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前两天,铺子的朋友圈被一篇《我是范雨素》文章刷屏了,一位44岁初中毕业的育儿嫂,闲暇时用纸笔写下十万字,打动无数人。
她记录下生活里出现的各色人等,笔下有看透世事的睿智和幽默。
这让铺子想起另外一个特别的女性,
2014年,导演约翰·马卢夫专门为她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寻找薇薇安·迈尔
本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豆瓣上分数也极高。
寻找薇薇安的,是本片导演约翰·马卢夫,
约翰为了搜集旧时代的资料经常去逛各种旧物市场,
一次机缘巧合,他买下了一箱属于薇薇安·迈尔的旧胶卷底片。
薇薇安拍摄的小丑
薇薇安的摄影作品明显比业余摄影师好太多,
但他在网络上却搜索不到任何关于薇薇安的信息。
直到2009年,他在网上找到薇薇安迈尔的讣告,她已经去世了。
他从箱子里薇薇安留下的票据、笔记本,不断寻访薇薇安生前所认识的人们,试图一点点拼凑出她的样子。
他发现,这个有着惊人才华的街头摄影师,职业身份其实是一个辗转于不同人家的住家保姆。
日常工作是打扫、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她一生未婚,没有亲密朋友,与亲人同样很少来往。
雇主们用来评价她的词语是神秘、古怪、矛盾、大胆……
在他们的描述中:
她喜欢穿男式衬衫,个子很高,会把刘海高高地扎起来,走路时手会像机器人一样摆动,像苏联女工。
但唯一不变的是:脖子上永远挂着一个照相机。
这台相机,是如今已经停产的禄来双反,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隐蔽。
它让薇薇安可以随时低头对焦,在街头的人们注意不到的时候,就拍下照片。
因为镜头位置较低,拍出来的人像,大多略微处于仰视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伟岸。
影片中一位专家这样描述街头摄影师:
街头摄影师都比较合群,在人群中他们感到自在,但他们又是孤独的,有趣的孤独与合群的混合体。
他们观察、拥抱、投入,也得尽可能后退、尽可能隐形。
这描述与薇薇安的孤僻、重隐私极为吻合。
她很少谈论自己,去商店买东西,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肯留下电话,只匆匆留下自己的假名。
几乎所有雇主对她的家庭、过往的经历一无所知。
而她到达雇主家请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请装一把锁
但薇薇安也有热爱人群的一面,她每天坚持阅读报纸。
还会在去超市购物的途中,去采访人们对于新闻时事的看法。
她甚至还自己拍过一部DV《1972年芝加哥母婴命案》,走访案发现场的邻里, 去殡仪馆采访。
就像那个时代的记者一样。
薇薇安拍摄的DV片段
她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却不擅长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
不止一个被她照料的孩子认为,她不算一个称职的保姆:
孩子摔倒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扶,而是拍照。
情绪激烈时,她会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做出过分的举动。
年纪越大,薇薇安越发活得像个隐士,举止也越发奇怪。
没有雇主能够再和她友好地相处,
她最终成为流浪在街头巷尾,坐在长椅上喃喃自语的怪阿姨。
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冲印、不发表自己的作品,这至今是个谜。
但薇薇安的作品,依然牢牢吸引住无数人的目光。
b站关于这部纪录片的弹幕里,甚至有网友感慨,
“她是个女巫吗!现代最后一批女巫?”
薇薇安的才华和她的性格都如此独特,她是热情的记者和摄影师,也是生起气来会伤人的怪咖。
她的镜头下:有落魄的穷苦人,有身披华裘的贵妇,橱窗里的模特四散的假肢和高大的马匹,也有搞怪却可爱的她自己。
她从一个雇主家流浪到另外一个雇主家,带着她数不清的箱子和底片,也带着她的一生。
在这个更多时候活着仅仅意味着“生存”的时代,
薇薇安和范雨素们质朴却充满灵性的记录,
这些自由且充满热爱的美丽心灵,不管早晚,总是会发光的。
(b站有在线)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