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是企业品牌信誉的“窗口”。
近年来,集团围绕项目成本管控、安全质量、物资合同、分包队伍、竣工决算等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推进项目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为切实发挥“一线”管理效能,探索提升集团项目管理建设有效路径,助推集团高质量发展。集团官微特推出【项目管理在一线】专题栏目,集中展示各单位贯彻集团决策部署以及强化项目管理的具体举措和先进经验。
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问题始终占据核心关注点。建工设备租赁自重组整合以来,积极应对起重作业和架业施工领域高风险挑战,建机制、抓培训、立标准、谋创新,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设备租赁公司2024年全年运营设备1500余台套,管理操作人员2200余人,搭设拆除架体200万平方米,全年安全“零失误”“无事故”。
将集团决策部署和文件制度的贯彻落实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专题会议集中宣贯、日常例会及时传达、关键环节重点解读、对照要求依规落实等多种形式确保集团部署和制度落地见效;将《项目管理类文件选编》内容修编为题库,线上线下全员参与测试,以加强对制度的巩固学习 ;按照集团制度要求,结合自身业态特点和管理需求,从物资管理、招标采购、大型设备生产规范、安全责任制等方面健全制度体系,陆续完善制定管理制度20余项;夯实制度基础更在于日常执行,由安全生产中心牵头,从安全方案源头把关,严格管控生产过程,领导带班和管理人员旁站作业协同执行,确保操作按规程逐一逐步执行,针对大型设备和架业高空作业的特点,梳理关键环节和高危风险点70余项,并有针对性的匹配管理措施。设备租赁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建章立制、巡查监督等方式,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火墙”。
公司现有起重班组32个,专业从事安拆维保的技术工人150余人,平均专业工龄10年以上,建立生产班组及人员协调机制,全天候待命,全年安拆塔吊856台次、施工升降机1128台次,每月维保在用设备200余台次,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面对市场不断变化的设备使用需求,设备租赁公司从机关、班组、安全员到操作工进行分类培训,年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00余场,参训人次达1万人次。每季度进行大型设备管理和模架管理业务知识学习,选派青年职工同产业链上下游学习,培养综合性技术人才。为强化团队实操水平,公司还组织操作工岗前理论学习考核,通过举办专项操作技能竞赛、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技术人员实操能力。设备租赁公司起重班组凭借专业的技能水平成功获得安徽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设备租赁始终坚持选好、用好、育好人才,通过不断加强职工专业能力,为项目织好安全管理的“防护网”。
公司制定了塔吊、施工升降机共7张流程管控表,确保从设备材料周转、进场验收、安装维保、拆除撤场四大重要环节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控。通过领导带班检查、安全部门督查、作业班组巡查三项机制,施行长效监管“动态管理”,对发现隐患问题,督促督导及时整改,并举一反三加强排查力度。截至目前,公司建立4个后场基地,并持续推动标准化车间建设,从撤场、验收、检查、维修、保养、存放六个步骤,分专职人员负责,形成链式管理,互相监督,保障设备及零配件的安全性。设备租赁公司致力于建立标准化体系,从各个环节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安全生产管理落到实处。
设备租赁不断优化和创新设备管理工艺方法,通过BIM技术模拟实际场景为项目确定设备最优选型方案,帮助项目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保障施工生产效率。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投入研发资源,获得新型塔吊附着安装安全防护平台、悬挂式塔吊司机安全伸缩通道、电缆网套应用等7个技术专利,极大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在探索安全生产保障的创新道路上,设备租赁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搭建实时监控设备平台,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塔吊司机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该平台还能够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风险并进行提醒,如检测提醒、保养提醒、防坠器提醒等。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为施工现场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建工设备租赁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全力推动安全责任和重点工作落实,着力抓强补短打基础、选好用好育人才、出彩出新建标准,为项目设备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设备租赁
主办单位
:
安徽建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