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短剧《剑二十四》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包括其制作团队魔方影视的决策过程、创作理念、经验以及未来规划。文章还探讨了武侠短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剑二十四》是魔方影视的一部武侠短剧,由于各种顾虑,其制作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团队通过与红果签订合作协议、减轻成本压力等方式,最终决定拍摄。该剧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剑二十四》获得了观众的口碑,被认为是本格武侠的代表。但导演于洪林对作品仍有遗憾,比如竖屏拍摄武侠的不友好、拍摄进度和成本的限制等。尽管如此,他们仍坚持拍摄武侠短剧,希望通过免费渠道证明热血武侠短剧的市场存在。
魔方影视在创作武侠短剧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如打斗场面尽量丰富、不要加入大量特效等。他们计划继续拍摄武侠短剧,并加大投资,让短剧影视化。他们认为短剧最终都要走向影视化,用高质量内容吸引观众,免费让观众观看好内容。
当前武侠剧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演员缺乏匠心精神、特效过度使用等。魔方影视认为,要想让武侠剧市场复苏,需要坚持拍摄高质量内容,找回热血侠义的味道。
那年底,魔方影视刚拍完《武极天尊》,《剑二十四》的剧本就被提上日程了。但由于各种顾虑,一直迟迟没敢拍。
一是怕拍不好。
武侠剧最重要的是呈现热血和硬汉的一面。如果拍不好,剧本就浪费了。
二是怕亏。武侠剧一般投资都比较重。像《剑二十四》成本超过
220万,如果开拍,收不回成本怎么办?
有这两个顾虑存在,魔方影视内部足足做了大半年的心理建设,到了
2024年八九月份才下定决心要做。
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也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魔方影视跟红果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红果愿意给一部分保底费用,减轻了出品方的成本压力,这算是促使他们下决定的直接原因。
“如果只有纯付费一条路的话,我们风险太大了。跟红果达成保底合作后,风险会降低一些,我们能放手一搏。”于洪林说。
二是,情怀的胜利。
一直以来,魔方影视的上游平台方——广东字间科技始终有一个武侠IP梦,要像“漫威英雄世界”那样去打造一个武侠宇宙,而《无极天尊》、《魔方武帝》都在这个武侠宇宙
之内。
既然《剑二十四》一定要拍,红果平台都愿意支付一部分保底了,还有啥理由不拍呢?
两方面原因叠加起来,
就促使魔方影视不计成本地做一部免费版精品短剧,越多观众看到越好。
-
01
想把男频市场拉回来
翻开小红书,搜索
“剑二十四”能看有超过12万篇的相关笔记,可见这部作品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不少。
一位昵称为
“特仑苏”的博主写到,不可思议,这是我打分的第30部剧,也是我第一部给5.0满分的短剧。
该博主用四个字来评价这部短剧:“本格武侠”。真刀真枪,实景武打,不做慢动作,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近
15年的武侠剧自残形愧。
即便是观众口中如此完美的一部武侠短剧,导演于洪林还是有不少遗憾。他说:“每次返回头来看自己的作品,都觉得,如果重新做,一定能做的更好。”
首先,相比横屏来说,竖屏拍武侠剧本身就非常不友好。
举个例子,两个人左右对打的时候,如果是横屏拍摄,画面就会很有张力,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很强,但如果按照竖屏拍的话,这种左右对打就必须换成上下结构的打戏。
在这一点上,《剑二十四》的主创团队拍摄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到底上下结构的打戏怎么拍才好看
其次就是受制于拍摄进度和成本,有些桥段不得不简单处理。
比如,攻城的那场戏,放在长剧里面,可能需要至少三五百人做群演,场面会非常热血,但考虑到成本和拍摄时间,还是做了一些优化。
在于洪林看来,拍武侠剧,最高境界就是能拍出一种飘逸感,就像《英雄》里李连杰和梁朝伟在湖面上打架那场戏,两个人很飘,每一帧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
有人问,这不是通过吊威亚就能实现么?
其实并不是。除了吊威亚以外,还要看演员本身的演技,跟环境的搭配,以及在高成本的基础上,对细节的死抠。
比如,剧中男主陈立成为行者之后,有一场戏是他在竹林里追逐黑白双煞。按照于洪林的设想,这场戏应该所有演员都站在竹林之巅拍,有点类似于《卧虎藏龙》里周润发在竹林打斗戏。
但由于拍摄市场和成本不允许,最终这场戏变成了竹林中间的追逐,没有达到于洪林心目中所想的那种飘逸感。
遗憾归遗憾,
《剑二十四》还是收获了观众的口碑。
于洪林说,
他们就想通过免费渠道证明一个猜想,热血武侠短剧还是有市场的,大家不要把这个品类抹掉了,它必须要存在。
经常有人问,男频永远干不过女频,男频已经没落了,为什么魔方影视还一直坚持做男频?
