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温还在继续,
经历了这么多天的“
烧烤
”模式,
热҈的҈字҈都҈出҈汗҈了҈
。
但是,
就在这非洲人也想回老家避暑的高温天,
有一群人,
默默坚守在没有空调的厂房。
他们是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点击观看:向高温中坚守岗位的奋斗者致敬
裹“棉衣裤”、戴面具手套,从早晨“武装”好进入车间,到下班出来,里面的衣服就没干过,脸也没露出来几次……高温天,国产大飞机的制造任务丝毫不降温。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各个岗位的工人干劲十足。这其中,最“火”的地方当属热表处理车间。
原来热表处理工艺对温度有严苛要求。极化处理液常年维持在90℃以上,车间30多个开敞的极化处理池一刻不停地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空调降温无济于事。翻滚的强酸强碱溶液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嗅上一口喉头就发紧发痛。
极化处理池旁,一个个处理好的零件被行车上的吊钩从槽液中拉出。班组班组长缪思悦一边监督新处理零件出槽下架,一边用遥控喇叭向零件接收人员发出信号。“
天气热、环境嘈杂,人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喊一喊提提神。
”
在复合材料机加组的打磨间,每个工人都是全副武装:防护服、面具、手套、耳塞,一样不落。一天下来,衣服要湿透好几轮,“
就像裹着严严实实的棉衣裤,拿我们的衣服去晒盐,一个夏天也能晒出几袋。
”班组长倪海荣打趣说。
打磨间也是上飞公司少数没有空调的车间。由于复材经过震荡产生细微碳素粉尘,粉尘中的碳纤维很“淘气”,在空气中到处“乱钻”,具有极强的导电能力,对皮肤也有很强的腐蚀性。“
有次防护服袖口没扎紧,碳纤维通过袖口钻了进去,皮肤奇痒无比
。”
近期,机加组正在抓紧加工大客相关零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除了吃饭,就一直穿着这身‘盔甲’。机加全程必须高度集中,出一点点差错便没有挽回余地,整个零件就会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