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共
计
3500
字
,
建
议
阅
读
时
间
10
分
钟
。
最近几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刘淼副主任医师被孕妇及家人逼的在摄像头前下跪一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事情经过事这样的:
一位高危孕妇深夜就诊,刘淼见其情况危急,建议其立即剖腹产,但是孕妇和老公死活不同意,说现在生时辰不好,一定要等2个小时后的吉时良辰。深更半夜,一群医生护士守在旁边劝都劝不动。
刘淼医生表示:“我说的自己都快哭了,真是活久见,在2024年的深圳,竟然还能遇上这样一家人,淼哥崩溃了。要知道,孕产妇是绝不能出事的,出了事上上下下全都得脱几层皮,并且在现行制度下,一旦有事,就是接诊医生的错,没人会管当时发生了什么,只会不停追责、挨批、罚款、被砍……”
“真的没办法,当时我只能扑通一下跪下了,啥颜面,啥尊严,
孕产妇没有出事就是最大的尊严,没有事后被追责就是最大的底线,反正天花板上有摄像头,淼哥已经尽力了。
”
七尺男儿这一跪,既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自保。
通过向孕妇下跪,刘淼医生在摄像头前留下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尽力了。如果孕妇出了事,有关部门要追责处分医院和医生,可以拿自己下跪的这段视频去为自己和医院辩解。
这里插一句,刘淼和我相识多年,我们两人私交很好。当年我被拘留被处分被禁言,跌落人生最低谷,大部分曾经的”朋友“”都把我当成瘟神一般躲的远远的。那时候我去了一趟深圳,想约深圳的朋友一起吃个饭,结果整个深圳市,就来了他一个。
刘淼给孕妇下跪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整个医疗圈更是炸了锅一般,说啥的都有。有赞扬其医者仁心的,有痛骂其拉低了医生下限的,有嘲讽说网红医生内卷出了新高度的,更有对现在的医疗环境痛心疾首的。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也不是感动,而是觉得好笑,觉得特黑色幽默。
为啥呢?因为刘淼医生,曾被某些卫健委领导誉为中国最善于和患者沟通的医生,曾经一度被树立为善于和患者沟通的典范,被大会小会点名表扬。
下面这个
刘淼医生通过机智沟通化解医疗纠纷的精彩故事,曾经被某些领导当作医患沟通技巧的经典教案,广为宣传。
刘淼医生的团队在抢救一名孕产妇的时候,把产妇的一个玉镯被弄碎了。
淼哥是这样处理的:
我先表扬妈妈在产房的坚持与努力,再表扬家属在关键时刻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与理解,宝宝现在健康的躺在妈妈身边,是大家通力协作的结果。
然后我说,自古有云‘玉碎瓦全’,孕妇带玉,平时是人养玉,关键时刻就是玉保人。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戴着这个玉手镯碎了,但我相信,在宝宝化险为夷的过程中,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碎了的玉手镯,你们要好好收藏起来,等孩子长大了,用金镶一下,送给他,让他知道他的命是捡回来的。
满屋人听了都很激动,我顺便给她们讲了讲妈妈宝宝术后的注意事项,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刘淼医生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成功沟通,瞬间引起了无数媒体人和医疗行业领导的赏识和共鸣,以及不遗余力的赞美和宣传。
很多人,包括某些卫生系统领导通知,听到这个故事后,对刘淼医生的聪明机智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淼哥这样的医生真是善于和患者沟通啊,如果中国医生都像淼哥这样会沟通,哪还会有什么医疗纠纷,哪还会有什么伤医事件杀医事件啊!
于是,淼哥这个“医生以高超沟通技巧化解纠纷”的精彩故事,成了经久不衰的医患沟通的典型案例,而淼哥本人,也被某些领导誉为中国最会和患者沟通的医生。
那段时间,阿宝在各种场合一遍一遍的听不同领导讲述刘淼医生这个故事,被一遍一遍教育:要向刘淼医生学习,要多动脑子,要好好和患者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医疗纠纷,才能避免伤医事件杀医事件,云云。
因为我和刘淼很熟,所以头几次听领导讲刘淼这个
“医生以高超沟通技巧化解纠纷”的精彩故事的时候,我都是笑而不语。
但后来有一次,在又一次听到某位领以赞叹的口气讲了一遍这个
“
平时是人养玉,关键时刻就是玉保人”的沟通案例,然后痛心疾首的
指责中国医生普遍不善于和患者沟通,要求大家向刘淼医生学习,提高自己沟通技巧,以避免医患纠纷和医患冲突的屁话之后,我实在忍不住了。
我当即反驳说:
你们得幼稚到什么程度,才会真的以为这个家属是因为听信了刘淼医生的“忽悠”而放弃索赔消弭矛盾的吗?
