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我来到F国开拓终端市场。我每天都来Y城市场走访。这天,我正与一家待拓展的店主交谈,来了两名美少女,指名要买当时华为主推的HUAWEI nova 2 Plus。
店主发现货卖没了,干脆直接推荐友商的热销机型。可惜两位坚决不同意,咬定只要nova 2 Plus,老板没办法,只好立即去仓库提货。我有些好奇,当初本地销售告诉我们,华为品牌在F国不知名,为何两位如此执着呢?
原来这对姐妹花,前段时间和朋友出去逛街,华为恰好在开展VAN项目。这是手机类品牌在F国第一次巡游展示的公开体验活动(但政府规定不允许进行现场销售)。在文化相对保守当地人中,尤其是年轻人,引起了广泛关注,纷纷把现场体验拍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并分享给朋友。正好这两个姐妹花参加了这个活动,nova 2 Plus记录了这美好瞬间。她们的朋友,觉得她们拍的人更美,精调过的美颜功能,独有的3D立体光融合的精准算法,使她们本来就立体的五官更加精致鲜亮。再加上,漂亮青春的外观,亲民的价格,高速流畅运行的游戏和软件,一下子就击中了妹妹的心。
这不,生日快到了,没有比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nova 2 Plus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正说着话呢,店主回来了,带着满脸的遗憾,“仓库也没货,只能先留个电话,看什么时候到货再通知”。妹妹非常失望,告诉我们,今天跑过好几家店了,都说缺货。
这条手机街,最近一段时间快被我来回踏平了,哪家会有这款手机,我最清楚,旋即提出带她们去购买。刚进另一家店门,眼尖的姐姐就看见柜台上的nova 2 Plus,迫不及待地让店员拿来开箱验货。
虽然得到姐妹花的青睐,我很自豪,但我也深知,华为手机在F国刚刚起步,各种认识杂陈,要让消费者买单,仅仅有拉力还不够,要让华为产品铺满大街,要让阵地在自己手里,否则以消费者为中心的2C变革永远都是口号。当时F国由于特殊等原因,还是强调代理商模式,由国家代理进货,且不让华为的人接触二级代理以及门店。从2016年开始,趁公司整体经营思路转变的风口,我们的大区建设势在必行!中方人员及组织必须下沉至区域,建立华为主导的团队,从渠道、营销、促销团队等方面着手,将销售触角伸到最末端的消费者身上,解决我们以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问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做业务!
渠道分货方面问题历来很棘手,因为F国是一个水货市场,主要的分货模式是不对外公开的,这样对华为而言就是不可视,不可控,而且利益交织复杂的“黑匣子”。代理商及门店根本不愿意跟我们合作,但华为要在F国活下来,必须取得信任,建立合作,互帮互助,和代理打通并梳理渠道,把货品按照最合理的路径流动起来。
F国市场上,重点门店占比约10%,这些门店一般位于核心商圈,人流集聚,销售量大。有他们的圈子壁垒,同时,这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就重点进攻这10%,让商圈的商家看到实际变化,并影响其余90%的门店。其中,Y市最有名的两条“手机街”上,一共有六十几家手机门店,我们谈下来40几家,签了合作合同。我们把骨干资源集中在这些较好的门店,给他们做门头,贴海报,送样机、展示柜等,一段时间后,整条街都飘起了华为红。
末端的门店感受到了变化,就要进一步影响以前相对处于“黑匣子”的分销商层面。要让末端的变化形成真正的生命力,要让店里产品也刷成华为品牌。要实实在在的,让华为产品成为热点、爆款。H是当地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之一,抓住了他就抓住了市场半数以上的覆盖。刚开始,H也不太愿意搭理我,主动找H,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
