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围绕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影视创作新模式、文旅传播新现象、沉浸式旅游新体验等主题,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爱奇艺公司副总裁兼总编辑王兆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葛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沉浸式文旅专业委员会专家组长王东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从主管部门、影视界、文旅界、学术界等不同维度分享影视文旅融合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思考,并就影视与文旅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建言献策。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认为,文旅与影视融合发展正由自发走向自觉,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他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门将与广电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深化合作,积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助力文化传承弘扬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体而言,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从源头抓好创作,实现“剧”与“城”共情共生;深化影视IP现实转化,让观众走进剧中,为好剧营造持久的传播体验场景;注重联动传播,促进影视与观众、线上与线下双向奔赴。
爱奇艺公司副总裁兼总编辑王兆楠指出,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联动成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破题方向。影视作品是“种草”城市的重要方式,影视内容题材的丰富和场景消费的崛起,为影视文旅联动带来新契机。对于如何实现影视文旅联动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王兆楠认为关键在于IP的多元化开发,持续放大IP价值,延长IP生命周期,发挥影视IP对地方文旅的赋能作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从学术观察的视角分享了他对影视文旅融合的一系列思考,他认为传播在旅游城市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好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需借助传播手段才能被更多人发现。影视作为重要传播方式,能带来深度的个体沉浸感,重建地方感。未来推动影视文旅融合需注重时效性,避免同质化。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葛磊认为“没有旅游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旅游”,每个时期的旅游发展都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葛磊通过分享乌镇借助电视剧、明星和文艺活动等成功塑造城市名片、阿勒泰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孕育优秀作品、正定依托电视剧《红楼梦》打造火爆旅游景点等案例,生动阐明了“应该用旅游的场景拍电视,用影视的思维做旅游”的具体内涵。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沉浸式文旅专业委员会专家组长王东重点讲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影视IP再造沉浸式场景,提升旅游体验方面的重要作用。王东表示,当前文旅融合已不仅限于表面,而是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结合。特别是在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数字化交互体验打造沉浸式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