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镜清进入《西游记》剧组总揽配乐工作前,曾有七位作曲家尝试写过一集一集的配乐,但最终都被否决,于是时任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音乐设计的许镜清被推荐了过来。
录《欢乐的花果山》这段音乐时许镜清用到了电吉他、电贝斯、木琴和合成器,这些声音恰巧被导演杨洁听到,她很高兴也很确定,认为这个人的音乐就是《西游记》的音乐。
1983-1987
,耗时四年时间,许镜清为《西游记》创作了 15 首插曲和上百段配乐,一个人撑起了整部剧的音乐。
片头曲《云宫迅音》因开创了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被称作“中国电子音乐第一曲”。
这首歌没有唱词,只有一个像是从遥远仙境传来的天籁女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十分大胆。自谦不懂电声的许镜清在配乐过程中用一台名叫“DX7”的初代电子合成器,为刻画孙悟空掌握七十二变,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猪八戒背媳妇》中,许镜清将常在过门时使用的板胡作为主旋律,加入扬琴、响板、锣鼓、架子鼓、大管等民乐与西洋乐器,奏出了东北二人转式的地方味道,板胡的滑音自带一种滑稽诙谐的特效,活泼可爱的气氛油然而生,让人感觉“这就是猪八戒啊”。
《三星洞学艺》则以古典曲风结合竹笛、打击乐,简单而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孙悟空与众师兄弟习武的画面。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文学以及影视界写下了划时代的宏伟史诗,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与角色形象已深刻地印在读者观众的记忆中,而《电视剧〈西游记〉精选原声音乐专辑》以丰富的音乐体裁生动描述着西天取经途中的一幕幕场景,载歌载舞的宫廷曲风凸显天庭的热闹非凡,诙谐趣味的合成器采样与东方民俗乐器相互交融,管弦乐队的深入浅出勾勒出途中困苦惊险。原声带在制造反差与跨界演绎中还原了这部经典文学巨著的原貌,让听众沉浸式地体验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起承转合,回忆起经典场景的同时,也能以新的视角去品味那些刻在回忆中却超越时代的精彩声音。
以上引自 Apple Music 专辑《电视剧《西游记》精选原声音乐专辑》的文字介绍。
今天戴上耳机,重听儿时在电视机上已经听过无数遍的西游记经典配乐曲目,得益更高质量的音源加上更好的收听设备,让我在听的时候有一种如此熟悉但又陌生的感觉,也获得了一些新的体验。
作为一名非常业余的音乐爱好者,说说我听这张专辑中一些曲目的感受吧。
《云宫迅音》的编曲有多牛X不需多言,听就知道了。《猪八戒背媳妇》开头以婉转的小提琴独奏引入,然后
突然间
熟悉的旋律被用中国民族弦乐和打击乐带出来,把猪八戒背媳妇的喜感桥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少量电子合成器的加入更是曾添了些许神话的迷幻感。听《仙鹤舞》的时候,我全程脑袋在跟着节奏摇摆,西方电子合成器和中国古典琵琶的声音怎能融合得如此好听。听《天竺公主》2:45 后的这部份我非常喜欢,电子合成器+和声真的太好听了!《欢乐的花果山》真的一听就让人开心啊!《白骨精舞》真的听得我毛骨悚然,这编曲放到现在也是十分大胆、超前。专辑以一首《心经》收尾。始于大闹天宫,终于立地成佛。
听完之后只想说,许老太牛了!感谢杨导!
也强烈建议大家用你手上最好的聆听设备去感受。
戳👇阅读原文就可以跳转Apple Music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