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王笛:为什么说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鱼羊史记  ·  和生理性喜欢的人在一起,才会有的6个感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三让天下的唐睿宗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3-07 06:39

正文


 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相距长达27年。在这27年中,唐王朝的中央政局波诡云谲,令后人眼接不暇。


睿宗一生,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两次登基,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三让天下”。

睿宗第一次即位,是武则天在洛阳宫中废中宗皇帝为庐陵王的第二天。由于这时武则天的政治经营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的火候,身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就被立为新君。睿宗于是就成为继中宗之后的唐朝第五任皇帝。


一让母亲


睿宗被立以后,他不仅不能在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在别殿,武则天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睿宗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垂拱二年(686)正月,她下诏复政于睿宗皇帝。睿宗坚决表示不同意,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永昌元年(689),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同时,改元为载初元年(689)。这一年,武则天开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为了配合武则天的政治改作,不久有数万人上表请愿,请求武则天实施改朝换代。


处于政治波澜中心的睿宗,更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睿宗也上表请求母后荣登大宝,并恳请赐自己姓武。睿宗此举未必是出于本意,却使武则天的改朝换代有了一个台阶,也使睿宗自己得保平安。


二让皇兄


圣历元年(698)三月,武则天将废黜为庐陵王的中宗从房陵召回。睿宗“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显然,睿宗称病只是一个借口,他是认为自己年幼,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


唐睿宗的推让,不仅说明了他的明理和识趣,也使武则天可以名正言顺地重立唐中宗,同时避免了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不和谐。睿宗让位既保护了哥哥,也让自己有更多机会组织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扩大自己势力,同时也避免被严密监视,一家人这时才被放出来。


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不久,中宗又别出心裁地把睿宗立为皇太弟,这显然与他推让皇位继承人的举动有关。对这一称呼,又因为睿宗的坚决推辞而作罢。由于睿宗的谦让,他在中宗复辟以后的政治漩涡中,虽然屡屡遭受猜忌也能够保得平安。


三让儿子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安国相王的睿宗加太尉参谋辅政,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睿宗当作了一大障碍,睿宗从没有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


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睿宗重新登基。在少帝下诏让位的时候,睿宗依旧上表推让,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同意。


睿宗这次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把诛韦有功的三郎李隆基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景云。到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个月的睿宗再次让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


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让位也宣告完成。


睿宗三让天下,他一让母亲,应系情非得已;二让皇兄,原是事出有因;三让儿子,可谓实属无奈。不过,睿宗三让天下,均保自己平安如初,有惊无险,就连司马光也评价说:“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然而,睿宗是不是真的“好让”,倒也未必,只是他这最后一让,竟让出了一个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时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开元盛世的来临,是在睿宗之后的历史延续。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海浪(微信号:13714009527)


2017最值得关注的几个微信号

历史解密故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最大的历史解密故事社区,我们以史会友,纵谈古今,不亦快哉!

诗词大会粉丝团

荐语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关注诗词大会,独享江南塞上之诗韵,逍遥唐诗宋词之远方。

曾国藩家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