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angFanJame
这是一个有毒的时尚类精神病服务账号,如果你还想做个正常人就请离我们远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8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8 小时前  
视觉志  ·  新疆姑娘的行李箱,真香…… ·  昨天  
长春晚报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2 天前  
长春晚报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angFanJame

内娱没啥真本事,造词能力却是一流

YangFanJame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13 22:00

正文


Let's 造词!



想曾经, 我们都被港媒的造词能力所惊叹。


穿得夸张一点

便有宇宙级大尿片之形容



多吃一点

便会被叫做黑珍珠大食怪



瘦一点也不行

零波排骨的封号献上



减肥失败

则被称之圆封不动



港媒是真的有才华


比喻押韵,都是小事

成语典故,更是信手拈来


But now,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他们了~


因为现在, 咱们内娱的文化水平也上来了。



同港媒不同的是,咱们走的是群众路线,所造的词汇都来自于广大充满智慧的网友。


今天院长就带着大家欣赏一下:


人民群众的才华与智慧




01 这个年头,影帝后都能预制


「预制菜影后」


记得院长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真是满头问号。


这是什么鬼?



预制菜, 这种人民公敌同影后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是人人厌恶得而诛之的词汇

一个是人人夸赞同行艳羡的身份


本以为是生硬的拼接,却不曾想是天才的嘲讽。



这个词主要诞生于今年的金鸡奖。


女演员李庚希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成了00后里面第一位拿了金鸡影后的演员。



不过等待她的,不是鲜花与赞叹,而是观众们在现场就大声叫喊的


黑    幕



她的演技,放在同龄人当中绝对算是出色且天赋异禀。



但如果放在提名名单里,和其他资深女演员的共同竞争下,这个得奖结果就显得不是那么服众了。


也难怪有人说,如果有最佳新人的奖项给她,她还不至于收获这么多的骂声。



等到网友翻看她的履历时,才发现:


好家伙,她也太爱跟风了~



每一次但凡市场上一个题材或者导演火了,她便能马上就演到同类题材或者同个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想当年《小别离》火了,在下一部《小欢喜》里,她便演出了张子枫那样的女儿角色。



一部《隐秘的角落》让辛爽及其幕后专门制作精良剧的团队火了,她便巧合般出演了辛爽的下一部高分剧《漫长的季节》。



《庆余年》让张若昀成为当火炸子鸡,李庚希便能马上同他搭档出演古装剧《雪中悍刀行》。



虽然这部戏结结实实暴露了她的短板



《开端》开启内娱无限流题材的大爆,她便参与了同个导演相似题材的下一部《命悬一生》。



就连她获得影后的《我们一起摇太阳》,在这部戏之前,韩延导演已经拍过了《送你一朵小红花》。



她的成功是走在了前人已经开拓的道路之上,每一步都是绝对的完美与正确。 试错?更是完全不存在。



她的演艺生涯就像是预制菜那般,按照最标准的流程,做出最合乎大众口味的产品,一切都是那么大差不差。可就是缺乏了“锅气”的真实感与鲜活。


这就是当今大众所厌恶的。


我们情愿你是真实的不完美

也不要完美的不真实



因为,完全没有试错成本的人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错误都让别人试完了,自己凭借强大的后台来摘果子、享受红利。


可偏偏就是这类演员被捧到最高。



这也正是大众所唾弃的


果然这年头,沾上「预制」两个字都不是什么正面形容。


现在的预制菜

能做到各种你想也想不到的程度



同样现在资本捧人

也能强捧到你想也想不到的境地



人们对预制菜的厌恶有多大,对预制菜影后的厌恶应该也就有多大吧。


对预制菜的厌恶,往往不是针对其本身,针对的是不少商家把预制菜卖出现炒的价格。


对预制菜影后的厌恶背后

则更多折射的是 「公平公正」 的问题



然后可悲的是,提出问题总是显得徒劳无功。索性大家只能用创意造词来进行讽刺。


至少我们还是有权利进行幽默与反讽的



02 老登电影


该说不说,在今年不少人大喊国产电影要完的前提下,年末一部《好东西》的上映,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而在今年已经产生诸多名梗的前提下,年末 「老登电影」 这个词的横空出世,无疑是瞬间登顶最伟大的互联网名梗。 并且院长相信,它在进一步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电影史的格局。