“我就是感觉,必须把男频拉回来,这是短剧市场里不可缺少的一种内容类型,那种热血男儿的理念不能丢,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爱看武侠,哪怕拍得不好,我们也要坚持去做。这是我的执念。”于洪林说。
-
02
3年才做了7部短剧,武侠短剧有哪些经验?
按照规划,《剑二十四》只是整个武侠系列里的第一部,后面还有三部。
南剑神
,
北狂刀
,
奇门遁甲宋清高
,剧中的这句台词,暗示了剑神之后的第二部就是北狂刀。
魔方影视与平台字间科技达成的共识就是,做出竖屏短剧里最好的作品,而不是用粗制滥造的作品去圈钱。
因此,相比每年几十部作品的承制公司,魔方影视从
2023年至今,一共才创作出七八个作品,属于非常缓慢的承制公司,不过每一部质量都很抗打。
在这个过程中,魔方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从第一部《武极天尊》至今,魔方影视总结了很多拍摄武侠片的经验。比
如,平
台方有时候会纠结一个问题,武侠短剧中是否需要加入大量特效?
(武极天尊)
但于洪林坚持,
不要加特效,就是要回到那个年底啊,找那种热血侠义的味道,特效使用过多,武侠片就会变成玄幻剧
。
之前有一部长剧,也是一个知名
IP改编的,却是一个反面案例。评论区很多人在讨论,升格镜头用得太多了,慢动作太多了,让观众觉得一点都不热血,一点都不紧张,没有感觉。
对于武侠剧的经验,魔方影视的经验是,
打斗场面尽量丰富,不要用大升格镜头。
《剑二十四》推出之后,观众发现,打斗场面基本都是真刀真枪的实景,虽然打斗时间短,没有过瘾,但至少是实拍。
作为一个从小痴迷于武术,从演员做到影视公司武指,然后做到导演和制片人的硬汉,于洪林将自己最认可的几部武侠片,比如《英雄》、《卧虎藏龙》、《十面埋伏》都刷了无数遍了。
很多人都发现,最近几年,国产影视剧中,除了战狼系列,已经很少有人能拍出好的热血男儿剧了,武侠剧更没落。
其实,这跟演员其实有很大关系。
比如之前拍动作戏的演员,像成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经常受伤的。有时候骨折了,照样拍。但是,现在这些年轻的演员,层点皮,划伤一下,感觉马上都要住院一样。
什么叫硬汉?于洪林说,就是该有的东西他身上要有。他生活中就是一个硬汉的人。
现在
,替身和特效都很发达,演员几乎不会冒着受伤的风险去实拍很多动作了。而且,网络内容崛起之后,社会浮躁了很多,如果靠脸能赚到钱,为什么还要辛苦流血流汗?
这是一个速生速朽的时代,很多人都没有这匠心精神了。所以武侠没落很正常。
-
03
短剧最终都要走向影视化
《剑二十四》一共拍了
16天,又补拍了2天,略超出了一点预算。我问他,超支意味着平台有可能亏钱。
于洪林表示,去年平台确实有的作品亏钱了。有些成本六七十万的短剧,最后只收回来六七万。但有意思的是,公司高成本的短剧,都赚到钱了。
今年,字间平台也在改变策略,就是增加一部分成本在六七十万左右的短剧。尽管这个体量的短剧之前收益不理想,但
200万以上的短剧剧本实在太难找了,项目间隔周期太长,公司也不可能随便找个剧本就投入200万。
“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继续加大投资,让短剧影视化。比如,之前那些成本70万的,现在我们加20万,做到90万,把演员场景服化道各方面,按照影视的路子,继续完善了再开拍。”
于洪林认为,短剧最终都要做到短剧影视化,就是把他做成精品内容。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渠道,就是免费。
免费的来临,让短剧进化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如果说付费短剧,片方可以靠卡点来收钱,那么免费短剧,内容做烂了是不可能有人看的。
平台分账也是按照观众观看总时长来分的。要想让观众的观看时长更长,拿到平台更多分账,就必须用高质量吸引他看到最后。
免费初衷就是让大家观看好内容,如果观众连免费的都看不下去,那这个内容肯定是存在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