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上海二中院紧扣“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工作主线,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
把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作为法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强保障
3.把
培养法治人才作为助推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
首次举办由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共同参与的同堂培训
今年以来,上海二中院受理案件数量大幅攀升,新受理案件数达到14767件,同比增加30.2%,连同存案审结12070件。
1.
全力以赴提高办案效率,回应人民群众对高效司法的殷切期待
2.
全神贯注抓好审判质量,让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检验
3.
全面加速阅核制落实落地,促进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
4.
全力履行中级法院业务指导监督职责,支持辖区相对薄弱法院脱薄工作
●
院庭领导赴辖区法院调研指导审判工作、推介审判工作经验、及时发送工作建议、开展“民商事审判思维训练营”活动。
●
对《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纠纷要素式审判手册》1.0版进行全面修改完善。
●
与宝山法院、宝山区社区治理学院共同开展
“缘法善治 聚力赋能——法治服务基层治理”联建活动,将《司法服务保障基层治理案例手册》中的典型案例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沉浸式体验,有力推动基层治理难题的解决。
(
点击查看
)
结合新指标体系,对审判监督管理(TMI)平台进行优化升级。
开展“民商事审判思维训练营”第二季活动,并首次走进
浙江等部分外省市兄弟法院,
助推要素式审判方法的常态化运用和复制推广。
●
抓好“法答网”应用推广工作,着力提升提问答疑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水平。2则答问入选最高法院“法答网”精品答问,5名法官入选上海高院评选的“答疑之星”,2名法官获评上海高院首批法答网优秀问答先进个人,提问及答疑数总计3145个,在全市法院位居前列。
●
持续发掘高质量案例,不断优化案例申报审核工作。今年以来,共有40件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分析当前形势,郭伟清指出,做好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首先需要找准坐标,对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有全面的理解,对遇到的挑战有准确的评价,对存在的薄弱短板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使命,责任感再增强;充分认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紧迫感再增强;充分认识当前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竞争力再增强。
张军院长指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促进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这是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对标党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抓住审判工作这个“实处”,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
一是要强化服务大局的认识。
张军院长指出,办案就是治理。在行使审判权的同时,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不仅考虑个案的公正判决,还要考虑判决对整个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要通过司法活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
二是找准服务保障大局的切入点。
紧扣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能动履职、主动服务,确保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始终贯穿于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区域协同发展保障力度,服务城市更新力度。
➤
三是凝聚服务保障大局的合力。
要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强大效能,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相关工作。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完善联动工作机制,抓实司法延伸工作。
二、聚焦执法办案要务,在努力提升审判质效中展现使命担当
要坚持把质效放在第一位,加快更新审判管理理念、机制,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关键,上下一盘棋,推动工作效能实现整体提升。
➤
一是严格公正司法,坚持质量优先。
始终以现代化司法理念统领、促推法院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案件审判的质量、效率、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须全力维护实体公正,严格依法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妥善审理好重大敏感案件。
➤
二是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效率效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审判管理工作必须充分用好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升级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要优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规范案件审判流程,加强审判工作态势分析。
➤
三是优化工作机制,综合赋能“公正与效率”。
要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贯通审判管理、政务管理、队伍管理,实现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推广有效机制,用好全员考核,推进适法统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人民法院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人民法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始终坚定改革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全面塑造上海二中院发展的新优势。
➤
一是要破解监督管理难,进一步压实司法责任。
始终锚定全会“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目标,立足上海二中院“五位一体”模式,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要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审管办跟踪管理责任,团队负责人精细管理责任,法官自我管理责任,法官自主管理委员会民主管理责任。
➤
二是破解人案匹配难,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必须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争取用尽可能少的司法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司法成果。要优化法官和法官助理的配备,优化法官助理管理模式,深化要素式审判改革,优化集约化改革。
➤
三是破解精细治理难,进一步借力数字法院建设。
持续推动应用场景建设与司法办案、审判监督管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助监督、数助决策等的精确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要加大建设力度,加大应用力度,加大融合力度。
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落实上海高院党组提出的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要求,全面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
一是筑牢忠诚,深化机关党的建设。
要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通过高质量的
“党建+业务”提振队伍精气神
;
持续深化共商共建共育机制,
与辖区基层法院、基层街镇、院校学院党支部开展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
持续压实机关党建责任链条。
以考促建,推动党建水平不断提高。
➤
二是提升能力,做优干部教育管理。
要坚持全方位谋划,
依托“至正讲堂”“至正审判实务”“至正学社”等平台,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要
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维度、立体式的院校合作;要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审判管理不到位、制度规定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
三是激发活力,做实关心关爱工作。
要坚持正向激励,选树一批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担当作为、业绩表现突出的先进代表;要坚持分层级管理,让每个人的成长都能被看见;要坚持常态化开展暖警爱警活动,增强干警的获得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