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风景名胜区
爱风景,爱旅行。与中国风景名胜区直接对话,及时收取风景区官方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风景名胜区

探索 | 景区内自然步道解说标识牌如何吸引游客眼球?看斯洛伐克High Tatras国家公园的研究

中国风景名胜区  · 公众号  ·  · 2018-04-25 17: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由游客自导、立有解说标识牌、具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步道是目前用来解释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最普遍的方式。与导游解说相比,解说标识牌的优势显而易见(如内容简洁、24小时可见),但也有其劣势(如信息量少、与游客缺少互动)。

来源:网络

长期以来,在一套成体系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学者们一直研究解说标识牌的解说质量。最著名的案例是针对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步道的评定标准。该标准聚焦于评估标识牌的图形布局、语言资源的利用、标识牌的位置及为特定目标群体传递明确的信息。学者们还致力于评估解说标识牌能否充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例如在解说牌前停留的访客在路过的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他们的专注度(也就是阅读解说牌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与所需的总时间相比的比率)。


学者们将用于研究的步道锁定在High Tatras国家公园内位于Štrbské湖和Popradské湖之间的森林内,因为这里游客探访量高,且便于观察游客状态。

步道的确定位置

森林内有14处解说标识牌,大约可在1.5小时内徒步走完。解说牌的文本有三种语言(斯洛伐克语、波兰语、英语),还包括各建筑方和合作伙伴的徽标、诗、问答等。解说牌的尺寸是120x60 cm,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箔包裹在木架上。在夏季,每天约有2000名游客在此步道上行走。

游客经过一处解说标识牌

2017年的8月15日至18日,一位研究员观察了游客阅读解说牌的情况。由于14处解说标识牌其中的一处已丢失,研究人员观察了其余13处解说牌。每处解说标识牌在三天内观察一小时。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解说标识牌的解说质量存在缺陷。 相对于解说牌的实际尺寸,其文字内容过于繁多。根据S.Ham 的专题判读理论,解说牌文本内容最多不应超过225个单词,最多15句完整语句。 在所研究的13处解说牌中,只有3处符合这一理论。

解说标识牌的具体内容

另一个明显缺陷是解说标识牌与周围环境缺乏联系,导致游客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阅读。 当然,游客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可能会受时间影响。游客的国籍和语言及阅读速度也有可能导致他们不阅读解说牌。



研究表明, 高质量的、有思想的解说对于阐释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High Tatras国家公园坐落在斯洛伐克北部,与波兰共享部分土地。这里有高耸入天的雄伟山峰、起源于冰川的深绿色高山湖泊、瀑布、独特的植物、稀有的动物,以及异常清新的空气。



相关文献:

Juraj Švajda: Evaluation of the attention capture and holding power of interpretive signs among visitors to a nature trail in the High Tatras National Park (Slovakia) ,Envigogika: Charles University E-journal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7年。




编译: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