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  ·  多地披露清退编外人员账本 ·  昨天  
人民日报  ·  情况紧急!G868次列车临停1分钟 ·  2 天前  
江南晚报  ·  全省首个!线上申报,15秒拿卡 ·  2 天前  
新华社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有何新进展? ·  4 天前  
澎湃新闻  ·  张效廉,被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用这样的姿势阅读江苏省国资委编著的《国企改革十大难题》:不焦虑、不煎熬!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0-11 11:04

正文



文/王海平(媒体工作者)(投稿)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前言:

国资改革纷繁复杂,识局君就不多言了。今天,我们想给各位读者推荐一本与国资改革相关的书。关于国资改革的书籍很多,但由一个省的国资委出的相关作品却相对较少。
 
我们要推荐的这本书由江苏省国资委课题组编著,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徐郭平任名誉主编,江苏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正宇为主编。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对识局作者起到些许作用,带来一些思考。
 
此书评由媒体人王海平先生操刀,在此表达感谢。文章内容不代表识局观点。



正文:
 
工作几年后,在旁听地方两会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面对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在各自领域献言建策的时候,一把手们在最后总结点评的时候总是大手一挥,非常深沉地说:李代表、刘委员,你提的这个建议很好,非常重要,我听了之后很受益,对我们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可是,当一把手们到另一个会场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口吻说同样的话:你说的这个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实际上每年的这个时候,领导都是这样说的。所以,在领导看来,下面反应上来的事情没有不重要的。对此,有当过一届以上的代表委员就对我说,所有的都重要,这意味着没有一个是重要的。
 
所以,当我看到刚刚出的新书《国企改革十大难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在国企改革“1+n”中能总结成这10个方面不容易,同时,这10个方面都很重要,因为已经搞了很多年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混改、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考核与薪酬、国有资产证券化、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创新能力、走出去,书中用30多个江苏各级国企的案例做了详细剖析,如汇鸿集团的整体上市案例,如规模最大的国信集团和交通集团的国有资产平台等。)
 
本书的编者之一问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我抓抓头皮说,除了下岗职工或者抓些个坏人外,我只记得某些省属集团改革后,财政拨款从之前的千万/年上升到了亿元/年,且每年不断增加,某银行动用外汇储备填充了大量不良等几个案例。
 
以前很多领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国有企业不改革是不行的,不改革就死路一条。在过去,这是口号,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正宇在《国企改革十大难题》中写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凡冠之以“改革”的头衔,必定难度极大,必定相当紧要。并且,国企改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丽事业,其复杂程度和难度超乎想象,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智慧和方法。比如,自从江苏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的12年,先后有9位副省长分管,其中还有两位两次在不同时间段分管。
 
目前各地的工作重心是围绕中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刚提出来的时候,我请教地方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他说,其实有两个关键因素:国企改革、产能过剩。
 
但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比如,在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量很大,尽管有过改革,但大家习惯性都说“10大省属外贸集团”。现在为啥要改革,理由很简单,因为现在进出口低迷了,市场需求下降了,僧多粥少,10大外贸集团就不赚钱了,得合并或者搞搞其他的。
 
如果你看现在的数据,会发现,这“10大”外贸集团的“外贸”早已经不是最赚钱的主业了。他们旗下有房地产、旅游、酒店、大金融等领域,这些赚钱比搞外贸多多了。比如,华泰集团从老城区搬迁到河西地区,也得自己再建一个高级酒店。如果按照国企改革的思路,是不应该建的,并且同类的产业是要合并的。但作为利润占到全部省属国企超过20%的大企业,华泰的信心更足,大家都支持。
 
所以,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基本上就是先在某个领域开放,允许民资进来,但是这个领域已经准备了充足的国有企业等你来竞争。
 
按照预算公开制度,江苏省级部门有103个。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常规性打交道的还不足1/3,我总体感觉上,国资委待人是比较真诚的,沟通上也比较顺利,也聊得很好,但是,往往无处着笔。
 
比如,江苏国企舜天船舶的破产,同时对几个主要领导送上了党纪国法。省国资委的一位党组成员对我说:对此事不了解。问其他负责同志,也都说不知道。如果你问国企改革的事情,他们会说:这个么,要等到上级的指示。或则说,改革么,得先看央企和发达地区怎么做,然后再学习落实。
 
以前有个省领导退休后写篇文章总结江苏的“三类改革”:有的在前,为全国探路;有的和中央同步,但更深入、细化;有的在后,保持谨慎。现在看来,国企改革应该属于“有的在后”。
 
所以,在过去的数年当中,我对省国资委的整体印象是:焦虑、煎熬。
 
一方面,国资委不能出问题,因为一出问题都是大问题。比如,《国企改革十大难题》书中提到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例”,其损失的货币单位都是“亿美元”。另一方面,凡是提到“国企改革”都必然和下岗职工联系起来。
 
当下关于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过,这相对于之前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在之前的调研中,某地级市城建集团的董事长对我说,“以前引进战略投资者,是针对的集团;现在搞混改,是主要针对集团下面的二三级等子公司、工具公司”。也就是说,这些发挥“工具”的公司,可有可无,是壁虎的尾巴--搞成功就在上面,搞不成功,断掉,还会再长出来,是否成功失败对整体没有任何影响。
 
由于参加了本书部分“讨论和调研”工作,我对《国企改革十大难题》提出的案例和解决方法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对国企管理者、国资委系统以及顶层设计者来说都值得参考和借鉴。比如,在“走出去”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本书就提供了不少案例,并提出了“不能让境外资产成为一笔糊涂账”。还有,为何有的国有企业上市10多年了,其市值几乎没有增长。
 
对国企改革,目前很难形成一个共识,但至少你要了解几个方向:在水电气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国有企业如何体现全民所有制?说好的高铁通了之后机票价格下降、服务提升的呢?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纪委书记相互的关系是什么,国企党委会和董事会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何重要的国企领导要由组织部任命?同为正厅级的厅长和国企董事长,他们之间拿的薪水有什么不同,组织上对他们的考核有什么不同;国有资产流失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大帽子?为什么中国吸引的外资都是国外的民营企业,而现在我们“一带一路”等战略中,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动作更大,更主动?
 
“应当有一个很高的历史站位来观察国有企业”,本书主编王正宇先生表示,要从保证党的长期执政角度、巩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角度、国民经济全局角度、中国宪法角度、中共领导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等“前提”去为“国企改革”寻医问药。
 
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徐郭平担任了本书的名誉主编,徐曾在国企担任过老总,并且担任过省辖市市长。在本书编写中,省国资委一改机关单位出书的老套路,邀请了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南京大学等机构一起出谋划策,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刘志彪为本书作序。在多次讨论和调研中,大家的争论也比较多,尤其是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上,本书序中对此有最新论述。我知道徐的另一个身份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以前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挂这个衔,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了。
 
目前,江苏分管国资工作的是副省长马秋林,马是从是省属国企的董事长直接担任副省长的,这在全国不多见,他熟悉实体经济和企业运行,对本书的编写有过指示。江苏国企规模总量全国前三,江苏国资改革能否继续“两个率先”,值得关注。



书名:《国企改革十大难题》
作者:江苏省国资委课题组
出版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定价:48元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