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
读
:
创投节目《合伙中国人》
通过真实的展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商业融资谈判过程,为有志于创业、正在创业以及寻求融资的群体搭建了一个有效互动的平台,也真正体现出了电视节目所能够承担的社会价值。
作者/纳兰惊梦
近日,广电总局公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对各大上星卫视提出了控制综艺娱乐、真人秀节目数量,倡导勉励制作播出自主原创节目,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的具体要求。这也意味着,目前电视行业节目泛娱乐化和唯收视率的现象将有可能得到改变,受政策引导各大卫视必将更加关注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节目。
事实上,不少具有先见之明的卫视,早就已经把布局具有生活价值,直击观众痛点的垂直节目。像深圳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殿堂级创投节目《合伙中国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档由徐小平领衔五名总身价超千亿的商界大佬坐镇,与创业者进行融资谈判的节目,聚焦的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之下日趋庞大的创客群体。
节目通过真实的展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商业融资谈判过程,为有志于创业、正在创业以及寻求融资的群体搭建了一个有效互动的平台,也真正体现出了电视节目所能够承担的社会价值。
大众电视语言“解密”创投圈真面目
近些年来,受双创风潮的影响,有关于创业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像由邓超、黄晓明、佟大为主演,讲述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中国合伙人》,就曾以理想主义的创业情怀引发了不小的社会轰动,并最终斩获5.37亿票房。
而电视节目将题材类型投射到创业行业之上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合伙人》中的原型之一,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则是完成了从艺术形象到现实世界的跨越,身体力行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出现在《合伙中国人》中寻找“中国合伙人”,并在谈笑风生间全方位展现出创投圈的“潜规则”。
不同于其他制造娱乐效果的综艺节目,《合伙中国人》主题类型的选择决定了内容的专业性,从供需双方现实需求出发,切切实实围绕着创业项目进行集结、评判、谈判乃至投资将是展示的核心。
节目的看点恰是基于专业性、垂直性和精准性对接目标群体的客观需求,以大众电视语言构建了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的叙事逻辑,向普通观众们展现了有所耳闻却不曾熟悉的“高大上”创投圈里:大佬们互相调侃时的争锋相对相互博弈,与创业者之间选择与反选,创投圈的专业内容经过这些普通观众所熟悉的形式包装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揭开原本神秘的面纱。
硬核节目内容厘清未来商业方向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影响和越来越多商业英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准备或者已经投身于创业大军。深圳卫视推出的《合伙中国人》,无异于为这些创业者们提供了免费的创业教学课程。
在这个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没有教材的课堂上,以徐小平为首的商业大佬们的身份既是天使投资人,同样也扮演创业者们创业导师的角色。
他们在节目中深入浅出的谈及投资和创业的各种道理,快速指出融资项目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他们对于融资者的点拨,对于创业者的全程指导,有助于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这对于“蠢蠢欲动”的年轻一代显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创业者乃至普通观众都能从所言所行中学到他们的思考逻辑,捕捉行业变动的最新趋势,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提供最大化帮助。
必须要指出的是,节目所集结的徐小平、姚劲波、李国庆等天使投资人,是带着真金实银在节目上“淘宝”;创业者带上节目寻求融资的项目,则是从医美到手机应用再到新零售等有可能代表未来新商业方向的项目。而这些商界大佬每一次和创业者的谈判过程,对于创业项目的深度观察和自由提问,其实就是对于未来中国商业发展方向的一次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