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余晟以为
我是这么以为的,当然你也可以那么以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少数派  ·  普通版 iPhone ... ·  4 天前  
购机帮你评  ·  近期购机问题解答:喜欢摄影,5000元以内选 ... ·  6 天前  
购机帮你评  ·  近期购机问题解答:喜欢摄影,5000元以内选 ... ·  6 天前  
Datawhale  ·  苹果退出投资!OpenAI高管震荡内幕:CE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余晟以为

活着也可以不为了改变世界

余晟以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14 21:03

正文

图片摄于北海公园,远处是景山。


我出生在湖南,我的方言说得还算地道,至少发音和用词都在一般水平之上。但是,我不只一次听到别人说:你是不是北方人?为什么你讲普通话听不出来口音?每次我都只能回答:觉得某个地方的人讲话就一定要有某种口音,这种现象有个专门的名次,叫“刻板印象”。

对于在南方长大,方言又和普通话迥异的孩子来说,如何能把普通话说到没有口音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有什么好办法,我的办法来自机缘。

人能不能记住自己三岁时候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我似乎记得很清楚。三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出差。在火车上遇到人家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当时只会说方言,说了好几次人家也不明白。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世界上的人说话是不一样的。后来我总能像看电影一样复原那个不断重复自己名字的片段,之前和之后完则完全没有印象了。据我妈说,那次去北方呆了几个月,回来就说一口的普通话,把家里的语言也“改造”成了普通话。

我曾在北方生活多年,会有很多人特别在意别人的口音,开玩笑甚至嘲笑其他人的普通话不标准。虽然我通常无缘这种遭遇,但从没有因此庆幸,也没有动力去刻意学习某些“地道”的口音,因为口音本没有也不该有这么重的份量。对我来说,口音这回事,更大的价值并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在我很小就明白,外面的世界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然后只能坦然面对。

小时候父母出差经常带我去全国各地。我家在湖南株洲,是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往东南西北的铁路在这里交汇,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不管去哪里,买张火车票就可以到,从来没有“转车”的概念。后来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我想的要大,转车通常是一种必然选择。追溯起来,一百多年前谭嗣同大呼“京广铁路过湖南有十大好处,走江西有十大弊端”,影响持续到今天,但谭嗣同未必真懂经济和建设,这或许只是一种机缘。

同样,因为我父母都是理工科大学生,小时候我还坚定的认为,小学、中学、大学是条坦途。家长总是要对孩子很严格,卡紧零花钱,多买益智玩具和书籍。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同学的父母有工人、有做生意的、有当干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各有不同。即便父母是大学生,这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只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

小时候春游,我们常去的地方就是:韶山毛主席故居、宁乡刘主席故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安源煤矿革命旧址…… 我也一度以为全国到处都是革命旧址,春游是和爱国主义教育总是重叠的。后来才发现,原来革命旧址只是革命的一部分,革命又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春游原来可以有远远更丰富的体验。

更要命的是,以前我一直接受的教育是湖南人有血性,“敢为天下先”,并因此常常有些自豪,没想过自己真正有多少自豪的资本。后来才知道,我省的人文历史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辉煌,近代更是因为保守号称“中国的铁门”,乃是传教士最后一个进入的省份。而传教士一经进入,老百姓西化起来又丝毫不比其它省份慢。很大程度上,正是这样浓烈的“自卑-自负”情绪,才造就了近代史“湖南独特性”的神话,才感召了大批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裴士鋒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和张朋园的《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

对我来说,“颠覆”伴随着我的成长历程,已经习以为常了。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很多人都经历过被颠覆的过程。

看看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对小时候、对故乡的认识已经被完全颠覆了。说起自己成长的环境,说起自己成长的经历,多半是充满了鄙夷和不堪。与此相对的,一旦说起北上广深的生活,说起为时尚热捧的种种习惯和潮流,必然是充满了赞叹和羡慕。他们在“文明”的世界里沉浸越久,就可以越发坚定地、用越发精致巧妙的笔调谈论一个世界的先进和另一个世界的不堪。

