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玄鸟书屋
玄鸟书屋关注阅读、教育、国学、历史、社会现实和人生思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消费价值地图,美护产业链跟踪:上美股份、珀莱 ... ·  15 小时前  
心禅道  ·  投资#790 ...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790 ... ·  昨天  
六里投资报  ·  景林、但斌300亿持仓披露:东方港湾All ... ·  昨天  
六里投资报  ·  景林、但斌300亿持仓披露:东方港湾All ... ·  昨天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  昨天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玄鸟书屋

《孔乙己》:不动声色的零度叙事

玄鸟书屋  · 公众号  ·  · 2024-03-27 17:21

正文

《孔乙己》是鲁迅自认为技术上最为圆熟的小说。下面我就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看这部作品在技术上到底有多么完美。

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这第一段酒店格局和顾客状况的交待很重要,因为它按照经济实力和阶层区分了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两类人,短衣帮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坐着喝酒。短衣帮乃贫贱之劳工阶层,穿长衫的则是富贵的上流阶层。这就为孔乙己无法归类的独特性提供了场景性铺垫。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唯一的例外是孔乙己,他是站着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站着喝酒而言,他属于短衣帮这一类贫贱者;然就穿长衫而言,他又似乎属于富贵的上流阶层。他成了蝙蝠般跨界的两栖物种,因无法被归类而显得非常另类,然而这只是假象。因为世俗价值观标准永远只有两个,即金钱和权力,富和贵。

就经济层面而言,短衣帮依靠自己的辛苦劳动尚能基本保证物质生存,而孔乙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权力地位而言,孔乙己连秀才都不是,根本不具备进入官场的资格,当然也就不拥有任何政治权力。因此,就实际地位而言,他基本上类似于乞丐,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比短衣帮都不如。既然如此,那他为何要穿长衫呢?这实际上是他维护自己人格自尊的一张皮。他的长衫就是读书人的自尊和面子。

孔乙己 “身材高大”,既然如此,就应该能够如短衣帮一般靠从事体力劳动自食其力,但他读了书之后,真本事没学到,传统读书人的面子虚荣心却上去了,不习惯于也羞于从事体力劳动,哪怕是为了生计也不肯。其次,既然身材高大,在遭到他人嘲讽羞辱的时候,就完全可以用拳头威胁和回击,然而他并不如此,这与其说体现了他的善良,不如说彰显了他的懦弱。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脸色“青白”,当然是因为营养不良,而“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则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

“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又脏又破,似乎十几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则体现了孔乙己的懒散和落魄,更是他无法振作,已经垮掉的内在精神状况之外显。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如果从性格特质来分析,不问对象和场合的满口之乎者也,是缺乏话语和人际情景意识,情商低的表现;然而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则是在显摆自己是读圣人书的读书人,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知识优越感,并以之维护自己的自尊。简单的说,“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身份意识,就是他人格心理意义上的“长衫”。

偷盗问题:打掉孔乙己的道德优越感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沦落到了社会最底层,他维护自尊的自欺心理平衡结构就是读书人的精神优越感和知识优越感。孔乙己或许并不知道,虽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实并不表明中国社会崇尚知识文化和尊重读书人,而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前提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尊重的是你可能飞黄腾达的预期。因为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有突然考中进士做官这样一夜之间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而你孔乙己连一个秀才都捞不着,不仅现在并且未来也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么你的所谓读书人身份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就不值得尊重了。

如果不能考中进士获得实际利益,读书人的身份就只剩下读圣人书的道德优越感和有学问的知识优越感了。

可是既然孔乙己已经沦为社会最底层,只剩下读书人身份这块可怜的遮羞布了,那么大家为何还要揭开他最后一块遮羞布,脱掉他心理上的长衫,往他的伤口上撒盐呢!这不是太残忍了吗?

表面看来,大家这么做是因为精神空虚和无聊,就如现在的很多人热衷于八卦一样,不拿孔乙己开涮,何以度过如此无聊的人生,又如何能填补精神的空虚!

