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末有福利哦~
最近我看到这么一个视频,虽然有点不厚道,但还是把我给乐坏了!
视频的内容是一位以色列妈妈,在疯狂吐槽自家孩子上网课之后,自己有多么的崩溃哈哈哈(她有4个孩子!)
具体的我不多说,大家自己康康——
在家上网课,这事逼疯了不少家长
就拿我闺蜜来说吧,她这两天疯狂吐槽自家儿子。她说这孩子简直就是得了多动症!
上了大概3分钟课吧,30秒吵着要喝水,50秒在转笔,剩下100秒都和闺蜜争夺厕所使用权,嚷嚷着:“麻麻我想去尿尿啊——!忍不住了!”
因为怕孩子错过老师讲的重点,闺蜜不得不跟着听课,心里苦啊。
“我怀疑椅子是不是和他有仇,上面是不是有钉子扎他屁股!”闺蜜狠狠地说,面目狰狞。
不过说起孩子好动这事,我是深有体会的。
大家还记得我曾经说过,朵朵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尊称”为“朵哥”吗?不仅是因为朵朵喜欢照顾其他小朋友,给他们送吃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幼儿园,朵朵实在是太活泼好动了,运动量远超其他小朋友
我数数啊——
上课的时候喜欢扭来扭曲去,还喜欢插话;
做手工的时候,喜欢把粘土丢到桌上、地上、自己身上;
室外运动的时候,喜欢自行发挥,多做无数动作;
吃饭要把饭粒弄出来数数,把筷子插到汤里;
午睡起来穿衣服,要又蹦又跳还唱歌;
......
之前我也没管这么多,想着孩子爱动是好事,活泼点总比老安静待着让人放心点吧?
结果没两天,我就惨遭幼儿园老师请“喝茶”,还是很隆重的那种
老师带着一脸怒其不争的沉痛表情,语重心长而又诚恳的跟我说:“朵朵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实在太好动了,上课的时候不仅坐不住,还会影响其他小朋友。”
最后还十分委婉地建议我带着她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我半信半疑,看着朵朵不像多动症呀?应该就是好动了一点吧?
不过出于对娃的健康考虑,我还真带朵朵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朵朵只是比较活泼好动,没有多动症。
医院万岁!权威万岁!我松了一口气!
相信有不少宝妈家的娃跟朵朵一样,因为太好动,而被老师怀疑过是不是有多动症。
我也经常会收到一些宝妈的求助:
孩子实在太活泼好动了,会不会是多动症?
其实,
活泼好动和多动症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活泼好动的娃虽然贪玩,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但是遇上自己感兴趣的玩具、游戏能够全神贯注的玩。
多动症的孩子表现则不一样。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一般来说只会影响12岁以下5%-10%的孩子。
多动症的孩子表现的比较焦躁,
即使是玩游戏或者读绘本也很难安静,
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也很容易冲动。
如果你家娃有这样的情况,宝妈们最好能够带着去医院检查哦~
排除多动症的因素以后,咱们要先了解下娃为什么这么活泼好动才能对症下药。
娃活泼好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这两种:
娃活泼好动是因为他们需要在活动中消耗体力和精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经常奔跑、跳跃都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娃集中精力时间短其实是正常的,因为现在的他们对外界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即使是屋外飞过一只小鸟也能让他们研究半天,好奇半天。
除了病理因素,无论是上面哪种原因,娃多动的情况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当我们发现娃太过好动的时候,要做的不是想方设法的限制他,而是应该做出更加合理的引导。
娃的专注力普遍比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专注力是不可控的,相反经过训练,其实是可以取得比较大的提升的!
如果娃的注意力只有10分钟,那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定制一个15分钟的挑战计划,
玩玩具也好,和妈妈一起读绘本也好,
在这15分钟里只能专注的做一件事。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娃自身的情况来,不要一下子就定高目标,娃根本完不成,也很容易就放弃挑战。
另外,咱们还可以多带娃玩玩拼图、迷宫以及下棋,这些都是能有效提升娃专注力的游戏。
很多活泼好动的孩子精力往往都比较足,所以咱们最好每天为他们安排活动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疯玩疯跑。
像朵朵就是个精力十足的娃,我会非常注意带她多出去跑一跑,释放多余的精力。甚至还给她报了一个她很感兴趣的跆拳道班,让她尽情的动一动。
宝妈们也可以根据娃自己的爱好报兴趣班,舞蹈、武术等等其实都非常消耗精力,也有利于娃强身健体,对娃长高还有大大的促进作用哦~
越小的娃自控能力越差,咱们可以从生活习惯开始培养,比如要求娃作息规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起床,刷牙等等。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娃就不得不集中精力完成当前的事。
咱们也可以和娃一起玩小时候喜欢玩的“123,木头人”游戏。
这个有趣的游戏能够帮助娃有效地纠正多动的习惯,提高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
平时也可以给娃玩一些坐着才能玩的游戏,和消耗精力的运动游戏穿插在一起玩,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哦~
正面强化对娃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用奖励去诱惑娃,而是当娃能够自己安静的看完一本绘本,或者拼10几分钟积木,咱们应该及时鼓励夸奖他们。
比如说“宝宝这次能够自己一个人安静的看完书,还比上次多看5分钟,
真的好厉害哦~
”
口头表扬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可对于娃来说得到来自父母长辈的夸奖,往往会让他们做事更加有动力。
好动其实是大部分娃的天性,娃的每个行为背后都跟他们自己的情绪、认知有关。
如果你家娃很调皮很好动,一定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别再随随便便给他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