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该禁止学科竞赛,而应该禁止“超前教育”?
由于优质资源稀缺,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由来已久,加上各方因素作用下,近年来中产阶级的焦虑感不断加重,凭借各种杯赛选拔进入优质的中学是进入重点大学的第一步,也成为当前家长们最迫切和实际的一种途径,这一度让竞赛特别火热。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认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培训机构,更应该禁止的是超前教育,而非禁止培训机构面向社会举行学科竞赛”,“超前教育”即赶在学校教育之前进行“培训教育”,这制造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严重冲击教育秩序。
其实竞赛热的背后,主要也是择校热。只要家长们对优质学校的需求不断,就会有选择学校的工具。禁止竞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家长其实真正担心的是,竞赛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短期的禁止只是起到了降温作用,但是并没有深入骨髓解决问题。
如果禁止力度大则会演变出其他学科或类别的培养和筛选机制,出现“倒了一个奥数,千千万万个奥数站起来的现象”。而且,除了竞赛、优质资源稀缺,我们还应该反思的是如何解决国内职业通道单一的问题。
2、各地制度不同,如何保证监管?
就培训规范,目前,虽然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办法,在教育审批、设立、管理与监督等方面作了一些规定。但是目前并没有对民办培训机构出台专门的法律规定,大多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各地在制定具体的规范办法时,标准难保持一致,而且在监管层面上相对缺乏。
对此,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认为,应该用立法明确禁止超前教育,才能恢复基本的教学秩序,也让培训机构回归其原来的功能——学校教育的“补充”。有业内人士也对i-EDU表示,政府确实应该加强“超前教育”立法,因为现在小学课业超前是普遍现象。
3、K12培训机构怎么办?
本次上海、北京针对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影响或将十分深远。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表示,“自上海发布文件以后,能看的出来,后续其它省份,上海、成都、广州多少有一些类似的考虑”。
这样看来,不排除全国各地区会针对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的效仿,也出台一些类似办法。
目前,国内民办培训行业以中小机构为主,大型培训机构在办学点设置的规范性上明显要优于中小机构。本次整顿除了会对一些中小机构有影响以外,对类似一些培训巨头将带来影响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对i-EDU表示,“影响不会大,原来培训机构的一些方式方法现在不能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