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Lens杂志
(微信公号ID:Lensmagazine)
授权转载。
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
探求生活价值、
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第一份工作将决定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请选第一个老板,不要选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请干足5年。”
当诸如此类的忠言不断出现,
面对第一份职业,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然后,开始步入职场,
又有什么样的遭遇和感受?
是像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中,
被前辈职场人一遍遍吐槽数落:
宽松世代的人就是不行啊。
还是如《未生》中,
新人张克莱面对职场残酷时的自我打气:
无论我多早迎接这清晨,
在路上都会有人在,
我以为别人还在梦乡,
但无论什么时候,
这个世界都比我快一步。
想想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是充满了新鲜的挑战,
还是被当头一棒打出挫败,
唯恐避之不及?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名人
,
也是从第一份“奇怪”的工作
开始成长起来的。
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
布拉德·彼特
当年大学毕业时,
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表演天赋,
连他自己也没想过,
有一天要干表演这一行。
他的的第一份工作,
是在餐厅门口,
穿着厚重的道具服扮成“火鸡”的样子,
蹦蹦跳跳地向顾客派发传单,
以此引起顾客的注意。
有时候他还为脱衣舞娘当司机。
“那时候我要穿着厚厚的道具服,
扮成兴致勃勃的样子向路人招手”。
布莱德·彼特回忆说:
“但不少人却以粗言秽语回敬我。”
说不定他的表演天分,
就是那个时候给发掘出来的。
第五任007
皮尔斯·布洛斯南
,
第一份工作竟是当喷火的杂耍人。
当时他很想晋身演艺圈,
相貌英俊但运气不佳,
因此只能在杂技团里当喷火艺人,
他出名后有小报披露这段陈年往事,
布洛斯南坦然地说:
“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干每一份我能找到的工作,
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约翰·德普
在成名之前也做过各种工作,
其中一份是电话推销员,
主要卖笔。他回忆说:
“你给一堆陌生人打电话,
然后说‘嗨,最近怎么样?’
接着你会随便编一个名字,
比如‘嘿,我是加州的爱德华·夸特梅因’
……你承诺他们很多东西,只要他们愿意买一支笔。
那感觉挺糟糕的。
电话可以说是我表演的启蒙老师,
每天我都要和不同的男女、
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态度打交道,
我学会了无限度的忍耐,
这让我很能适应好莱坞是那一套。
”
昆丁·塔伦蒂诺
高中退学后,
在一家成人电影院中打工。
但他在步入导演之路之前最为人所知的工作,
是加州曼哈顿海滩的录像带租赁店里的店员。
奇怪录像带和怪咖店员,
这个搭配是不是很“昆丁”?
据说他看了有两万多部的电影,
还经常给顾客推荐电影,
由此还聚集了一些和他差不多的影迷,
和顾客们整天讨论电影。
他和在同一录像店打工的罗杰·艾瓦里
成为他日后的工作伙伴。
之后昆丁还参加了演员培训班,
开始尝试写剧本。
昆汀说:
“
人们问我可曾进过电影学院,
我说没有,我是直接进入了电影。
”
昆丁鬼才风格的形成,
不知道与这段打工的经历有没有直接关系,
但无疑这段经历,
让他领会了众多电影知识和技法,
开拓了对电影的认识。
北野武
曾做过小混混,
清洁工和电梯工。
在私自退学后,北野武跑到了浅草区的剧场,
先是在剧场当电梯人员,
每日来回擦拭楼梯和电梯,
引领客人入场。据说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
甚至向流浪汉借钱买饭,
还被流浪汉追着要债。
在荻本钦一的师傅深见千三郎的门下学习掌故,
传承了痛贬伪善者的艺风,
第二年,他有机会结识了演员兼子二郎,
组成相声搭档Two Beats。
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北野武说,
浅草是他人生真正的学校。
时尚界的老佛爷,
卡尔·拉格斐
,
一开始也是从实习生做起的,
Pierre Balmain是他第一家实习的公司。
他说
“对我而言,没有人是高人一等的。
公司中每个人都很重要,
CEO和清洁女工同样重要。”
时尚大师
皮尔·卡丹
,
在刚满14岁时就放弃了学业,
到当地的一家小裁缝店去当学徒工。
卡丹很快博得店老板的赏识,
并主动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卡丹。
两年后,卡丹已经跳出师傅的手艺和设计水平,
而开始注意市面的一些流行款式,
到了第三年,卡丹开始计一些新颖的服装式样,
博得老板家小姐的青睐。
皮尔·卡丹对各种新鲜款式的服装进行不懈地模仿和创新,
终于有一天,他可以迈进了巴黎的大门,
以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
“我是从头到尾学这个行业的。
我喜欢把一件衣服从头到尾地完成,
从画图、剪裁、缝合、试样,直到销售。
工作使我愉快,休息使我烦恼。
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
如果需要设计两年的服装,
我就专心致志,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