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苹果链、AI智能眼镜、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Meta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为600~65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天弘科技AI业绩及指引超预期,英伟达有望在3月的GTC大会推出GB300服务器,Ai算力硬件高景气持续,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AI-PCB需求持续旺盛,一方面是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强劲,CSP厂商自研ASIC芯片服务器爆发,此外还有800G交换机需求大幅提升,PCB也随之量价齐升,继续看好AI-PCB核心受益公司。苹果iPhone 16机型在已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市场中销量更好,并在4月适配更多语言,有望在3月发布SE4机型,苹果链核心受益公司Q1业绩有望高增长;AI眼镜需求爆发,美国不断出台制裁措施,自主可控进一步加速。我们认为AI端侧应用正在加速,有望给智能眼镜、TWS耳机、可穿戴及手机/PC等硬件产品带来创新和新的机遇。继续看好苹果链、AI智能眼镜、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建议关注:沪电股份、立讯精密、恒玄科技、胜宏科技、瑞芯微、生益电子、生益科技、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水晶光电、蓝特光学、歌尔股份、方正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传音控股、江丰电子、铂科新材、顺络电子、三环集团、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电科技。
立讯精密:Apple Intelligence重新定义AI边端,2025年苹果换机周期可期。①软件方面,Apple Intelligence系统逐步上线升级,有助于带动新一波换机周期;硬件方面,2025年苹果有望发布iPhone 17 Slim,Slim款可能是十年来最大的外观改款。②公司自2020年切入iPhone组装后、成为公司重要增长引擎。我们估算目前iPhone组装份额为20%,预计未来伴随组装份额持续增长、利润率抬升,带动公司利润持续增长。③公司作为Vision Pro的OEM厂,未来有望深度受益产品放量周期。
沪电股份:高速通信类是保证公司成长的关键。公司高速通信产品主要用于交换机、服务器、运营商通信,客户覆盖包括国内外主要的设备商和云计算厂商,是A股PCB中涉及海外高速运算敞口最大的厂商,也是参与全球AI运算供应的关键厂商,未来有望随着AI市场扩容而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汽车类产品主要供应全球龙头TIER1厂商,并且依据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至覆盖多类域控制器用HDI产品,汽车智能化趋势将为公司带来成长贡献。
江丰电子:公司以溅射靶材业务为基础,战略布局半导体精密零组件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海外对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的限制范围持续扩大,国产设备加速验证导入,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持续受益国产替代。24Q3公司回购股份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东睦股份:公司是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业务,PS业务为国内龙头,SMC业务产能为全球第一梯队,MIM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绑定国内大客户。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三大业务多元协同发展。
中际旭创:公司作为全球第一梯队光模块供应商,下游深度绑定大客户。1.6T光模块有望于2025年上量,根据公司公告,行业客户2025年800G需求指引相比于2024年大幅提升。1.6T产品需求受GB200应用有望持续提升。硅光有望成为公司重要优势,公司已有1.6T硅光解决方案和自研硅光芯片,未来有望放量。
生益电子:公司是传统高速通信类覆铜板生产厂商,在服务器需要用到高多层板上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服务器类客户覆盖了国内主流客户群和海外部分客户,随着国内加大训练端算力需求、海外AI相关应用加速推出,公司服务器类PCB将迎来增长。
天孚通信:25年需求清晰,海外云厂商在持续加大AI大模型以及AI数据网络硬件方面的投资。海外工厂进展顺利,800G/1.6T光引擎需求释放叠加产能瓶颈逐渐缓解。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叠加公司产能瓶颈缓解、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经营状况有望持续提升。
顺络电子:公司持续多元化布局,汽车电子、光伏储能、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打开向上空间。Q3单季度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Q3税前利润首次突破3亿,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环增29.43%,同增15.57%。汽车业务受益于国内诸多大客户在BMS、功率共模器件、驱动变压器等产品上放量,同比高速增长,收入占比明显提升,手机、泛消费同环比保持增长。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68、11.42、14.34亿元,同比+35.56%、+31.52%、+25.61%。
Credo:FY25Q2(24.8~24.10)营收创纪录,达7203.4万美元,同比+63.6%,环比+20.6%。公司迎来收入环比加速时刻,指引FY25Q3收入1.15~1.25亿美元,中枢环比增长67%,GAAP毛利率60.6%~62.6%,Non-GAAP毛利率61.0%~63.0%。公司预期FY25Q4实现双位数环比增长,并预计FY26收入实现50%左右的同比增长。除了原有头部云厂商以外,公司与XAI也进行深度合作。公司本季度有三家客户收入占比超过10%,其中微软收入占比达到11%,公司第二家AEC大型客户收入占比达到33%,另外公司本季度有一家新的大型客户导入,收入占比达到14%。
Marvel:FY25Q3(24.8~24.10)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11.01亿美元,同比+98%,环比+25%,公司宣布与亚马逊深度合作,并达成了长达五年的协议,产品包括定制化芯片、光模块DSP、AEC DSP、PCIe retimer等。对于FY25Q4,公司预计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环比增长将达到20~25%。公司维持FY25、FY26 AI收入分别为15、25亿美元的指引。其中定制化芯片营收分别为5、10亿美元,主要来自定制化AI芯片。
博通:FY24(23.11~24.10)AI营收达到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公司FY24 网络端收入达到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AI网络收入占比76%,同比增长158%。公司预计FY27公司AI网络和AI ASIC的SAM可以达到600~900亿美元。公司下一代XPU将采用3nm制程,预估将在FY25H2对客户发货,公司目前已经有三家ASIC客户,将在未来产生收入,同时与其他两家客户开始合作,预计将在2027年之前产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