖女儿”的标签,是极有偏见的行为;


第二、一味倡导“零彩礼”,却不从根本上解决女性权益问题,不过是耍流氓式的懒政行为。


不是每一个中国女性,都能强大到不管婚姻发生任何变故,都能以己之力脱离困境的。剥夺她们仅存不多的权利,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站在了迫害女性的第一线。


02
为什么女方在结婚时,
要找男方要彩礼?


彩礼也好,嫁妆也罢,作为一种传统社会习俗,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以外的世界,早在距今约3700多年前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就有关于二者的记载。从记录来看,中东犹太文明、伊斯兰文明、日耳曼文明和大多数非洲地区主要采用彩礼,而古希腊、古罗马、印度和大部分美洲地区主要采取嫁妆。


刨除仪式感这一类型的彩礼,我也认同“天价彩礼”是一种陋习,但要消灭这种陋习不是靠批判,最起码得先了解它之所以会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为什么女方在结婚时,要找男方要彩礼?


根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iwanAnderson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  对于婚姻市场上优势一方的“差价”的一次性经济补偿。


这种解释主要基于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框架。这个理论认为,男女结婚的主要动机不是基于感情,而是利用双方在能力和资源上的互补性产生更大的收益。


既然涉及收益,就不得不提市场经济学,在婚姻市场上男性的竞争越激烈,社会越可能高彩礼。现在适婚龄男性比女性多出几千万,也会造成男性的竞争强度远高于女性,天价彩礼就越可能出现。


另外,在男权程度越高的地区,女性被物化得就越严重,父权会向夫权索要养育女儿的补偿,以及未来女儿不能给父权家族继续贡献劳动价值或经济价值的补偿。



【欢乐颂樊胜美父母】


②  类似于合同违约(离婚)情况下的保证金或赡养费。


有非常多的女性,在婚后会承担家务、生养、教育孩子的无薪酬劳动,这些无薪酬劳动会压榨她们的精力和劳力,但这部分付出目前却没有法制可以保障。在生养孩子的那几年,她们的社会价值会降低,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代价才能重新回归社会。


彩礼,无非是一次性量化了女性未来几十年对家庭的付出而已,也算是弥补制度层面的一种缺失。


这是不是物化?(我再强调一遍——这里指的是非仪式感的彩礼支付形式)


是!而且还是非常便宜的物化。


但以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权益保障现状来说,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接受这种物化。


03

悲哀吗?


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我也觉得挺悲哀的。


但我觉得更悲哀的是—— 当社会、主流媒体提出结婚就应该回归本真,所有女人都要向那些“零彩礼”新娘学习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所谓的专家来呼吁政府部门推动保障“女性的基本权益”。


我这么一说,大概有很多同胞要表示不同意了:“女性的权益还没保障吗?小的方面,你们女生有三八妇女节、三七女生节、特设的女性车厢,大的方面,你们女生还有几个月的产假,人大代表还建议延长产假至1年呢,已经这么照顾女性了,还要怎么保障?”


呵呵,若核心权利不平等,则小恩小惠无意义,更何况表面上看是人性化的关怀,实则带来的是更多的女性歧视。


泱泱中华,在全球属于第二大经济体,但就在这样庞大的经济体量里,我国男女平等水平,却位列世界第100位,一共有144个国家参评,而且已经连续9年下滑,数据是骗不了人的。


【世界经济论坛从2006年起,每年都在发布《全球性别平等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和政治四个指标(和底下无数个细小项目的指数考察),最终以大数据得出各国男女性别差距的真实水平】


从经济学“差价”理论看,如今彩礼持续走高的背景是一直失衡的新生儿性别比,2012年男比女多出1000万,到2017年已经多出3000多万了。每100个孩子中,至少有20个女胎儿仅仅因性别这个理由,就被杀害(流产)了。



与其在这喊:“彩礼太高了”,不如协助校正重男轻女思想吧:


没有人再把男孩视作香火,把女孩视作赔钱货;没有人再因为头胎生的是女孩,逼着老婆必须生二胎,否则就离婚;家中的财物,儿子女儿各一半;投资读书,子女也一视同仁。


再来说学业、职场对女性的长期歧视。


在读书的时候,就有人不停的在给女生设限:“女孩子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最重要的是将来嫁一个好男人。”、“女生脑子就是比男生笨,你看科学家、天文学家都是男人居多,女生学个师范当个老师就挺好了”。然后在工作的时候,各种男性优先,同类工作亦是男性薪酬更高。




就如陈岚在她的文章里写道:


我先假设你弱智,再剥夺你晋升的机会。


剥夺了你晋升的机会,再说,你看,女生职场就是不如男生。


我剥夺你搞科研的权利,再说,你看,女生就是搞不了科研。


我剥夺你争取薪水的权利,再说,你看,女生就是不如男生给家庭做的贡献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