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算法与数学之美
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之美,在实践中体验算法之奇,魅力旅程,从此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H1B矛盾升级!烙印拉华人垫背! ·  2 天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1964年,一个知青在看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 ... ·  2 天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34岁 ·  2 天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她1年发表10篇论文”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算法与数学之美

1964年,一个知青在看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方程推导错了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公众号  · 算法  · 2025-01-03 18:31

正文

1964年,一个知青在看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方程推导错了,就给钱学森写信,谁知钱学森不仅回了信,还说:“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

这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知青郝天护,在阅读《力学学报》时,发现了钱学森的论文。

对于钱学森的大名,郝天护早有耳闻,所以在看到钱学森的名字后,他顿时来了兴趣,就开始认真地阅读钱学森的这篇论文。钱学森写的论文,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但郝天护却不是一般人。

郝天护原来是清华大学的理化高材生,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他才被下放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看完钱学森写的论文时,郝天护收获满满,可他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似乎这篇论文哪里有问题。

但钱学森的论文,怎么可能有问题?

抱着这样的想法,郝天护又认真研读起来,研读了好几遍后,他终于知道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郝天护发现,钱学森的这篇论文中,有一条方程推导错了。但这个念头刚出现,郝天护就急忙摇了摇头,在他看来,连他都能看出来的错误,钱学森不可能看不出来,他认为,可能是他算错了。

想到这,郝天护又算了好几遍,但算来算去,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学森在这篇论文中,确实有一条方程出错了。一开始郝天护还不确定,但经过反反复复的计算,他坚信,他的计算结果没错。

郝天护已经确信,钱学森有一条方程推导错了。

但接下来,他该怎么办呢?毕竟,与钱学森的大名相比,此时的郝天护,就是一个小人物,恐怕只有他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知道他的名字,其他人连郝天护是谁、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发现了钱学森论文中的错误,想来谁都不会相信。如果上报,没人会当回事,毕竟那时的钱学森就是权威,人们只会相信,是郝天护算错了,而不是钱学森失误了。

郝天护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给钱学森寄信。

在写这封信的时候,郝天护心情忐忑,他不知道这封信会不会寄到钱学森手中,钱学森看了这封信又会是什么反应。但已经发现了钱学森方程推导错了的郝天护,如果不把这封信寄出去,他心里总感觉不踏实,就连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件事情。

因此,写完信后,在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郝天护一咬牙,就把这封信寄了出去。

而收信人,正是钱学森。

过了一段时间,钱学森就收到了郝天护的来信。

拆开信一看,钱学森一愣,对于郝天护的名字,他之前从未听说过,钱学森不知道郝天护是谁。

但钱学森并没有因郝天护没名气,就轻视他,见郝天护在信中指出了他的失误,钱学森很是重视。

紧接着,钱学森就找来了那篇论文,对着郝天护指出错误的方程组,又推导了一遍,经推导,钱学森发现,他之前失误了,导致这条方程推导错了。

见郝天护指出了他的错误,还给他寄了信,钱学森没有生气,而且是充满了感激。于是,钱学森就亲自动笔,给郝天护写了一封回信。

在给郝天护的回信中,钱学森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一个很能专研的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指出,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误事。”

在给郝天护的回信中,钱学森态度诚恳,言辞也很朴实,没有一点架子,而是充满了谦卑。

除此之外,对于郝天护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知识青年,钱学森还称呼他为“您”,据统计,在这封几百字的回信中,钱学森一共用到了13个“您”。

如果是一般的“前辈”,哪怕后辈青年指出了他的错误,没有盛气凌人的态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回信的最后,钱学森还给郝天护提了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就是,让郝天护把他的见解,写成一篇小短文,然后刊登在《力学学报》上,让其他人看看。

郝天护收到钱学森的回信后,十分激动。

他之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信和寄信,从没想过钱学森不仅看了他的信,还亲自给他回信,而且钱学森的回信,言辞之间充满了谦卑。

郝天护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钱学森竟会一点架子都没有。在高兴、吃惊、激动的同时,郝天护也受到了鼓舞,随后,他按照钱学森在信末尾给出的建议,把他的见解写成了一篇几百字的短文。

短文写完后,郝天护就投给了《力学学报》。

不过这时候,郝天护籍籍无名,报社编辑看了他寄来的文章后,压根没有当回事,就没有予以刊用。

后来,钱学森听说郝天护已经投了刊,《力学学报》却没有刊登他的文章,就询问了此事,并向报社编辑推荐了郝天护。这样,郝天护写的文章,才出现在了1966年3月第9卷第1期的《力学学报》上。

《力学学报》的含金量很高,首任编辑,正是钱学森本人,文章能出现在上面,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因钱学森的鼓励,郝天护后来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并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

攻读研究生后,郝天护又去了国外深造。

在1995年的时候,郝天护还当选美国纽约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后来,郝天护在提及此事时,还说,钱学森给他的回信,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如果没有这封回信,或许就不会有他如今的成就。

故而郝天护对钱学森就充满了感激。

郝天护,1940 年出生,祖籍山东。1958 年,18 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参加建设兵团,并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天赋,成为农学院(现石河子大学)的一名教师。1964 年,郝天护在阅读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一处错误,他不顾同事劝阻,写信指出该错误。钱学森收到信后,亲笔回信承认错误并对郝天护表示感谢和鼓励。这封回信给了郝天护极大的鼓舞,使他在艰难条件下仍矢志不移地崇尚科学。后来,郝天护在恢复高考后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完成学业后,他成为东华大学教授,曾连续多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1995 年,郝天护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郝天护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 100 多篇力学论文。他还将自己与钱学森的来往书信捐献给了筹建中的钱学森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