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忘路
文艺地浪来浪去,有趣地讲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替大家试过了,资深打工人过不好节后请假的一天 ·  13 小时前  
单读  ·  西瓜保甜,种西瓜保苦 ·  昨天  
新周刊  ·  有大佬在金价暴涨前卖掉金矿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忘路

你妈的网瘾。

大忘路  · 公众号  · 杂志  · 2020-11-05 00:07

正文


微信上弹出我妈新发来的信息,她向我展示为了拍抖音新买的假发,问我好不好看。

今年1月我妈开始接触抖音后,她就投入无限的热情在每一个视频的创作上。

点开她朋友圈,第一个视频是她在船上跳舞,船头有一只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鹤。五毛钱特效的背景里有荷花在发散魅力,淅淅沥沥的小雨打落了桃花的花瓣,水波粼粼像是徐志摩诗意的波心,远处的农家院子里有袅袅炊烟。

我相信我妈能不偏不倚地站在船的中心,她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她那追求完美的精神,跟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大卫雕像时是一样的。

往下翻,好家伙,视频里出现了七个她,这次作品的标题是“七仙女”。

再往下翻,她长了络腮胡子,戴着丝毫没有杀气的墨镜,一顶老派绅士的黑色爵士帽不羁地斜躺在脑袋上,操着一口标准的港普说到:“胸弟啊!雷上次借鹅的钱森么什候还给完啊?”

我妈也喜欢看tvb,现在随时随地能演tvb,也算是圆梦了。

我尝试着数她到底搬运了多少个抖音视频到朋友圈,往下拉了十分钟后我放弃了。宇宙都有尽头,她这朋友圈哪有尽头啊?仿佛看到我在微博刷屏放飞自我的样子。

她这是拿朋友圈当微博在用抖音了呀。产品经理都得夸她是整合鬼才。


我妈这么高产的背后有好胜心作祟。

之前流行广场舞的时候,她在圈子里没存在感。出风头的只有领舞的人。有一天她遛完狗后来到跳舞的地方,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原来今天有个地产公司搞的文艺晚会,原本要进行舞蹈表演的外地歌舞队被困在高速了,他们小区的广场舞队被临时叫去表演。竟然没人告诉她。

这让我想起我读书时被室友孤立从来不跟我一起去打饭的经历。代入感太强了,拳头已经硬了十次了。

她从此有了心结。好长一段时间做什么都不得劲。老怀疑那群人又背着她搞活动。

终于让她等到了新的风口:玩抖音比他娘的跳广场舞有意思多了!

我妈像寒冬后第一片绿的树叶,比其他树叶更早知道春天的到来。她就比任何人都做足了准备,在抖音这阵风吹到我们那个小镇前她就累积了很多作品。

果真是你要悄悄拍土味视频,然后当网红惊艳所有人。

也许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还不知道那个被她们无视的女人,日后要骑到她们头上来。

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其实我妈是资深网虫。微博热搜她一个不落,互联网大事记她如数家珍。玩转YY语音,热衷于在唱吧上挥斥方遒。

让我们再把记忆拉回20年前。2000年,朴树在春晚上唱《白桦林》,我妈买了一套唱k设备,还专门给话筒做了个hello kitty皮套,在家里唱着“外面下着雨,犹如我心血在滴”“我的思念 是不可触摸的网”。我做过的每一套只有59分的模拟试卷,都拿被她的歌声干扰当借口。

她若有似无地怀着一个歌手梦。我斩钉截铁地当成是对我的折磨。因为她唱歌要霸占电视当屏幕看歌词,剥夺了我看《春光灿烂猪八戒》的权利。

翅膀硬后,我原本以为我在北京离老家有2500公里,终于可以不用再听她唱歌了。直到有一天她甩给我一个唱吧的链接。

我妈讲过一句特别哲理的话:“ 还好天黑后可以唱歌。 ”我能感受到她在忙活了一天的茶米油盐的生活后,在互联网上唱歌会得到好评时带来的那种满足感和宽慰。

是啊,现实生活中,别说唱歌会被好评了,尽心尽力地操持了大半辈子家庭,也没见得会得到一句肯定的话。没人会把洗了1000个碗当作成就感。

她确实挺热爱唱歌的。 她在唱吧有500个作品,8300个粉丝。还加入了家族,是个副群主,还挺忙的,每周直播唱歌前她还要登记歌单。

她有cp,叫“星云组合“,他俩合唱的作品最高收到过5w个金币。

在听说我开始磕cp后,她不屑地丢下一句:都是我玩剩的。


丰富的互联网冲浪经验让她很快上手抖音,并且以日更的强势姿势长期在朋友圈刷屏,一骑绝尘。那蓬勃的生命力和精力,李佳琦也要往后稍稍。

受疫情影响,广场舞暂停了,大家寻找别的娱乐项目。很多人都来找我妈讨教玩抖音的经验。

她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把那点儿芝麻绿豆的技巧都说了,但她始终相信她有核心竞争力——冲浪十几年的经验。不管其他人怎么学 ,也只是学到了皮毛。

这不,她现在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打开抖音,看着其他人的作品都没有她获得的点赞高的时候。

隔老远我都能感受到她那副“大仇终得报”的得意样子。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父母攀比的是孩子的成绩、房子、车子,现在攀比的是流量。

所以每当有朋友说我网瘾大时,我就说,是啊是啊,我妈网瘾更大,都是遗传干的好事!


我难得回一次老家。但每次回去,我妈都极少理我, 更多的时间是在玩手机。忙着经营她在互联网的生活。她时髦地说自己是个创作者。

她确实很认真。还为此看视频学普通话。

有一天她让我推荐几个时尚博主,为的就是搭配得好看一点上镜。我看她依葫芦画瓢地把青红柳绿都穿身上时,就知道有的事情不能勉强。时尚sense这种东西,真的不归我们普罗大众所有。

她的业务范围比我想象的广。

她搞了个群专门拼多多,群快500人了,节省的钱够她买1000顶假发 。

我们那个小镇的外卖不是很普及,她就把小区附近的餐馆的老板和小区里的住户全都拉进一个群,点外卖就方便很多。

她养狗后发现小地方的人科学养狗意识不强,就让我整理出比较全面的科学养狗知识,然后她就拿着一个喇叭到处宣传。

我妈那敏感的商业嗅觉,好像只要打开手机,她就变成董明珠。

以前她老骂我玩整天玩手机。
没想到老了她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