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话时事  ·  乌克兰有稀土吗?特朗普被骗了吗?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李富民调研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 ·  3 天前  
主编温静  ·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  4 天前  
主编温静  ·  这八类网络乱象,今年重点整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禁禁禁!上海严禁小学各种杯赛,全国呢?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8-01-04 23:34

正文


本文共 2792 字,预计阅读需 8 分钟


新年伊始,大家好像还没从节日的氛围里回过神来,紧接着在民办教育圈就爆出一记惊雷!

近日,上海、北京先后出台了针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各种“禁止”数不清,真是吓死宝宝了!那么,问题来了,上海的政策是否会蔓延到全国呢?各地区的政策又将对K-12培训机构产生哪些影响?i-EDU独家采访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

12月29日,上海颁布了《上海市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上海市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和《上海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简称“一标准两办法”),并于今年1月1日已经实行。事实上,“一标准两办法”在规范民办培训机构上主要分为两条线:一、细化义务教育阶段培训制度;二、严禁培训机构针对小学生举办各类竞赛活动。

晚8点半后不许上课

“一标准两办法”要求民办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及其延伸类培训(教学)活动的,在教学要求上, 严禁拔高教学要求,严禁加快教学进度,严禁增加教学难度,培训时间不得晚于20:30。

史上最严“禁赛令”

针对民办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举办语文、数学、外语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及其延伸类竞赛活动或等级测试等变相竞赛活动时,上海市给出的大原则是 “应当先在所在区教育部门备案后实施” ,但同时又提出了几大严禁的标准,即 严禁培训机构面向社会举行以小学生为参照对象的语数外等与升学或考试相关的学科,及其延伸类竞赛活动或等级测试等变相竞赛活动;严禁捆绑,且证书不作为招录依据;禁止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举行竞赛。

以上规定的弦外之音是, 对上海小升初有着重要影响的热门杯赛将全部停办! 这不仅从源头上禁止了杯赛举办的渠道,而且还明确提出不允许把参赛的结果当做考学的依据。此规定的出台,也意味着将对K-12培训机构带来不小的影响,比如:在上海从小学数学起家的四季教育,以及除了北京以外,上海是其最大市场的好未来、新东方。

在上海出台新政策不久,1月2日,北京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禁止新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控制京外招生规模,推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从城六区向郊区转移。并且,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跨区增设教学点,需要重新办理审批、登记手续。为什么上海、北京会先后发布相关的规定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对i-EDU表示,培训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共性的,不是某个省的个性问题。现在引起的反应是家长的教育焦虑比较多,所以才有行政部门配套出台这些文件。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目标在于“减负”

回头看上海、北京发布的新政,其实也与日前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直接相关,其宗旨内容就是:减负。其中提到,“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等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条款。

其实,早在今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就提出,除全国五项竞赛和省内的常规赛以外,各校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其它任何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而且,任何竞赛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不享受高考、中考加分待遇。之后,上海、成都、西安、江苏、广州等多地开展清理、整顿行动。比如,上海关停502家无证无照经营的机构;成都查出2000多家不合格机构;西安取缔90多家无证幼儿园、300多家无证培训机构。看起来各省在“禁”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关停之后的暴露出来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后续遗留问题如何破?

1、不该禁止学科竞赛,而应该禁止“超前教育”?

由于优质资源稀缺,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由来已久,加上各方因素作用下,近年来中产阶级的焦虑感不断加重,凭借各种杯赛选拔进入优质的中学是进入重点大学的第一步,也成为当前家长们最迫切和实际的一种途径,这一度让竞赛特别火热。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认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培训机构,更应该禁止的是超前教育,而非禁止培训机构面向社会举行学科竞赛”,“超前教育”即赶在学校教育之前进行“培训教育”,这制造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严重冲击教育秩序。

其实竞赛热的背后,主要也是择校热。只要家长们对优质学校的需求不断,就会有选择学校的工具。禁止竞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家长其实真正担心的是,竞赛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短期的禁止只是起到了降温作用,但是并没有深入骨髓解决问题。

如果禁止力度大则会演变出其他学科或类别的培养和筛选机制,出现“倒了一个奥数,千千万万个奥数站起来的现象”。而且,除了竞赛、优质资源稀缺,我们还应该反思的是如何解决国内职业通道单一的问题。

2、各地制度不同,如何保证监管?

就培训规范,目前,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办法,在教育审批、设立、管理与监督等方面作了一些规定。但是目前并没有对民办培训机构出台专门的法律规定,大多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各地在制定具体的规范办法时,标准难保持一致,而且在监管层面上相对缺乏。

对此,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认为,应该用立法明确禁止超前教育,才能恢复基本的教学秩序,也让培训机构回归其原来的功能——学校教育的“补充”。有业内人士也对i-EDU表示,政府确实应该加强“超前教育”立法,因为现在小学课业超前是普遍现象。

3、K12培训机构怎么办?

本次上海、北京针对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影响或将十分深远。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表示,“自上海发布文件以后,能看的出来,后续其它省份,上海、成都、广州多少有一些类似的考虑”。 这样看来,不排除全国各地区会针对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的效仿,也出台一些类似办法。

目前,国内民办培训行业以中小机构为主,大型培训机构在办学点设置的规范性上明显要优于中小机构。本次整顿除了会对一些中小机构有影响以外,对类似一些培训巨头将带来影响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对i-EDU表示,“影响不会大,原来培训机构的一些方式方法现在不能这么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