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于本月23日实践她的竞选承诺,举行了“税务新方向高峰会”。笔者荣幸获邀参与,在专题讨论环节担任其中一名讲者,讨论如何以税务措施加强支持产业发展。笔者将分开两篇文章,撮录于高峰会讨论的内容。笔者为高峰会的主题“税务新方向”感到非常鼓舞,因为我认同如果香港要维持一个可观的持续经济增长水平,便需要为税务政策制订新方向。
以往香港特区政府奉行的“自由经济”或“积极不干预”政策已经不能配合现时的环境。任何政府都有明确清晰的责任去寻找宏观经济机遇,为推动经济增长潜力提供适当环境。税务政策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力和有效的工具,以支持社会实现经济目标。许多调查皆显示税制是决定投资和营运的一项重要因素,而世界各地的政府亦非常积极地透过调整税务政策以振兴经济。香港如果未能利用税务政策,就只会白白浪费了一个有效的工具。香港的税制一向遵守两个原则──低税率和简单税制。这些原则过去的确是行之有效。然而,我们需要考虑继续维持这两个原则能否配合现时的经济环境。
实行简单税制的确有其优势,可以提升行政效率,亦可减低纳税人处理税务的时间。然而,若为了维持简单,将“简单”看待为金刚箍而什么也不能做,白白浪费税制这个推动经济的有效工具,那“简单”便反而成为弱点。另一个例子是,税务法例只着重保持措辞简洁,使税务局与纳税人就同一个法例有不同的解读,引起不必要的争拗,损耗企业和税务局的资源来处理税务争议,那简单又会变成弱点。
我认为简单税制要优化的同时,我们亦需要思考一下低税率政策是否足够去发展经济。以前低税率制度确实成功地推动香港的经济增长。但于过去十几年,全球很多国家纷纷大幅调低税率。例如亚洲国家企业税平均税率由2006年的29%下降至2017年的21%(下调8个百分点)。英国企业税税率则由2006年的30%减至今年的19%。即使美国总统特朗普亦计划将美国企业税税率降低至20%,可见调低企业税务率是一个大趋势。
香港现时的税率虽然仍然属于偏低水平,但与其他地区的差幅已经收窄了许多。所以,我认为香港的低税率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大大削减,不能再单靠低税率去推动贸易和投资活动。
我非常认同行政长官于选举政纲内提出,在维持简单税制和低税率的前提下,加入具竞争力的税务新方向。这足以显示政府愿意从多角度思考推行不同税务措施以提升竞争力。竞争力除了现时已经有的低税率和简单税制之外,亦包括明确性、行政效率、税制能够与时并进以配合新经济模式、会配合国际社会对税务行动要求合作及具透明度,更加需要配合政府实现宏观经济同社会发展的目标。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绝对需要配合国际组织打击逃税行为和提高税务资料透明度的行动计划。近年在Pascal Saint-Amans先生领导下,经合组织非常积极地打击个别国家损害性税务措施(harmful tax practice)。尽管这个国际大环境趋势,亦不表示香港不能运用税务政策去推动经济发展;每个地方仍然有自主权去制订税务政策。提供税务优惠并不一定是损害性税务措施,最重要的是,该等优惠是提供予在香港实实在在经营业务的企业和个人。同时,以同一方式运作的纳税人可以公平地享受优惠,例如优惠不能只提供给海外投资者(no ringfencing against domestic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