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房地产也一样,这个总体估值能达到几十万亿的庞大产业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方面都可能是全局的缩影。
而站在这个巨大产业中最前沿的置业顾问们,也许是感受得最深的。
李强是一名成都普通的一线置业顾问,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兽兽”。在这一行李强干了有6年,算是“老司机”级别的了。而这六年里,他估计自己卖出去的房子四、五百套是应该有的。
可能把这说出来,外人会觉得六年卖了四、五百套,肯定把钱挣得笑嘻了。让他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李强的脸上总是挂着尴尬而礼貌的笑容。
事实上,李强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看数量是有那么多,但事实上也没挣得比其他人多多少。各个开发商的政策不同,产品不同,收入架构的差别及其悬殊,有时候,卖出一套房子能拿到的佣金甚至能低到几百元。
但是,李强也承认成都的置业顾问圈子里确实有一些厉害角色,那些一年靠卖房子挣个两三百万甚至更高的也是有,只是把这些人放到整个成都来看,就不见得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分母”太大了——包括一线的、电销的、分销、甚至包括带客的各种各样加起来,不说组成一个军吧,组成一个师级兵力应该没问题。平日里大家平凡得像空气,只是默默的存在,更不要说很多时候,还要苦兮兮的拿着两三千的底薪眼巴巴的守着客户的信息。
而他这样的置业顾问属于中坚力量,平均下来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5万到20万左右,不多不少。这算下来确实是要比很多人都高,至少比成都的平均工资要高。
可是,往往外人只看见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
带客户看样板间也不知道磨坏了他多少双鞋子,尤其是有些项目的样板间并不在售楼部的那种,一天下来可以让自己走个半程马拉松绝对毫无压力。按李强自己的话说,那些卖皮鞋的企业应该去找个置业顾问来打广告,效果肯定好。
那些什么讲沙盘、介绍区域这些,都是小CASE了,但就算是小CASE,他也有讲到过嘴皮发抖、讲到冲进厕所吐的经历。所以,李强这些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很喜欢碳酸饮料,在讲到感觉胃不对的时候就会大喝一口,把所有生理和心理的不满都压制下去。
最特别的是手机,作为一个合格的置业顾问,每个人的手机基本上都是24小时待命,只要客户有问题,在几分钟内回复过去是最基本的,哪怕是客户在外面喝醉了酒,半夜凌晨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他也得硬着头皮去和别人沟通。
没办法,置业顾问“军规”的第一条就是:必须和客户保持粘性。
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李强时不时还得上着头为客户处理一些“家事”,什么改名字跑房管所了,什么办不下贷款跑银行了,什么办户籍证明跑派出所了,各种各种。有时候为了卖一套房子,李强能了解到一个客户全家老小甚至三姑六婆的所有底细,而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客户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大。
其实,苦点儿累点儿倒没什么,关键还怕。有时候开发商把房子修悲剧了,置业顾问往往是第一个会被客户们“亲切问候”的,而李强说,这些人也不想想,我又能做什么呢?除了在一旁听骂让人消消气以外。
这些在李强看来其实都习惯了,但更要命的是,他们这行还必须得顶着最大的市场变数。
一般人对置业顾问的误解在于,市场越好,他们就挣得越多,李强承认有的时候是这样,但要好过头或者差过头,那就不见得了。
打个比方说,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关系很像是男女之间的追逐关系,而置业顾问,就好像提供鲜花、烟火、音乐、高档餐厅等等这样的“催化剂”的中间方,他们存在的意义,就像是确保让浪漫的爱情故事能够更顺利的发生。
注意了,这里说是“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万一男女两方都只为了直接繁衍后代呢?那要烟花和鲜花来还有什么用?
这就好像是今年上半年,那么火爆的成都市场,却让全成都大部分的置业顾问都尴尬得不要不要的。
需要讲沙盘吗?不需要了。
需要去看样板间吗?不需要了。
需要时刻去对接客户吗?更不需要了。
因为买房的根本don’t care。
火不火呢?火!李强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带着羡慕的心情揶揄他——成都买房子的人那么多,你这半年的业绩肯定非常突出吧?李强对此倒是很自嘲的说,这半年自己倒是搞得腰椎间盘突出了。
市场最火爆的那段日子里,成都所有的开发商都开始了整个销售架构的调整,从以往的一对一式服务,演变成为了像火车站站点买票那样的情形。
李强回忆起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一来到售楼部就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收资料、验资料、录资料,累到恍惚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成都市档案馆上班。而他身旁坐的除了自己的同事,还包括了售楼部的保洁阿姨。
当时有一篇专门描写业内的文章叫《置业顾问已死》,里面的几句话,就直接暴击了他们这一行无数人的内心:
“摇号新政开始以后,置业顾问已失去昔日光鲜。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素养,曾经精致装扮的高冷气质,都不复存在。”
“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一个置业顾问一天需要处理三四百份客户资料。”
“开发商给置业顾问开出的薪酬屡创新低,个别楼盘甚至开出了摇中客户200元一个的价码,但如果漏录一份资料,罚款金额往往比这个还高。”
李强说,当时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富士康流水线的工作人员。市场再火爆,和他们收入多少并没有多明显的关系。
然而,最揪心的还不是工作的苦闷,而是对未来的无所期待。在上半年,不少这个行当的人都纷纷选择了离开、转行。一些想走而不能走的,多半是担心业绩和佣金都会被减半。
李强记得有一天他的同事小张在忙完之后,两个人一起吃夜宵,在等菜的时候,小张突然问到:
“李哥,你说要这样下去,这房地产市场还需要我们吗?”
那晚上,李强整整抽了两包烟,一点都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然而没想到的是事情会转变得如此迅速,在最关键时候“帮助”了置业顾问们的,竟然是“515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