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顽主杯实盘大赛  ·  大娃封神一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急诊医生讲述50万“天价饭”事件:有的命运,你真背不起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3-08 12:21

正文





急诊医生卢骁,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例。


病人52岁,拉肚子,她在家上吐下泻一天,遭不住才到医院。


刚开始,病人自己没当回事,在医院吊完点滴,觉得症状减轻了一些,就急切地想出院。


可看到她的检查单子,医生迅速把她强留下来。


医学上有一个叫白介素6的炎症指标,正常人是20左右。


这个病人的值,高达23万!



整个晚上,医生都在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但过了一个晚上,意外发生了。

病人的血压突然间掉了下去,所有的炎症指标爆表,脏器功能迅速衰竭……

医生也回天乏术。

一次拉肚子,竟然去了一条命,令人毛骨悚然。

表面上这是一种“毛骨悚然”,其实冥冥中却是一种“必然”。

医生检查她生前的饮食,发现竟是由剩饭剩菜引起。

她常年吃剩饭剩菜,不管儿女怎么劝说,根本不听。

每次子女说她,她就哭诉自己以前过得多辛苦,到老了还被儿女嫌弃。

子女自然不敢再忤逆她,就只能由着她吃。

直到最后一次,她把自己的命都葬送了。

急诊医生卢骁说,这种因为吃剩饭菜引发的肠源性感染,死亡率很高,要抢救回来,差不多要花50万。

节省了一辈子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竟然要花50万,这是自己吃几辈子剩饭剩菜都节省不下来的钱。

悲痛欲绝的儿女,后悔自己没能更坚决地阻止母亲吃剩菜的行为。

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留下沉重的债务,让孩子咬牙承担。

这个案例看完,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这一代父母,因为经历过几十年的苦日子,很容易把一种“贫困基因”刻在自己的骨子里面,怎么改都改不掉。

有好的东西舍不得吃,一定要等到坏了再去吃。

剩饭剩菜无论炒多少遍,只要没吃完就能一直吃。

舍不得花钱,生病能扛就扛,直到病情更严重花掉更多的钱。

在他们的意识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一旦你反驳,他们就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处处给你上课。

你让他们别吃剩饭菜,他们会说“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吃死”。

你让他们注意身体,生病就要看医生,他们说“几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也没出事”。

他们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不肯出来。

直到最后酿成恶果,可最后承担这一切的,还是子女。


社会学学者朱虹说过她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父亲年纪大了,却从不体检,她劝说也根本不听。

一次病倒,直接脑梗,送进ICU抢救。

抢救了四五天,毫无起色,家里一些人开始劝她放弃,觉得这是白白把钱往里搭。

她倾尽自己的能力,坚持了100天,花了上百万医疗费,父亲这条命才救回来。

她的父亲是幸运的,因为女儿有钱给他治病。

如果换到一个普通家庭,他的顽固不化,会不会拖死自己,也拖惨了儿女?

而她的母亲,因为多年的贫困记忆,养成了吃剩菜的习惯,屡劝不听。

哪怕父亲的教训就摆在眼前,母亲也总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若真有什么意外,谁来买单?

她觉得心疼,也觉得无比心累,痛苦。

父母的固执,他们落后的观念,导致最终负担成本的,是儿女。


怎么办?

首先学会去理解。

她开始明白,父母变得这样,是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和根深蒂固的观点造成的。

不是她的父母有这样的问题,而是这一代父母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然后试着去切割。

她以事情为中心,不再带入个人情绪,尽量去处理父母这些事情。

处理得了就处理,处理不了,就只能尊重她们的命运了。

她说: 放下渡人情结,尊重各自命运,也包括自己的父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 谁痛苦,谁改变。

你改变不了父母顽固的认知,就只能改变自己,不去背负他们的命运。

正如那句话所说:

你不能改变你的父亲,也不能为你的母亲负责。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他们的祭品。


作者@江北说过她朋友的故事。

她妈妈每天给女儿打一小时以上的电话,永远都在说:

“我过得不好,都是当初因为你没有离婚!”

“你爸爸今天惹得我太生气了,我真是瞎了眼才跟他结婚!”

“今天身体不舒服,不想吃饭也不想动。”

明明每次带去检查,身体都很健康,但她就是要念叨。

不能表现出任何一点敷衍和不耐烦,否则,老人就会在电话那头声泪俱下:

“生你养你这么辛苦有什么用?现在这么没良心,白眼狼!”

非要闹到女儿道歉,轻声细语安慰大半个小时,这事才算完。

下一次,继续循环。

她害怕接妈妈电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朋友就像被吸干元气的行尸走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母亲把自己的命运背负到了女儿身上。

养孩子确实很辛苦,可这份辛苦,是她的丈夫造成的。

可她知道,只要自己大哭大闹,儿女就会顺从她的意愿,呵护她,安慰她。

所以她心安理得,对孩子进行情绪绑架,当一个精神上的巨婴,依附在子女身上。

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几句话:

“都是因为你我才过得不好,不然我早就离开了。”

“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我为你牺牲那么多,你不争气对得起我吗?”

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感到愧疚,永远都在对父母身怀歉意。

于是我们常将父母的快乐、幸福,当成自己的责任。

他们过得苦,会认为是自己没出息。

他们婚姻不幸,就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很多人一辈子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背负着父母的人生,如履薄冰。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

没有你,母亲就真的会幸福吗?

没有你,父亲就真的能轻松吗?

不会的,没有你,他们还会陷入另外一种一地鸡毛里面。

你只不过是恰好成为他们生活不如意的完美挡箭牌而已。

对于父母的恩情,我们该报答肯定要报答,但是切忌不要过多背负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人生很重要的一大课题就是,要学会去和父母做切割和分离。

博主王慧玲说,从出生那刻,她就不被期待,因为自己是个女孩。

成年后,每次接到母亲的电话,不是要钱,就是痛哭。

母亲说,自己的人生被她毁了,为什么她不是个男孩。

她曾努力想自救,可每一次,感觉自己要靠近一点点光明了,又被母亲拉下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