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卢骁,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例。
病人52岁,拉肚子,她在家上吐下泻一天,遭不住才到医院。
刚开始,病人自己没当回事,在医院吊完点滴,觉得症状减轻了一些,就急切地想出院。
可看到她的检查单子,医生迅速把她强留下来。
医学上有一个叫白介素6的炎症指标,正常人是20左右。
这个病人的值,高达23万!
整个晚上,医生都在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但过了一个晚上,意外发生了。
病人的血压突然间掉了下去,所有的炎症指标爆表,脏器功能迅速衰竭……
表面上这是一种“毛骨悚然”,其实冥冥中却是一种“必然”。
每次子女说她,她就哭诉自己以前过得多辛苦,到老了还被儿女嫌弃。
急诊医生卢骁说,这种因为吃剩饭菜引发的肠源性感染,死亡率很高,要抢救回来,差不多要花50万。
节省了一辈子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竟然要花50万,这是自己吃几辈子剩饭剩菜都节省不下来的钱。
悲痛欲绝的儿女,后悔自己没能更坚决地阻止母亲吃剩菜的行为。
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留下沉重的债务,让孩子咬牙承担。
我们这一代父母,因为经历过几十年的苦日子,很容易把一种“贫困基因”刻在自己的骨子里面,怎么改都改不掉。
舍不得花钱,生病能扛就扛,直到病情更严重花掉更多的钱。
一旦你反驳,他们就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处处给你上课。
你让他们别吃剩饭菜,他们会说“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吃死”。
你让他们注意身体,生病就要看医生,他们说“几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也没出事”。
抢救了四五天,毫无起色,家里一些人开始劝她放弃,觉得这是白白把钱往里搭。
她倾尽自己的能力,坚持了100天,花了上百万医疗费,父亲这条命才救回来。
如果换到一个普通家庭,他的顽固不化,会不会拖死自己,也拖惨了儿女?
而她的母亲,因为多年的贫困记忆,养成了吃剩菜的习惯,屡劝不听。
哪怕父亲的教训就摆在眼前,母亲也总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父母的固执,他们落后的观念,导致最终负担成本的,是儿女。
她开始明白,父母变得这样,是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和根深蒂固的观点造成的。
不是她的父母有这样的问题,而是这一代父母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她以事情为中心,不再带入个人情绪,尽量去处理父母这些事情。
处理得了就处理,处理不了,就只能尊重她们的命运了。
她说:
放下渡人情结,尊重各自命运,也包括自己的父母。
你改变不了父母顽固的认知,就只能改变自己,不去背负他们的命运。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他们的祭品。
“你爸爸今天惹得我太生气了,我真是瞎了眼才跟他结婚!”
不能表现出任何一点敷衍和不耐烦,否则,老人就会在电话那头声泪俱下:
“生你养你这么辛苦有什么用?现在这么没良心,白眼狼!”
非要闹到女儿道歉,轻声细语安慰大半个小时,这事才算完。
她害怕接妈妈电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朋友就像被吸干元气的行尸走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可她知道,只要自己大哭大闹,儿女就会顺从她的意愿,呵护她,安慰她。
所以她心安理得,对孩子进行情绪绑架,当一个精神上的巨婴,依附在子女身上。
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感到愧疚,永远都在对父母身怀歉意。
很多人一辈子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背负着父母的人生,如履薄冰。
不会的,没有你,他们还会陷入另外一种一地鸡毛里面。
你只不过是恰好成为他们生活不如意的完美挡箭牌而已。
对于父母的恩情,我们该报答肯定要报答,但是切忌不要过多背负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人生很重要的一大课题就是,要学会去和父母做切割和分离。
博主王慧玲说,从出生那刻,她就不被期待,因为自己是个女孩。
她曾努力想自救,可每一次,感觉自己要靠近一点点光明了,又被母亲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