后来,拜访得多了,H也会倾诉以前遇到的各种问题,我抓住难得的沟通机会,向他展示华为的实力、在F国的蓝图计划、线上线下的策略、团队组成及能力。此外,我还给他做了一个激励方案,每个门店拿货超过20台,我们就给门店提供一台免费样机或展柜,返点利润也提高了一些。目前我们在零售末端投入了大量资源,商圈内到处飘扬着华为红。而在消费侧,却是处于缺货状态,我们给市场注入信心,自然就会有积极的回应。同时,华为促销员是F国首批以销售为导向的团队,只有华为敢于和全渠道站在一起,解决末端的销售问题,帮助店面提升销售。H终于点点头,愿意先签个小单,给我们一个机会。
实实在在的利润面前,分销商及门店开始关注华为手机,很多分销商及门店实现了零的突破。愿意与华为合作的分销商数量也从原先的一家,快速增加到了××家。
记得签完合同的当天,H好心提醒我们:好多人还不能接受华为作为中高端品牌,我们要做爆款,弄不好可能会遇冷,你们中国人有信心吗?说实话,我是有担心的,但我有信心。因为我见到了太多末端销售中出现的机会。问题是,我要如何抓住这些机会,让消费者真正能选择到最好的产品。那段时间正是“维密”大秀时期。我突然想到,来了F国这么久,我们一直都是本本分分铺路,老老实实地卖货。但人家“维密”也是卖产品,却已然是一个轰轰烈烈时尚活动。咱们何不也弄出点动静来,让大家也来玩玩。
周末,选在最热门的手机街上,舞台搭起来,红地毯铺上,“炒店”神器摆好,属于华为的“维密”——华为娃娃走秀开始了。F国的手机商圈内,从来没有来过大娃娃,而且是一次五个,一个接着一个,商圈内相当拉风。在几十家卖手机的门店一家挨着一家拜访,和店内消费者一起跳舞,促销活动那天,人气爆棚。
“这是哪个牌子的?感觉不一样,很有意思。”线下热热闹闹,人声鼎沸。线上我们建立店主、分销商专享群,将现场的火热照片及时分享给分销商和各门店店主,增强他们的信心。过了一周,销量开始增长;又过了一周,越来越多的门店销量有了明显起色,其他分销商也主动邀请华为介入……
除了现场促销活动,我们广告的覆盖也在进一步加强。除了媒体刊登广告外,我们还包下了当地的一家公交公司的车身使用权,将华为广告铺满了一辆辆公交车,成为了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地消费者渐渐知道华为品牌的存在。
刚来F国时,我发现店内竟然没有促销员。大家没有销售的思维,觉得这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只做零售线下活动,几乎没有什么系统的动作和方法。队伍能力的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为解决这个问题,先抓核心成员,手把手地做培训。首先改变观念——我们就是要把好产品介绍给消费者,让他们体验并使用华为手机。从华为手机的介绍、到演示,到解答,到接待等等。另外一些核心门店,我们干脆组建自己的促销员团队。我们的门店促销员团队从最开始的五六个人,扩充到将近70人。
同时,为了调动促销员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及时激励措施。周四是F国手机卖最好的一天,我一般当天一大早给每个促销员定任务,不同的人,不同的店,任务不一样。晚上在群里分享战果,达到任务的促销员,马上就打现金,一分钟都不耽误。
有一次我们评选了金牌销售,我发现那些获得金牌销售的促销员,积极性比之前高涨了好多,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看重荣誉的国家。后来我干脆自己购买金牌,给每个月的销售前三名发金牌。
nova 2 Plus 在F国上市这天,我在促销员群发起挑战,谁能卖出第一台将获得大奖!促销员们接到挑战后,个个都争抢做第一名,还没过一会,就传来了好消息,促销员M拔得头筹!派驻了一两名华为促销员的门店,业绩一下就提升了上去,这说明华为促销员对门店是有实际作用的。
随着华为粉丝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长,促销人员面对消费者也越来越有自信,销量自然也有很大的提升。nova 2系列上市时,实现了200-300USD段位进入市场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