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体验进阶(ID:Advanced_UX)
上次我发了一篇文章
讨论为何淘宝PC端大张旗鼓改版,很多网友还是不买账。
主要原因无非就两点——搜索和查看推荐商品都要登录、商品详情必须用手机端。
最近再打开淘宝PC端,你猜怎么着?
搜索和查看推荐商品依旧要登录🙄️。只是搜索后展示的登录框,会伪装成可以直接关掉的样子。然而你点击右上角的✖️后,会发现还是进入了登录页。
但至少商品详情终于不用手机扫码了:
不过这个商品详情页,看起来很不一样,没见过这种布局啊。
起初我以为这是他们搞的创新,后面我去看了TEMU,才发现淘宝PC端这个详情页从哪里学来的。
看看其它几家海外电商,就不是这种的。
如果这个布局真的好吗?如果好,为何只有淘宝学了去?如果不好,为何TEMU和淘宝都要这么做?
这样方便用户随时下单,确实是个很聪明的方法:
不然像京东那样,虽然下单按钮吸附在顶部(下图右上角)可以随时点击,但型号就会按照默认选项来。
这样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有些商品为了显得便宜,默认型号跟图片不符,会导致用户误以为直接下单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了。
京东可能不太需要考虑这种问题,但TEMU和淘宝可能不得不考虑。
亚马逊和虾皮的处理方式更简单,下单按钮就在页面顶部,用户向下单就必须手动回到页面顶部,连“返回顶部”的快捷按钮都没有。
按常理分析,TEMU和淘宝的这种肯定更好一些,但设计和开发难度都更高。
淘宝这个设计得就不够细致,尤其是商品信息消失后又跳出来的效果,看起来挺奇怪的。
现在在手机上看商品详情页,三大电商基本都是先展示评论,然后是参数和详情图。
但在早些年,详情是放在前面的,想看评论的话,要么翻到底部,要么手动切换导航。
京东的PC端可能一直没大改版,所以继续保留着这个传统,把评论放到最后
。
亚马逊和虾皮也类似,只是规格放到了详情前面,评论也是在最后的。
评论应该往前放还是往后放?
以三大电商的内卷程度,如果评论放前面没好处的话,就不可能在手机端都这么设计。所以我相信TEMU和淘宝在PC端也这么干,应该是有充分的理由。
只是淘宝这个布局,看起来总觉得有点怪。可能是评论放太多了,让人困惑怎么还没翻到详情介绍。
而淘宝手机端只展示1条评论的方式,看上去就好很多。
TEMU这种能在一屏之内展示完的评论模块,看起来也比淘宝PC端那种好一些。
响应式布局
当浏览器不够宽的时候,淘宝PC端就放弃商品信息浮窗了,改成了和京东类似的吸顶按钮。这样下单的话,无法选型号的问题又回来了。
当浏览器过窄呢?淘宝用固定的页面宽度(下图的参数表格宽度没变),规避了响应式布局的问题
。
京东也采用了这种固定宽度的页面,这可以说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常规操作了——不想在PC端投入太多资源。
就连虾皮也这么干,不愧是国内有开发团队的,真是学到了精髓。
亚马逊和TEMU的响应式布局都做得很好,页面跟随浏览器窗口伸缩式,商品信息一直固定在右侧。
从复杂度来看,TEMU这个不论是设计还是开发难度都更高一些。
拼多多在国内没有网页版,但海外版TEMU的网站却花费很大的力气。
感觉淘宝现在想抢占拼多多在国内PC端的市场?
“这块你懒得做,那就给我就好好做吧”,有点这么个意思。
淘宝把拼多多通过TEMU在海外研究出的网站设计经验,给搬到了到了国内PC端。这招出口转内销,挺聪明啊。
只是同样的策略,淘宝运用得没有TEMU还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