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禄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课堂抬头率,改善教学效果,需要全校持续用力、稳步推进。
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建强学科为重点,建立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强学科方向。
方向强则学科强。要紧紧抓住现有学科方向,结合实际凝练拓展特色学科方向,促进学科方向与教研部教学功能耦合互动,将学科方向作为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抓手。
二是要把握学科建设要素。
将高质量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首要要素,服务上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建设一流思政课教师队伍,支撑思政课教学。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善于从教学中发现科研问题,以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用好各级各类平台,加强自身学科平台建设,统筹好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各要素间的协同互动。
三是要注重学科交叉。
促进学院现有学科方向间交叉,鼓励教师跨学科方向开展交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学校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融合,与理科、工科等开展跨学科交叉,发挥学院教师多学科优势,搭建交叉和互动平台。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是要重视融合创新。
推动学科、平台、团队建设融合互动,科学合理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协同进步。强化理论研究与知识传授融合互动,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断优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融合布局,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上好“大思政课”。扎实做好资源保障融合互动,积极探索完善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建立上好思政课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