这件事情之所以圆满解决,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医生的沟通技巧,而是家属的通情达理。
临床上,绝大部分的家属是通情达理的。刘淼医生那次碰到的家属,就属于这绝大部分之一。
他们感激医务人员刚刚以精湛的医术救了自己亲人两条命,理解玉镯子的摔碎是医务人员急于救人未能顾及。不愿意破坏孩子顺利出生家中喜庆的氛围,也不太在乎一个玉镯子造成的经济损失。
因此,他们面对刘淼医生的的说辞,没有反驳没有恼怒,而是对医务人员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谢。
说白了,面对这样通情达理的家属,你不搞这么多弯弯绕,而是直接坦率的说清楚事情经过。我相信,结局不会有什么区别。
归根结底,这件事情顺利解决的关键,不是医生的技巧和忽悠,而是患者家属通情达理懂得感恩。
如果淼哥的沟通对象换一个人,肯定是另一个结果。
比如下面这位家属:
2017年9月11日下午,一名患者被120救护车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入院时患者已经呼吸心跳停止
,医务人员一边持续心脏按压,一边紧急为患者启用了体外循环,这套设备一启动就是8万元。医务人员是在患者根本没钱的情况下进行抢救的。
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剪开患者衣物扔到一边,因为忙于抢救没有注意,衣物后来找不到了。
此后患者从重症监护室到普通病房,前后花费十余万元,一直是欠费治疗。直到家属带着警察到医院索赔。
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来到医院,医务人员奋力不间断的按压维持他生命的时候,他们没有让患者家属先付钱。当医务人员为了救患者果断的使用一启动耗材价格就高达数万的体外心肺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让患者家属先付钱。在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欠着巨额抢救费用的时候,医院并没有停止救治。当患者脱离危险回到普通病房之后,在患者依然欠费的情况下,医院也没有停止治疗更没有报警带着警察逼患者家属要钱!
就在患者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的第2天,患者的父亲报了警,带着警察来到医院,向刚刚把他儿子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医务人员索赔抢救过程中自己儿子“衣服、裤子、鞋子、银行卡、数据线、香烟、打火机、五百元现金”的损失。
最终,在警察的调解下,医务人员凑了一千块钱赔给了他。
如果刘淼医生面对的是这样的家属,大家觉得他的忽悠能不能管用?大家觉得家属是会被刘淼医生的故事忽悠的感激涕零,还是会大喊一声:“你丫扯这么多不就是想赖账吗?快赔钱,不然我们报警”?
刘淼医生的沟通,确实很精彩。
但是,如果有哪位媒体人和医疗管理者因此认为只要掌握了高超的沟通技巧就可以百毒不侵,那纯属脑子进水。
中国三甲医院的医生,不是博士就是硕士,情商智商都远高于常人。而且,医生常年和各种各样的患者打交道,三教九流都要小心伺候。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医生,竟然有人觉得他们不会沟通,竟然有人将医患纠纷乃至伤医杀医事件归咎于他们缺乏沟通技巧,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种“
平时是人养玉,关键时刻就是玉保人”的鸡汤故事,如果需要,随便拉出一个三甲医院医生,一天能给你编几十个。
每当我看到一群大学毕业就进机关的书呆子们一脸沉痛的指责中国医生不会沟通,我就觉得超级无语。我真心希望,以后卫生系统选拔干部的时候,让他们都到三甲医院急诊科体验一下生活,也不用干别的,就当一个月的分诊员就行。有过几次被流氓无赖指着鼻子污言秽语骂哭的经验,他们以后再讨论医患话题的时候,就算做不到感同身受,至少也不至于信口开河。
医患沟通很重要,沟通技巧也很重要。但不要忘了,沟通是双向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办法沟通。毕竟,这个世上既不缺傻子,也不缺坏蛋。
刘淼医生,这位某些领导心目中最擅长医患沟通的聪明医生,这位善于和病人沟通的模范,最终还是被病人逼的下跪了。
可见,沟通不是万能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是理解为聪明的刘淼医生又开创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下跪沟通法。
就不知道,我们的某些领导,能从刘淼医生这屈辱一跪中,学习到什么?
他们是能因此清醒,意识到沟通不是万能的,不再无休止的指责医生不会沟通,不再把医患纠纷和伤医杀医事件归咎于医生不会沟通,而是认认真真去督促医院采取必要的安保措施,督促警方对涉医暴力严格执法?
又或者,他们觉得刘淼医生又创造了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对刘医生的下跪沟通法赞不绝口,再次将其树立为医德高尚且善于沟通的医者典范,在大会小会上对刘淼医生的下跪沟通法大肆宣传推广,号召全国医生向刘淼医生学习?
知道你们为什么被打被骂吗?因为你们沟通的不够努力不够真诚啊,你看人家刘淼医生,实在说服不了患者就直接给人家下跪!
如果你们都和刘淼医生一样,肯给病人下跪,不就没事了吗?不就不会被骂被打甚至被杀了吗?
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似乎真的不小。
但愿我是多虑了。
就阿宝个人而言,我绝不会给天地君亲师之外的任何人下跪。
宁死,我也不跪!
全
文
完
,
既
然
看
到
这
里
了
,
如
果
觉
得
不
错
,
随
手
点
个
赞
和
“
在
看
”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