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读过唐诗,很可能经常读,
但可能你从未用英语朗读过唐诗,
这将让你错过一场美的盛宴!
四月初“习特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夫妇共同欣赏了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背诵《三字经》和唐诗《望庐山瀑布》。而早在去年11月,阿拉贝拉背诵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古风》的视频就在微博上疯传了好一阵子,浏览量破千万。不得不承认,阿拉贝拉凭借她超强的汉语水平赢得了许多中国网友的好感。
其实中国诗词文化早就已经走上了国际。在中美两国的外交史上,美国历届总统都很喜欢引用中国诗词,并且已成为不成文的惯例。
比如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在欢迎晚宴上,他举杯脱口而出:
“ Although were 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good neighbor.”
这句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里根这里引用唐诗想要表达中国美国虽然隔着太平洋,但是还是像邻近朋友一样。
再如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访华,曾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
“The monkeys who 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 stopping.”
这一句是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暗示中美关系将冲破重重阻力,破浪前行。
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莫过于唐诗,而英语又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外交用英文说唐诗,可以让两国领导人之间更亲近。
外国人学中文,可以从诗开始,而我们现在学英文,也可以从英译唐诗开始。为什么呢?
品味中国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韵味美,在唐诗里邂逅英文,于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的学习。
唐诗简洁而华丽。自唐朝(618-907)迄今,唐诗传诵于国内及海外华人已有1400余年。唐诗的翻译也有多种版本,但是这一次,香港大学副教授何中坚特别采用完全创新的手法,以英语去重塑唐诗的美态。既保留唐诗动人的特质,同时又忠实地译出其原意。其独特之处在于英译诗篇与原诗以同样的方式押韵,以达到英译本如同原诗一样优美、音韵和谐、悦耳。
唐诗韵律和谐,有极佳的音乐感。因而无论是读、吟或听起来都教人觉得舒服。在过去的6年里,何中坚费尽心思,用英语为这203首唐诗重塑当时的场景,或捕捉古代诗人的思想与情操,或传达一个信息,或表达一份激情。
“我做此项创新的翻译尝试,是因为我对中国文学的热爱,以及我渴望向全世界,特别是向我国年轻的一代,展示唐诗的美妙传神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兴趣。我对中国文学的爱好,一半来自我母亲的遗传,一半仰赖于后天的培养。我母亲热爱中国文学。从小她就教我念、背古文和古诗及如何欣赏诗文的内涵。我当时年纪小而未能完全明白,却每每为里面的故事所感动。后来发现,当日的教导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谢谢我挚爱的母亲,直到今天我仍然可以背出好几篇颇长的古文、古诗。
当今年轻的一代英语水平比较高。可惜的是,其中一些喜欢文学的人往往被唐诗里艰深的词语、隐喻和典故吓住。我认为一本简浅、明易而创新的英语译本,可能会吸引他们去接触传统中国文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及欣赏,我在一些诗的下面加上脚注,去解释一些典故、隐喻、传说、风俗、地点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等。”
我们来看一下,究竟作者怎样用简浅、明易而创新的英语表达唐诗之美。
月下独酌 – 李白(701-76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Li Bai (7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