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博客
传递精品博文推荐,最新的专题策划,最热门的精彩活动,最及时的公告通知,法律博客,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法治声音  ·  普法 | 明确酒店责任能否遏制偷拍乱象? ·  18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鱼卖得掉!钱一定拿得到!”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博客

我们法律人会被码农“解决”掉吗?

法律博客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7-18 19:30

正文

之前就听说过已经有可以回答简单法律问题的智能机器,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正文:1535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文字 | 律检小北

来源 | 律检小北微信公众号



做梦也不会想到,最终解决拐卖儿童犯罪的不是文化、不是教育,而是技术。前几天就看到文章,称借助AI技术,通过对走失儿童早年照片的分析,计算出成人后的模样,最终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找寻到这个人。作为一个理科史诗级学渣,对这一神操作除了呆滞的张大嘴巴,就只能用“我X”来表达感情了。



大学时学习法理学用的是张文显版本,其中有一节专门讲了技术与法律的关系,很遗憾,上课时我习惯性的在打瞌睡以致对其关系理解不深。但这一次,真的让人感叹技术的确也在改造法律行业。


都说码农在毁灭一切行业,很多传统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就刑事领域而言,传统的犯罪手段也在发生变化、甚至在消亡。移动支付的兴起导致盗窃案数量在降低,之前就遇到过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感叹“现在除了偷手机,什么都偷不到,活不好干了”;天网监控范围的扩大,让抢劫案件、故意伤害案件更容易破案。


就拐卖儿童犯罪而言,可以说已经成为全民痛恨的罪犯,曾经有段时间就引发网络是否一律死刑的大讨论。很多年前我在电影院看《失孤》,一个男人躲在影院的一角,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抹了一个下午,作为法律人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当时就暗下决心今后遇到此类案件一定竭尽所能依法严惩。


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一个拐卖儿童罪的案件我都没有遇到。这其中原因很多,有作为省会城市的各地监控设备更为完善,犯罪分子一般不敢下手的原因;有现在人的警惕性较高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相对其他犯罪破案率更低。



传统的刑侦手段多是以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等入手侦查,而就拐卖儿童犯罪而言大多数与被害人没有什么关系,随机性很大。部分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分工细致,再加之监控设备不完备、监管人员个人疏忽等因素,一旦遗失往往无迹可寻,会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这些传统性困难的确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一点点的消亡,这是码农对法律行业的又一个神助攻。


很多人依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几年时间看到的社会变化,可能其他代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才能遇到。最近有两个有关技术的消息常见于媒体,一是高速公路ETC的推广普及、二是5G的商业化。细想一下会发现其直接冲击的是两个行业,高速收费员和驾驶员(5G的推广会直接激发无人驾驶的应用)。这是码农的又一次疆域扩张。



最后轮到我们,我们法律人有一天会不会被机器所替代?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被机器代替。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最广泛且获得普遍认同的答案是,不可能!这种自信来自于我们人类有情感,能做机器不可能模仿的事情。


而我的观点更为悲观一些,认为不可能的不过是过于自信的表现,那玩意连围棋都能下了,还发愁看不懂法律?技术的进步是在不断扩张且目前看没有尽头,为什么机器就不能模仿情感,或是其他人类自以为是的东西。之前就看过一本科幻小说,讲的就是人类逐渐由肉体人类向新人类转化,传统的肉体人类会被淘汰,新人类就是情感化的机器。此外,人工智能还有天然的优势,就是不可置疑的公平。


之前就听说过已经有可以回答简单法律问题的智能机器,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应该成为法律行业需要意识到的恐慌,也许不久,我们法律人也会成为码农的又一“刀下亡魂”。


准备好了吗?



本期编辑 | 张娟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

“我养你啊!”法庭劝你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