你有没有感觉哪里有点问题?放在中国或许还能说得过去,但是放眼世界就会看出问题。

最近我读完了麦尔(麦克尔·麦尔,中文名“梅英东”)的《东北游记》,更确信这一点。我曾经在东北生活过四年,也游历了不少地方。那里的气候、环境、习惯、作风,甚至是东北话,如今依然印象深刻。所以读《东北游记》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加上麦尔之前查阅了大量关于东北的历史资料,以及行文中精妙的文字节奏感,整部书读起来就更加惬意。

当然更让我感兴趣的是麦尔去东北的动机。一个明尼苏达州的老外,因为支教来到了中国,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住了多年,然后搬去东北吉林省吉林市下边的一个村子(“荒地村”,听听这名字)。他有什么目的?目的很简单,只为了体验妻子成长的环境,了解“娘家人”(主要是三姨、三姨父、三舅)的生活。

既然目的自然而单纯,麦尔完全没有常见的“文明对落后”的鄙夷或者是刻意同情,反而充满了探究的好奇。三姨喜欢种花,把花种在路边纯粹是爱好;三舅每天早上去江上打鱼,会给麦尔烧炕。麦尔看到荒地村远处的山峦,想起在明尼苏达的家乡——大概,从小在这样地方的人,长大了特别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书里,你看到无非还是普通人的生活,只是多了一份来自不同视角的解读和理解,以及对作者自己生活经历的比照。谈得更多的是差异,不是差距。也正是这些“差异”,让我们倍感亲切和细腻。我想,眼里世界只有黑白两色的人,是断然写不出也欣赏不了这样文字的。

我喜欢这本书还有一个个人原因,就是我尤其厌恶时下流行的那种千篇一律、毫无调查、故弄玄虚、却感言之凿凿的所谓“文章”。我在东北有很多朋友,在南方也有很多东北朋友,如果你抛去“东北人”的刻板印象,抱着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和他们打交道,才会看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他们的问题,也看到自己的问题。

或许还是我的经历中被颠覆得太多,不但颠覆了对“落后”地区的看法,对“先进”地区的认识也照样被颠覆,乃至对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同样会被颠覆,很多方面甚至颠来倒去好多回。最终结果,不是单调但充满矛盾的世界,而是立体但充满细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差异,但没有那么多差距。在这样的世界里,你没有那么多关于身份和进步的焦虑。

我知道很多对身份和进步焦虑的年轻人,都笃信一句口号:“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没错,它很有力,但有力的口号未必正确。改变世界的前提是充分认识世界,但你身边嚷嚷着“改变世界”的人有几个做到了呢?反正就我所见,许多人倒是在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中被世界改变了,再也没有了“改变世界”的气概。这其实是好事,认识世界本来就不那么容易,所以活着的目的可以不是改变世界,单纯“认识世界”,也是很不错的目的。

今天是母亲节,你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是不是笃信那句著名的口号“父母皆祸害”?在我身边,确实有人成年后与自己的父母形同水火,但同样有很多人与父母保持了健康的关系。只是,后者确实很少写搬弄是非的夸张文章,大多在安心享受自己的幸福。如果你不认识这样的人,你大概会坚信“父母皆祸害”,甚至根本想不到可能被颠覆?


天天用英语是由李笑来老师总监制的实用英语日播栏目每天从英美主流媒体选取文章陪伴大伙一小时英语。推出至今已经聚集了超过1万名英语学习者。

天天用英语的出品方艾德睿智(EDUISE)成立于2006由长期从事英语教育培训的李笑来先生和熊莹女士曾任新东方国外部主任新航道集团学习中心事业部总监共同创办。

目前天天用英语的用户和业务增长迅猛急需靠谱的Node.JS开发人员地点北京。有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体面的薪资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