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鸿蒙技术社区
,回复
【鸿蒙】
送
价值
399元
的
鸿蒙智能小车
开发套件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还可以
免费下载
鸿蒙
入门资料
!
👇
扫码
立刻关注
👇
专注开源技术,共建鸿蒙生态
近期,“996”“007”超时加班、职场人“过劳”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
图片来自 Pexels
所谓“996”工作制是指劳动者每天早 9 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晚上 9 点,每周工作 6 天,且没有补贴或者加班费。
这种工作制度代表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但加班的不仅是互联网人,国内有不少企业单位都在进行着“996”的工作生活。
调查显示,国内近九成的职场人都难逃加班命运,其中,45.5% 的职场人每周加班两到三天,更有 24.7% 的人几乎每天在加班。
广受诟病的“996”工作制为什么会大行其道?政策和法律是否应该对其加以规制?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这种工作制度是已经违反我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制度,其实是被完全禁止的。”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表示,
较之加班现象的广泛性,其在某些行业普遍制度化和严重超时化,是最为人诟病、最具危害性的,应当引起足够关注。
李国华调研发现,从 2019 年到 2021 年,“996”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有的公司要求员工每月工作 380 小时以上,甚至远远高出 996 的每月 300 小时工作时间。现在在短视频、在线教育、出行、电商等领域,部分互联网企业,又开始推行‘大小周’工作制。”
“‘996’愈演愈烈有多重因素。”李国华分析指出,当前我国 996 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
虽然“996”显然违法,却鲜见这些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
一些企业明目张胆地在规章制度中规定,执行 996、大小周工时,工会面对企业的不敢谈、不愿谈,集体合同内容形同虚设,导致本应发挥作用的环节失灵。
作为高科技企业没有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价值,而是通过压榨员工降低成本谋求利益,不仅剥夺了员工的休息时间,也剥夺了整个社会的时间,对整体社会利益都将造成损失;在 “996” 被谴责后,资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扭曲正常价值观。
“‘996’既违反劳动法,更背离奋斗精神,其社会危害性不可小看。”李国华建议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对“996”、大小周问题的监管,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保障职工合理的工作时间。
这个提案一出,网友炸了,绝大多数的网友支持此提案,并表示劳动法形同虚设,内卷严重,资本家的驱动等等很多人对 996 早就看不惯了。
这项来自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的重磅建议,也被网友们称为「最接地气的建议」,瞬间冲上热搜第一:
当前,中国社会加班现象较为普遍,现在 996,大小周甚至 13 休 1 的工作制,无节制加班,俨然已经形成一股文化毒瘤。
一股无良规则,法律不管,劳动部门不监管,工会不负责,造成的后果就是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成为危害社会的发展的绊脚石。
年轻人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休息时间,就没有消费,人们不消费,国家经济运转就会出问题,现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刺激消费,但是没有娱乐休息时间,哪儿来的消费呢?
全行业内卷,会对整个社会的运转造成不良影响,人们长时间进行劳动得不到休息,那么健康势必也是一个大问题,全民亚健康已经是事实了,下一步怕是要全民浑身毛病了吧?医疗负担加重,社会保障体系又是一波严峻形势。
例如,近几年来频发的过劳死事件,这是 996 工作制的恶果。然而,一些互联网高管也以 996 工作制为傲,并四处宣传 996 工作制的好处。
殊不知,996 工作制虽然能够给员工带来更高的收入,但这是以牺牲员工健康为代价实现的。
在多起过劳死事件发生后,舆论已经开始指责 996 工作制的坏处。可是,很多企业继续推行 996 的工作制度,无视舆论监督。
明知违规还强制推行,这种利益至上的 996 工作制应该受到处罚。如果一味靠加班来提升利润,效率的价值如何体现?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奋斗,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保障职工休息,旗帜鲜明地反对畸形加班文化,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奋斗和休息,不可偏废。
因此,企业要自觉遵守劳动法,关爱员工;监管也必须亮出“牙齿”,对于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安排职工超时加班,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劳动者体面劳动,幸福生活。
最后给大家奉上 955 加班少的企业名单,如果有想要跳槽的朋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你支持对 996 工作制进行监管吗?欢迎底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