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评论员
日前,针对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实地督查发现个别地方仍有企业顶风违规生产“地条钢”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督查工作就是要盯住重点问题持续不懈抓。取缔“地条钢”、化解过剩产能要坚定不移推进,防止死灰复燃。对顶风作案的要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务必做到令行禁止(相关报道:
李克强批示强调: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
)。
从天津、湖南两省(市)发现的违规生产“地条钢”企业的情况来看,确实反映出了业内此前的担心。
其一,仍有部分“地条钢”生产企业并未进入此前的取缔名单,是之前取缔“地条钢”行动中的漏网之鱼;
其二,部分在取缔“地条钢”行动中被关停的企业,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存在铤而走险、死灰复燃的可能。
此外,业内普遍关心的“中(频炉)转电(弧炉)”和违规新增电弧炉产能等问题也有变为现实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取缔“地条钢”行动,在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钢铁企业的携手推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
“地条钢”作为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始终难以根除的“毒瘤”,其背后是强劲的利益驱动和各级保护伞的保护,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反复性
。此次李克强总理的批示,显示出国家对于取缔“地条钢”和化解过剩产能这两项重要工作坚定推进、不走形式、令行禁止、除恶务尽的决心,显示出国家对于顶风作案的企业和监管不力的地方政府
零容忍
的态度,也明确传递出这样的信号:
对于这些特点,国家是清楚的,态度是坚决的,目标是明确的,问责是严厉的。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做到除恶务尽。
一方面
,在监督方面,单纯依靠政府监督是有盲区的,应
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企业监督的作用
,让人民群众、社会媒体和行业内的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监督的主体。这也要求群众、媒体和企业不能袖手旁观,不能态度暧昧,不能瞻前顾后,发现没有关停的或死灰复燃的“地条钢”企业,要做到知情必报。
另一方面
,在执法上,应按照查处江苏华达、河北安丰的方式,依法依规、从严从重追究责任,通过严肃问责以正视听,使顶风作案的企业和监管不力的各级政府打消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依法经营、依法监管,彻底铲除“地条钢”生存的土壤。
“全社会打击‘地条钢’的氛围已经形成。”
“钢铁行业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特别是取缔‘地条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条钢’不除,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就没有希望,坚持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生产,促进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就无从谈起。”
“‘地条钢’问题是钢铁去产能的‘七寸’。
取缔‘地条钢’恰恰打在了‘七寸’上,打掉了钢铁行业多年的顽疾
。”
“下半年打击‘地条钢’还是不能够松劲,因为‘地条钢’反弹的动力非常大,背后利益驱动很强。”
…………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钢铁企业的领导和专家,纷纷表达了对彻底取缔“地条钢”的期盼和决心。
取缔“地条钢”是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钢铁行业建立公平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是钢铁行业脱困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上半年钢铁行业取缔“地条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为铲除“地条钢”顽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全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