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峡小微
中国三峡为您奉献清洁能源,邀您共建美好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亮相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  17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在绿草间探路绿电“存储器”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峡小微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

三峡小微  · 公众号  · 三峡  · 2024-09-24 20:32

正文

“污水收集处理好了,我们的村子就更美了。”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瓜埠中心社区园农村村民张金龙有了一件开心事——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式竣工验收了!滁河畔,枝头花正红,农家小院掩映其间,水环境整治正把小村扮得更“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丘陵山区阡陌纵横,一个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产业兴旺的乡村成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家园......

▲ 长江一级支流滁河穿过南京六合 摄影:崔徐波

数字赋能 美丽乡村有“奥秘”

“截至上午12点,今日污水处理量1.8万吨,都实现了达标排放。”六合经济开发区科创园里,农村污水设施管控信息中心的调度主管刘书豪正依靠一张“数字大屏”,实时远程监管着六合全区40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数字大屏,可以掌握污水处理设施的分布,每个设施的污水处理量、处理水质,日常工作人员的巡检情况等。据平台已有数据,至今六合全区已处理污水量达2156万吨,相当于1.5个西湖的蓄水量,有效减少了全区农村污水直排带来的污染。”

2020年,三峡集团开启首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结合六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需求,实施六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项目,为2000多个自然村建设了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覆盖全区1500平方公里范围,服务48.4万村民。

“设施多、范围广,位置分散、运维管理难度大,传统运维方式下实现全区设施的监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三峡北控(南京六合)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浩介绍说,“于是,我们通过建设农村污水设施管控平台,从点到面,实现设备运行监控、风险隐患预警、故障问题处理等智慧化联动管理,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保障了运维安全稳定高效。”

工作人员借助智慧管控平台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摄影:邹洁

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既顺应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也能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支撑,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路径。

不止在南京六合,江苏吴江乡村的田间地头也是如此“科技化”场景。

“据现场查看,是设施电源故障,现已解决。”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长三角分公司吴江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王奥迪根据手机APP发送的警报信息,前往污水处理设施站点查看情况,实时反馈处理结果。

“每个站点均安装了网关、流量计、电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收集数据,分散的数据最终传递汇集至智慧管控平台,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方的数字大屏上跳出弹窗信息,我们责任运维人员在移动终端APP上也同时会收到告警信息,因为每个设施都有唯一身份码,可以精准高效识别问题所在位置。”王奥迪道出了高效工作的“奥秘”。

环境改善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

“我们木兰好山好水好风光,现在也是暑期旅游季,村里还在发展旅游业,这就是其中一个民宿。”木兰山下,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玉枝村书记彭益纯向我们介绍着眼前这一栋独栋小楼。不远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不断运转,湖北省最大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正在为美丽乡村保驾护航。

▲ 黄陂区的乡村风貌 摄影:崔徐波

黄陂区坚持因地制宜,确立美丽乡村“全域”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2019年以来,三峡集团与黄陂区携手建设619座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万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800公里污水管网,升级改造环境基础设施,以实现区域内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村居环境不断提升,借着木兰文化之源、国家地质公园的名气,五一、十一这样的节假日游人不断,基本上一房难求,老百姓既享受到了好生态,也享受到了绿色生态带来的好福利。”彭益纯感慨道,如今村里开起了8家民宿,每个月可以接待接近1000名近郊休闲度假的游客。

“以前,污水就顺着我店门前的明沟淌,排到河塘里。随着村子发展,我们对拥有一个美丽环境的心愿愈发迫切,毕竟我们罗塘有曾天宇烈士旧居等红色景点,也希望游客们来到这里有个好印象。”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罗塘村开食品店30余年的刘小珍笑着说,“游客多,我们的生意也好做嘛!”

4年前,万安县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项目在17个乡镇全面铺开,涵盖每一个乡镇的污水处理终端及配套收集管网。其中,罗塘乡污水处理站作为先导工程,已于2020年7月最先投入试运行。“当前我们还在持续运维污水处理实施,保障水环境长治久清。”长江环保集团万安项目负责人孙超介绍说。

▲ 万安县罗塘乡污水处理站藏于绿意之中 摄影:陈磊

“红色文化是我们乡的底蕴,也是我们的发展资源。目前我们这里已经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拓展段。在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持续改善水环境仍然是基础,是第一要务。”曾任罗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现任万安县科技局局长廖丽说道。

绿色发展 为地方产业添“动力”

上午8点,一辆辆满载畜禽粪污的专用收运车辆驶入尚处于试运行阶段的江苏省灌云县有机质处理中心,厂区内8个如胶囊状的干式厌氧发酵反应器、圆柱形的好氧滚筒发酵单元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设施等待着变“废”为“宝”——每年可以处置畜禽粪污30万吨,餐厨垃圾1.8万吨,生成生物天然气876万立方米、有机肥和沼渣4万吨,平均每年实现碳减排量12万吨。

▲ 灌云县有机质处理中心 摄影:崔徐波

灌云县是全国畜禽养殖大县,大规模畜禽养殖的同时伴随着粪污处理的巨大压力和面源污染等负面效应。为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战略要求,将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纾解污染之困,是灌云县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

据长江环保集团灌云项目负责人周清泉介绍,项目生产的有机肥等资源化产品还可以进行还田使用,为当地构建“农牧循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绿色支撑,为实现环境、能源和农业的融合和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方案。

“单块光伏板2平方米,上能借光生电,下能提供阴凉,水面鸭群、水下鱼苗,既利用了饲养空间,又实现了资源增益。”三峡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古辣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运维负责人莫添升指着光伏阵列说道。

鱼塘内,古辣镇三鼎村鱼塘承包户文旭宾正在捕鱼,“我们承包了这个鱼塘,每年都会往里面投放罗非鱼、鲤鱼、草鱼的鱼苗。9月捕鱼季,能捕鱼三万多斤,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元不成问题。”

▲ 广西宾阳古辣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 摄影:程林

收入不仅从水里来。项目运营期间,光伏场站优先聘请当地村民进行组件清洗、除杂清漂等工作。古辣项目现场负责人郑思友说:“仅仅3年,‘光伏+’作用便凸显出来。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实现增收。”

不仅是广西宾阳古辣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在福建三峡圣农光泽首期分布式光伏电站,屋顶发电、棚下养鸡,一排排光伏板,被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为“阳光银行”;在吉林双辽服先光伏电站,农业大棚内进行食用菌培植,预制桩固定式支架下种植苜蓿,驴、肉牛、林蛙等被散养于四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一幅幅人民乐享栖居的画卷还在祖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值总:王东红

编辑:李雷 杜健伟

美编:阎泽群 王于成(实习生)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