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平衡通胀率(breakeven inflation rate)是指同期美国国债利率减通胀保值债券利率(Tips) 之利差,由债券受到通胀推升而交易出來的价格,所以可以充分体现为市场对未来的通胀共识。
目前基于美国国债价格衡量的通胀预期已经达到了18个月的高点,几乎所有期限的没债通胀预期都在周期高点。
同时,市场对两党达成9080亿美元财政刺激的预期越来越高,而且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2天后的会议上以某种额外的方式加码宽松。
这两个已经在预期中的事件短期确实会给通胀预期带来一定的下行风险,因为事实可能不及预期。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保持长期博弈的心态。
事实上,通胀压力存在多种结构性催化剂,而这些催化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存在。
1)逆全球化;
2)巨额经常账户和预算赤字使美元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
3)美国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顶峰,或者至少不会再像上个周期那样增长;
4)绿色交通和发电趋势带来的原材料(特别是基本金属)通胀;
5)财政刺激导致的需求型通胀。
通胀预期的结构性变化在股市中有明显的影响,最明显的可能是周期性股票与防御性股票的表现。下面的图表比较了原材料板块/必需消费品板块(红线),并叠加了10Y盈亏平衡通胀率(10 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蓝线),下面绿色区域显示两个系列值之间的相关性。如果10Y盈亏平衡通胀率(10 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继续走高,显然人们希望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超配更多的周期性品种。
另一方面,周期股不等于价值股,下图绘制了纯价值股与纯成长股的相对表现,并叠加了10Y盈亏平衡通胀率(10 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这里的相关性要比前图小很多,价值股高度依赖于收益率曲线的陡峭程度。因为美联储已经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前瞻指引等方式暗示其不倾向采取鹰派立场推高长端利率,所以收益率曲线的实质性持续陡峭化(即持续到2021年上半年)似乎并不是一个特别高概率的赌注。
至少,押注周期性/防御性品种(多周期空防御)赢面概率较大,而且如果上述通胀催化剂发挥作用,这种概率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