然而实际上,大家对孔乙己的嘲弄还有更深层的心理需求在内。如果说孔乙己的心理需求是通过穿长衫的身份标识和 “之乎者也”的话语标识来强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从而通过自欺心理平衡结构来维护自己落魄读书人之自尊的话,那么酒店的长衫客和短衣帮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长衫客的心理需求是通过嘲弄孔乙己告诉他:“你根本不配穿长衫,你不配与我等真正拥有权力和金钱的人为伍!”而短衣帮则有更大的动力来嘲讽孔乙己,因为短衣帮已经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平时出卖苦力,既辛苦又受气,这种专制权力等级结构中的底层处境是很不好受的,被剥夺尊严和时常遭受欺辱的心理创伤需要疗救,疗救的方法就是欺负和嘲弄比自己更弱处境更糟糕的人,这样通过踩比自己更低的人,短衣帮也能获得心理的优越感,那么他们心理上所受的伤害就转移出去了,心理伤痕也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孔乙己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比自己弱,踩之而没有任何风险,还能得到观众鼓掌喝彩的对象。

何况,孔乙己穿长衫之举反而使得短衣帮踩他的心理分外强烈,因为他们觉得你明明比我们地位还低,却要摆出一副高我们一等的架势,那我们就一定要剥掉你心理上的长衫,让你最底层的处境赤裸裸的现形。

你不是读圣人之书吗?你不是有道德优越感吗?那么我告诉你,你偷人家的东西了,你不过是个小偷,你有什么道德优越感可言!

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

面对嘲弄,孔乙己不回答,因为无法回答。他试图通过不加回应的方式使得嘲弄平息下去。然而从嘲弄者心理满足的角度来说,你不理睬,嘲弄带来的逗乐效果和伤害的心理满足感就大打折扣,对自身创伤的疗救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故围观者心理上不满足,他们继续戳孔乙己心上的伤疤,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沉不住气,回应了,围观者开始达到目的,心理满足感得到提升,于是进一步升级: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从涨红的脸和额上条条绽出的青筋,我们可以感知到孔乙己的自尊心被伤害的程度和他内心痛苦的程度,然而你越痛苦,大家就越开心。这就是人性,人性固然有善良同情心的一面,也有通过伤害他人心灵获得满足感的残酷邪恶一面。

“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窃书”和“偷书”,诡辩的语言游戏,读书人的自高,“君子固穷”之自欺,孔乙己勉力维护自尊之举和无力反击的弱者地位,给围观者带来了凌辱弱者的更大快乐。高大的孔乙己如果能拳脚相向,围观者未必敢这么肆无忌惮,然而他连敢打敢骂的自卫爪牙都失去了。于是嘲讽他就只有心理快感的收益而毫无风险了。试想一下,如果店里的人居然敢嘲讽丁举人,那将会是什么后果?他们又怎会嘲弄怎敢嘲弄!如果要对孔乙己的性格特质作一番概括的话:那就是懒惰,迂腐,懦弱,善良,自欺和无能。

没有人在乎孔乙己的痛苦,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作者不动声色,冷峻而克制,不事任何夸张的白描,然而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却是惊人的,对人性冷漠和恶之彰显让人觉得怵目惊心。

秀才问题:打掉孔乙己的知识优越感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 “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得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瓦解了孔乙己读书人的道德优越感,大家犹不满足,又有人直戳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痛处:读书考科举,却连最低级别的秀才头衔都没有捞到一个。此时孔乙己的 “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色。”由涨红了脸到灰色。至此,孔乙己会识字,有文化的弥补低下处境自卑感的知识优越感这层皮也被扒掉了,脆弱的内心毫无防御地暴露在他人言语利剑刺击的威力之下。至此,孔乙己心理上的“长衫”,他的人格面具,他心理上的自尊和自欺都完全被揭开和打掉了,其心理被伤害的痛苦已经达到了极点。然而,没有人在乎他的自尊和痛苦,相反,在对孔乙己心灵的蹂躏中,大家快活到了极点,“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他们的快活程度与孔乙己的痛苦程度成正比。

知识分子是否可能凭借道德人格和知识思想而超越权力金钱的评判和桎梏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当然是可能的。比如庄子和陶渊明也许贫穷如孔乙己,然而他们真有道德人格,真有独立精神,真有学识思想,所以他们的人格精神能超越权力金钱和世俗价值评判而孤标傲世,卓然自立。相反,沉迷于科举功利主义的孔乙己没有任何真正超越性的精神人格和学识思想可言,一旦科考失败无法获得现实富贵,即在精神人格上一败涂地。今之沉迷应试者,一旦失败,亦将可能如孔乙己般毫无真知和实践动手的做事能力,而只剩下 “茴字有四种写法”这一类毫无意义的学问,最后不得不心理溃败和人格解体。

