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聊起的《城中之城》,表舅刷到第八集了,也就是男一号,于和伟扮演的对公副行长,未能如愿晋升上海分行行长,而是被空降来的人,顶了位子。
第八集里,还有个蛮有意思的桥段,是主角之一,审计部的苗主任,和离婚后赴美工作的前妻,一起吃饭。
前妻揶揄他,“大金融时代,所有人都盯着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干啥都能赚大钱,就你,偏偏死守着什么
审计
的岗位。”
其实,前妻倒不是剧里嘴最毒的,这个苗主任,刚出场的时候,去参加意外去世的一把手行长的葬礼,结果门口签到的小朋友不认识他,给拦住了,分行的领导呵斥了小朋友一句:
“审计部的苗主任你都不认识吗?!”
结果人走远了,小朋友坐下来,嘟囔了一句:
“
审计部的,谁要认识...
”
全体审计条线老师,受到一万点伤害。
话说回来。
被前妻讽刺后,苗主任,不卑不亢,说出了一段,堪称全剧“剧眼”的话,这也是表舅在《
金融行业要打扫屋子?
》
里,给大家表达过的,此剧潜在的政治背景和主张。
苗主任说:
“物极必反。”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其实很多危险的苗头,已经显现出来了,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嘛。”
“现在
监管越来越严谨,缩紧政策,防微杜渐
,我跟你说我这个小审计,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
......
帮大家普及个小知识。
大家看电视剧里,这个苗主任出场,任凭你是分行行长、副行长,都是不卑不吭的,大有天王老子,我该查还是得查的气势。
这里,有两个背景。
一是工作职级。大家看,这个电视剧发生的背景,是上海分行,但苗主任所在的部门,叫
华东审计部
,也就是说,大概率管着华东三省一市等地区,按照总行的职级来看,华东审计部的一把手,至少得是总行副总经理级别的,也就是和分行的副行长平级。
二是条线管理的模式。虽然,大家都在上海分行办公,但事实上,华东审计部,属于总行条线垂直管理的派出部门,
人权、事权、财权
,都归总行统一管理,和分行没任何关系,这才能更好地行使,审计的第三道防线的职责。换句话说,我华东审计部主任说你上海分行行长,这笔报销有问题,你也没办法年底考核的时候给我穿小鞋。
.....
.
而说到条线的垂直管理机制,这种加强“中央”集权,免受“地方”干扰的模式,在
我国,其实非常普遍。
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下,包括,海关、税务、审计、环保、安监、工商管理、药监在内,都是直接受国家部委、总局、总署的直接领导和管理,最大程度地,
确保管理的独立性
。
而在金融领域,也是如此。
我们的地方央行、地方金管局(原来的银监局、保监局)、地方证监局,都是接受中央部委的统一管理,人、事、财权,都在中央。
但是在过去,我们的地方监管,其实
既当爹、又当妈
,既行使着监管的职责,又不可避免地,担负着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功能,而根据全球的历史规律,当一个监管机构,既要严监管、又要求发展的时候,往往天平会像发展的方向倾斜,最终,可能会酝酿更大的风险。
而从去年开始,整体金融监管的思路,就是一条,大家记住,
监管姓“监”,不姓“发”
,记住这一条,就几乎可以明白所有去年年底开始,一系列法规的出台背景和目的。
比
如,我们周末提到的,国九条,见这篇,《
国九条来了,给个人的7条投资建议
》。
国九条,是为了促发展吗?
错,国九条,是为了严监管。
人家标题都写了,《关于
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换句话说,国九条,是为了,在严格监管,打好政策补丁,不让坏人钻空子的基础上,边走边改革。
而监管的核心之一,便是约束地方政府,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确保监管的独立性,从严格IPO审查、落地退市制度、强制引导分红、严打违规减持,莫不如此,这便是电视剧里,苗主任说的。
“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其实很多危险的苗头,已经显现出来了,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嘛,
现在监管越来越严谨,缩紧政策,防微杜渐。”
......
具体看今天的市场,表舅周末给大家的几条个人投资建议,继续坚持。
“第一,不要幻想,国九条能带来牛市,市场的机会,暂时来看,依然是结构性的。”
嗯,今天,市场看起来涨得很好,但其实,4000只股票下跌,仅1000只股票上涨,非常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且沪深300、上证50等ETF,早盘就出现明显的申购资金异动,有明显的护盘动作,包括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也是如此,拉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就是“中字头”的票。
而说到结构性的机会,今年,除了上游能源,表舅最看好的,就是“出海概念”,昨天写的
宇通客车
(今天暴涨近7个点,年内快80个点了),堪称典中典,后面会慢慢讲,用几篇深度。
“第二,严肃、认真、全面地,迎接「红利」投资的大时代。”
表舅在《
万字长文,保险为什么还在配红利
》里,和大家重点提过,
“长期的低利率,会凸显高股息、经营质量优质的股票的性价比,这会引起资金的追逐,而不仅仅是避险的逻辑,特别是
央企、能源方向的高股息
,更有产业底层逻辑的配套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