「老登电影」这个词之所以诞生,也是源于《好东西》这部电影的上映。


众所周知,这部电影因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蕴含的性别议题之探讨,可谓戳到了不少incel的肺管子。


它所引发的争议不比去年《芭比》上映时来的少。



可笑的是,面对女性电影时,不少人惯用的态度是:一面气炸了在那里狂喷,一面又假装不在意,并轻蔑地去贬低:


不就是一部小妞电影吗?

至于评价这么高吗?


要说小妞电影,也是一个很久没听到的词汇了。毕竟,小妞电影作为00-10年代流行的,以女性为主角的商业电影,如今早已是个过气的产物了。



虽然从现在视角来看,小妞电影里不乏“恋爱脑”、“剩女焦虑”等过时的观念,但那种女性视角的电影在当下确实是难得。


面对这种嘲笑,这下子不少女生不干了!



凭什么女性的故事总是要被贬低、被看不起

被觉得只是小情小爱的小格局?

凭什么你男人拍出来的东西就能轻易被放进电影史


你嘲讽我们是小妞电影,那我还嘲笑你们那种叫“老登电影”呢~



老登,源自东北方言,原意为老男人的意思。


而老登电影, 即专指那些男导演、男性角色领衔的男本位电影。 通常在这样的电影里,女性都是花瓶或者背景板,充满着男性凝视。



而故事核心往往都是崇尚男子气概,维护父权,捍卫所谓的家族荣誉或是男人面子。其题材看似广,故事内容看似宏大, 但本质核心不过就是关于“男人至死是少年”的意淫。



这下子,大家才发现,咱们这个男权至上的电影圈里,这种电影不是比比皆是吗?



作为电影评分网站前三名的常驻嘉宾,影史必看的电影之一


《教父》,便成了老登的极致



黑帮史诗?不过满足了一部人对权力与暴力的幻想,满足了他们对剥削女性的意淫。



虽然都是老登电影,但登的程度还是有差异的~


男导演们,尤其爱拍男性故事的男导演们,集体中枪。



电影史,全体塌房,几乎无一幸免



老登电影无疑是一个极其伟大的结构行径。在这种标准下,我们太过容易对男权为基础构建的电影史怯魅。


只可惜,至少当下的环境,依然是一个老登的时代。



就比如去年《芭比》拿下了全球票房冠军,但奥斯卡依然被《奥本海默》横扫。



不过没关系。反对老登,从当下做起,从让更多女性创作者冒头做起。


哪怕拍烂片也没关系,男性导演的烂片还不够多吗?先得上桌,再去谈质量或者其他什么的。



既然“老登电影”这个词已经被发明,那咱们也反向文化输出一下


小妞电影在英语中叫“Chick Flick”



Dick-flick

(老登电影)

这个词赶快中美两开花流行起来呀!



03 造词能力,还属内娱粉丝


鲁迅先生说得好:


世上本无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


而我想说:我们本身没有特别好的造词能力,正是流(臭)量(鱼)明(烂)星(虾)多了,也正是烂片烂演技多了,咱们才是被逼着提升了这般能力。



经院长观察,咱们内娱的造词分以下几类:


第一,创意组合式造词


这种造词的特点在于:本来独立的两个词,独立的两个意思,但一旦它们组合在了一起便能迸发出新的含义, 创造出让张爱玲惊叹、让李清照自惭形秽的精妙形容,让经典永流传~



老一点的,有鼻孔刺客的名号


形容某位女明星喜欢戳人鼻孔,并且被拍到了不止一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