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纺织业起家的东方恒信,获得巴基斯坦塔尔煤田第一区块项目实际开发权益后,找来央企、国企及工商银行加入,终于在最近,得以启动煤矿开采和电厂建设工程。不过,当地政府要求,其必须帮助附近居民新建住处,并配套生活设施。
据巴基斯坦《快递论坛报》10月9日报道,信德省首席部长赛义德·穆拉德·阿里·沙在周二的政府会议中透露,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电气)已安装好设备,开始开采位于信德省的塔尔煤田第一区块(Thar Coal Block-I)。上海电气预计,该区块的年产煤可达到780万吨。
与此同时,在上海电气主导下,煤矿附近一座配套的1320MW发电厂也将拔地而起。
塔尔煤田第一区块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优先能源项目之一,总投资接近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覆盖区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总储量约34亿吨。
有别于大多数“一带一路"能源项目,该项目背后的实际权益持有者,是江苏的一家民营企业——东方恒信资本控股集团(下称东方恒信)。
2011年9月,巴基斯坦华信资源有限公司(Sino Sindh Resources Limited,下称华信资源),在国际公开竞标中,一举拿下塔尔煤田第一区块项目30年+30年开发经营权。随后,东方恒信投资控股了华信资源,成为该项目的实际控制者。
据公开资料,成立于2005年的东方恒信,以纺织业起家,如今横跨多个业务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化纤、矿业开采、电子商务、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
在参与该项目前,未有公开资料显示,东方恒信曾参与过其他国内外煤电项目。
对于这样一家民营企业来说,要单独承担起造价100多亿的境外发电项目,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东方恒信便找来上海电气、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下称中煤科工)加入,分别承担项目开采和电厂建设的承包商,以及股权投资者的角色。在融资方面,东方恒信则选择了中国工商银行。
作为中巴两国政府优先合作项目,塔尔煤田第一区块本身就自带“光环”。
中煤科工是最先加入塔尔煤田第一区块项目的央企。早在2013年,其就发挥特长,帮助华信资源做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随后于2014年11月,东方恒信分别与中煤科工、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国际)签订了《巴基斯坦塔尔煤田第一区块年产650万吨露天煤矿建设及生产运营项目总承包合作协议》,以及《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一区块煤电一体化项目供煤合作协议》。
虽然各方并未公布协议内容,但单从标题来看,彼时中煤科工是作为塔尔煤田第一区块总承包商,而中电国际则是该项目的客户,主要目的是获得供煤。
但仅仅过了几个月,2015年4月,华信资源在巴基斯坦签署三份新的协议,分别为《华信资源与上海电气关于巴基斯坦塔尔煤田第一区块2×660兆瓦煤电一体化合作协议》、《华信资源与中国工商银行融资条件协议》、《华信资源与中煤科工集团股权投资协议》。
由此,塔尔煤田第一区块项目的承包商变成了上海电气,而中煤科工则摇身成为股权投资者。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尚未有太多公开资料给出提示。
不过,等待数年终于启动塔尔煤田第一区块开采的东方恒信,恐怕还不能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