技术上最最完美的小说

在《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集中,《孔乙己》这部小说论震撼力不如《狂人日记》,也不如《故乡》那么有诗意,更不如《阿 Q正传》那么幽默和有史诗般的气魄,但却一定是技术上最为完美的,这种技术上的完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伙计:无批判文本叙述者的设置

鲁迅的小说中,凡以第一称叙事的,比如在《狂人日记》、《故乡》和《祝福》中,作为文本叙述者的我跟作者本人往往很难区分开来,而《孔乙己》中作为故事叙事者的 “我”却是一个既无批判精神也无内省意识的,跟作者可以明确区别开来的无批判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视点的设置造成了如俄罗斯套娃般一层套一层的四层围观视角。

第一层围观是咸亨酒店的顾客和老板对孔乙己冷漠残酷的嘲讽和围观;第二层围观是作为孔乙己故事讲述者的酒店小伙计 “我”对孔乙己的直接围观及对围观的围观;第三层围观,是文本叙述者视角对围观的围观的围观;最外层的围观是隐藏的作者视角的围观。小伙计对自己参与对孔乙己的围观以及他人对孔乙己的围观嘲弄伤害都是无意识的,于是作为读者如果采用酒店顾客的围观视角,那么实际也参与了对孔乙己的围观,即使采用故事讲述者小伙计的视角,也是缺乏反省批判视角的围观者,这种围观实际上也参与了对孔乙己的伤害。

与《狂人日记》中的愤怒叙事语调,《阿 Q正传》的嘲讽叙事语调,《祝福》的怜悯叙事语调不同的是,《孔乙己》中的叙事语调和情感显得冷峻和克制,这就是所谓零度叙事。当然,这种克制并非无情感,冷峻并非冷漠,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深深的同情,及深刻的批判和内省的力量。极度克制的情感如遭巨石阻遏的激流般,会因这种阻遏而更加掀起汹涌的怒涛。

这种冷峻克制的叙述使我们无法简单地以如前几部作品一般与故事和文本的叙述语调认同而或愤怒,或嘲弄,或怜悯。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这种观照中更容易避免被情感裹挟,从而更加冷峻地审视孔乙己,审视那些嘲弄伤害孔乙己的人,审视小伙计无批判的叙述,并进而反省自身:我是谁?我是如孔乙己一般道德人格学识思想和生存能力进取心皆缺乏的心理自卑自欺的懦弱无能者吗?还是如酒店顾客和老板一般嘲讽戳伤孔乙己心灵的冷漠残酷者呢?还是如小伙计一般对这种残酷毫无批判无反省的围观者呢?也许我们还会意识到,正是潜移默化中受到了酒店成人世界冷漠残酷的身教,曾经天真善良如小伙计一般的孩子才会很快就无意识中学习和复制了成人世界的冷漠和残酷。

如果我们走出文本叙述者视角,而采用隐藏的作者视角,也许我们会在悲悯孔乙己,愤怒那些残酷的嘲弄者,反省自身是否也会是心理行为同构的围观者的同时,进一步发问:是什么造成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围观者心灵的冷漠和残酷!丁举人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为何对他没有丝毫同情?短衣帮和孔乙己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人物,为何对他也没有丝毫同情呢?小伙计还是个孩子,为何也对他没有丝毫同情呢?大家都是人,为何都对他没有作为一个人本能的怜悯和同情心呢?

在这种发问中去反思,反思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精神的和人性的黑暗病灶。如此,才有疗救心灵创伤和疾患的可能。

快活的空气:以笑声反衬悲剧

作者不仅在叙述语调上采用了冷峻克制的零度叙述,还把孔乙己的心灵痛苦和人生悲剧置于世人快活而冷酷的笑声中,这种以笑声来反衬悲剧,以喜剧般的声响来烘托悲剧气氛的写法使得人性的冷酷和不动声色的悲剧更加撼动人心。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什么 “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语言和叙述的匠心

《孔乙己》这部篇幅很短的小说在技巧上的完美,除了叙述视点的精心设置,以笑衬悲的氛围烘托,也体现在语言技巧尤其是白描手法的传神而精湛的运用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昨天
嗅嗅挖金  ·  菜哭了
昨天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网易有道,寻找同道人,有你更精彩
7 年前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别乱剪头发,你的脸型只适合这些短发!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