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球花甲老头
A股老股民,股市既是福利院也是修罗场上过大学开过公司,闯过江湖。暮年已至,采菊东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雪球花甲老头

艺多不压身,你是否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潜心研究呢?

雪球花甲老头  · 公众号  ·  · 2025-02-14 23: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雪球花甲老头 ”→点击右上角“...”→设为 星标 留言请发消息

很早之前,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挂一个日历,就是很小一本,过一天就撕一页,上面会有很多信息,比如宜什么,忌什么。
这个事儿,在那个年代有些人都是潜意识的,就像种地的人看节气一样。
有婚丧嫁娶,开店祭祖,没有人不查这个的,蓝姑娘做了很多年红白喜事,她对这个事儿最了解,每一个红白喜事都要选时辰的,结婚是什么时候娶亲,什么时候典礼,甚至古代什么时候入洞房,那白事也有很多讲究,就是什么时候下葬,还有方位的选择的,都是有讲究的。
肯定很多人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会有那么多人信这一套,怎么说呢,我感觉即使如今结婚也都会选时辰吧,否则大家可以看看最近接收到的请帖,上面也会写某某新郎和某某新娘于某年某月某时于某地喜结良缘,人家这个时间一般还有零有整的,比如11:56,比如10:58,其实都是找人看过。
在门内,这叫择日,蓝姑娘说后来办事儿,十里八村选日子的事儿就她来帮忙了,所以她在老家的地位还是挺高的,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么一个人。
有一次我跟她闲聊说:“你是靠什么给大家选的?”
她说:“我也有人教的,也遇到过会的人,而且这种事儿办多了也有经验。”
也是,她是一个野生派实践者,很多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且农村有农村的传承,里面也有人很厉害。
蓝姑娘说:“我认识一个姐妹,她会治病,就没有失手过。”
我开玩笑的说:“包治百病么?”
她说:“不可能,她又不是医生,连赤脚医生多不算,她只会治一种病。”
我说:“什么病?”
她说:“就会治脚后跟裂开那种毛病。”
我说:“这是够偏门的。”
她说:“就是的,她也是说家里传下来的一个方法,各种东西凑在一起泡脚,她也不懂其他的,反正还挺有效。”
这就是举一个例子,我也不论证这种事情的真假,大家就以故事的心态去看,说这个的目的就是想说明,其实有很多经验性的东西,其实沉淀在了口口相传,这个过程中有些流传下来了,有些失传了,有些出现了差错,有些即使对的也不适合所有人。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除了他本身从小就有医学的环境,因为是医药世家嘛。其实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李时珍钻研历代医家典籍八百余部,查阅了历代本草专著 41 种、各种医书 271 种。
大家看,这就是努力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和勤奋我之前也说过非常重要,但是最好不要觉得苦大仇深,而是渗入到日常的方方面面即可,最重要的就是在正确的擅长的有兴趣的事情上面努力。
第二个,李时珍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超过万里。深入药材产地,如云南、四川等地,对药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详细观察记录,还亲自采摘药材。
第三个,他深入民间,向药农、猎人、渔民等请教,收集大量民间偏方、土方和药物使用经验,也会进行药理实验,甚至亲自尝药
事实上,很多人都看似在投资,但是有没有付出相关的研究呢?
巴菲特也许不盯盘,但是他可是非常喜欢研究各种上市公司的资料的,他可不是那种完全没有付出,只是买入后就等着的人,他也是在与时俱进当中,他也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努力勤奋着。
巴菲特自己每天会花 5-6 个小时阅读,他建议人们每天阅读 500 页,认为这是知识积累的有效方式,尽管很少有人能做到,但坚持下去会有很大收获。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证明什么?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勤奋,不懒惰,就能有所小成,吃喝不愁这种。
但是对于天才,为什么强调的是一个傲字?为什么不强调勤奋?
答案其实是,勤奋和努力,其实就是一个人走向成才的必要条件,一群天才在一起,没有不勤奋的,他们比的更多的是机遇,心态,贵人等等,就像很多厉害的运动员,即使你觉得他再懒,那也比普通人在这项运动中付出太多了。
勤奋这件事对于天才来说,是理应如此的一件事情。
如果说曹雪芹,司马迁是天才,难道他们不勤奋么?没有大量的阅读和付出,怎么出来的《红楼梦》和《史记》的,只是他们那个层面的人,就不以勤奋论英雄了,还是要看综合素质和作品。
说到这里,其实就像李时珍那样的人,他也需要不断调研和深入各个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才能写出一本流传至今的书。
我经常带孩子去各种博物馆,有一次孩子盯着一个瓷器说:“您知道我感受到了什么?”
他说:“我感受到了每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考古的不容易,这些宝贝都不是用铁锹挖出来的,很多人都不会关注它们背后的故事,都是一代代考古人,趴在地上用毛笔大小的刷子,从地下的泥土中给刷出来的。”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共情能力很强,随后我跟他说:“共情是一种能力,没事别总共情,容易累,也容易想太多。”
但是,他能从一件展品,想出考古人背后的付出,我觉得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很多天赋和性格,都是DNA里带来的,后天影响也很大,但是先天的基础更为重要。
前几天,有个读者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好像是两三岁的孩子在弹钢琴,家里父母也没教过,就是感觉孩子爱玩这种玩具,就给他买了一个,然后弹的很好,就更新设备。
这个孩子弹钢琴手指特别潇洒飘逸,因为身高矮,就站着弹,一个手去弹,另一个手还背在身后,下面有人留言说:“看这个功力,和大学专门学几年的差不多了。”
很多网友就调侃,可能是孟婆汤兑水了吧,其实有点那个意思,否则也不好解释吧,这类视频网上一搜一大堆。
我呢,也不去判断真假对错了,反正谁有能真正解释全部呢,就跟着自己的内心去走吧,毕竟在更宏大的存在面前,人也是很渺小的。
事实上,无论是农村大家看的日历,还是蓝姑娘说治疗脚气的,本质上就是古人的一种经验总结,然后流传下来。
大一点的方子,人家发展起来都能成为上市公司,比如护肝的,比如治痔疮的,这在市场里都有专门的公司,搞投资的人,我一说大家就知道是哪家,我就不直接写名字了。
小点的,开个小公司,然后形成一个民族品牌的也是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就是一种药,比如安宫牛黄丸之类的。
其实,这也是民族的财富,大家要相信,很多能流传至今的东西,它必定有灵光一闪的链接到更高的智慧,就像牛顿看似是被苹果咋开窍了,不如说是有更高的程序员给他输入了一行代码。
所以,这些流传至今的东西,有悟性的人有兴趣的人也可以学习下,日历,就是古代通过几千年的大数据,汇总成的一种经验,懂了吧。
有些人经常会说,哎呀,现在不一样了,其实有没有可能就是他感悟到的少呢?
我们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讲究的,我说的就是现在,比如看看一个城市医院的选址,都是有规矩的。

