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记录一段历史,一腔情怀续写三代传承。
火车,中国当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回家过年,他乡求学,外出旅行……
车厢内不仅是奔波的身体,还有人们内心复杂的情愫。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以蒸汽火车为主,那时的火车靠加煤提速,时速也只有40多公里。
进入90年代,蒸汽火车被内燃机、电力机取代,车内环境舒适了许多,时速也提到了90公里。
21世纪,动车、高铁开始普遍,绿皮车成为“稀罕物”,再远的距离,朝发夕至也不是幻想。
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有一个因火车而结缘的家庭。一家15口人中,11人在铁路工作。
82岁的老人张述明,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也是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
张大爷1953年参加工作,驾驶从哈尔滨到长春的蒸汽机车。
当时火车的时速只有40公里,200多公里的距离就要行驶7—8个小时。
那个时候,蒸汽火车运行很不稳定,驾驶难度也非常大,转弯的地方要格外小心,所有制动全靠人力。
车头中有个叫“司炉”的岗位,从哈尔滨到长春要烧4—5吨煤,全靠司炉一锹一锹地往锅炉里加煤。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
——这是扎根在张大爷内心深处的口号。
由于驾驶室三面透风,加之蒸汽机车噪音大,张大爷要大声呼喊这句口号,提示自己时刻注意安全。
张大爷最喜欢吃长春的熏肉大饼,由于行车时间长,每次只能到长春吃,却不能带回家中。
张大爷的儿子叫张光伟,也是一名火车司机,不过,比张大爷先进的是,张光伟驾驶的是内燃火车。
张光伟1985年参加工作,正赶上中国火车更新换代,内燃机替代了蒸汽机,时速涨到了90公里,从长春到哈尔滨的时间缩短到了3个小时。
老司机张大爷羡慕儿子的工作,不仅工作环境好,火车驾驶起来也省力。
用当时的话来形容:
“一壶水两盒饭,机械间转一转。”
但是张光伟却说:
车速越快,瞭望就越重要,慢了几秒,就有可能危及人们的安全。
34岁的郑海超是张大爷的外孙,和父辈们一样,郑海超也是一名火车司机,不过比父辈们更先进的是,郑海超驾驶的是高铁。
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高铁时长57分钟,郑海超给姥爷带的熏肉大饼真的热乎!
一家三代,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在车轮上飞速奔跑。
一组数据对比证明中国铁路的发展:
对于张家三代火车司机来说,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作为一名火车司机,心里要时刻谨记16个字: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
如今,铁路连接了全国各地,拉近了距离,也节省了时间。
也许未来还会继续提速,人们出行也会更加方便,请忠心感谢:
那些为了铁路发展和旅客安全
默默付出的人们!
▶除了半天假,女同胞们还有这么多专属权益!
▶不当过知青做过学霸,仅用19年从科员到副部长,这是王毅的故事…
▶很喜欢两个故事:《改变》和《上路》
销售兵法(xiaoshoubf)
你挣的钱能让你挺起腰杆吗?
你知道怎么让业绩飙升吗?
你知道怎么让客户心动吗?
如果你想知道,就关注销售兵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人》
责任编辑:闫欢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