曾经,我看到一个视频,里面解释了鲁班尺,他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我们常用的电话和鲁班尺是对应的。
其实这个我早就发现了,因为我很多年前就读过类似的书籍,当时就能对应的上。
文化和经验,其实也需要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积累了很多也遗失了很多,很多瑰宝其实静静躺在某本书籍之中,或者在某些人的口口相传之中,汇小溪而成江海,在任何感兴趣的领域里,都可以如此积累,然后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思考的角度。
方法,也很重要,而这些方法,都是在平时的积累和学习之中,其实在投资市场里也有很多方法,看似很简单的一个点,别人不说你就不知道,知道了不去做也没有用,这种方法如果你会二十个,五百个,一万个呢?虽然说一招鲜吃遍天,但是不同的时候穿不同的衣服,总归是艺多不压身,很多人在抱怨市场下行的时候,多少人在债市赚的盆满钵满了?就是因为前者只知道有股市,但是后者知道股,汇,期,债,贵金属,房子等多个市场的平衡,左边房子热,我就去右边的空调房不就得了,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一个房子,那不就没得选了。
以后,我会把我自己实践过的,在书上看到过的,别的读者分享给我的,很多觉得有意义的方法,慢慢记录分享给有缘分的读者吧,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知识库,方便大家获取新的方法。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力轻,休负重。
艺多,不压身。
身体的承载是有限的,而脑力的开发上限极高,很多人一生都触碰不到,这也是一个很多人忽视的点,多利用大脑,越用越活。
晚安,各位读者。
qrcode_for_gh_a0aebfb49e26_258.jpg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 《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