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坐高铁碰到哭闹不止的孩子,该不该指责家长?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10-20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前几天主持人孟非发微博说:“高铁上很多熊孩子发出的噪音其实远不如他们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发出的噪音。国外已经有女性专用车厢,中国高铁为什么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专用车厢?”



看得出来,孟非近期的一趟高铁旅程,饱受“熊孩子”及其家长的困扰,并引发了网友成千上万条议论。


——有的认为,熊孩子背后一定有熊家长的存在,孩子哭闹是家长没有管教好;

——有人提出异议,不能一竿子打死,孩子哭闹不可控因素很多,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定论;

——有的家长则认为,孟非不明白这是孩子的天性,他应该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甚至有文章批评孟非摆出一副高端人士的面孔情绪化地指责某些群体,实在太自恋太傲慢。


我们先不说这个“专有车厢”的事, 仔细看,其实孟非并不是主要说孩子“熊”,他明明说的是“ 一家人‘哄 孩子的噪音更难忍啊 ”!


2

其实,坐车时孩子哭闹,我也为此头疼过。


那是我女儿第一次坐高铁去旅行,大概两岁半左右,虽然她平时很乖,但想到 高铁 近八个小时的旅途,我还是有些担心。


当我带着女儿上了高铁,起初她是很开心也很兴奋,但不到半小时,她便开始烦躁不安,企图哭闹,我一下子觉得很难为情,耐心安慰她,女儿却越哭越厉害,看着邻座阿姨神色变得不耐烦,我把她抱到了洗手间。


我给她充足的时间去排解不良情绪,然后把在家中我们的约定摊开来给她说,并学着她的样子给她找麻烦让她感同身受,总之我把在网上看到的一切能用来说服她的办法都用了。


最终孩子向我保证会尝试不给别人找麻烦,并要求我直到下车前都要陪她玩她喜欢的东西,我答应她后带着她走出洗手间准备回座位。


期间我也想好了要跟邻座的阿姨道歉,毕竟给人家带来了困扰,可还没等我走回座位,就听到她正在打电话诉苦,痛斥我女儿的“斑斑劣迹”,一句一字都在刺痛我的内心。


——她说我的女儿是个熊孩子,哭闹的时候不顾及旁人的感受

——她说我根本管不了我的孩子,只会给别人找麻烦,一看这个孩子就没家教

——她说熊孩子一般都是有熊家长做后盾才如此嚣张,她这趟高铁坐的太倒霉了


我从没想过,一直以来被同小区的宝爸宝妈们羡慕的乖宝宝,有一天会被人称之为熊孩子。 尤其是,我和孩子的爸爸是异地生活,从怀孕开始基本就是自己照顾自己。


孕期吐的一塌糊涂时,也没掉过半滴眼泪,产检一直是独来独往,到预产期那天都是自己开着车去医院检查。 生完孩子以后几乎是自己照顾孩子, 孩子生病、自己身体不舒服、工作受了委屈,怕远在他乡的娃爹担心,我都尽量不告诉他。


多少个夜晚,想到这些年的苦,也是咬咬牙挺过去,都没有觉得委屈过。 然而此刻,我正被别人说我的女儿有多不好、我根本就给不了孩子好的教养、我是失职的妈妈……我的内心真的委屈极了!


我好想冲上前去反驳,然而看着刚刚被自己安抚好的女儿,我最终还是忍住了。


3

坐下来我开始反省,为什么人家要这么说我和我的女儿?什么是熊孩子?难道我们当了爹妈,都没有权利带孩子出来玩了吗?……


教育和引导,也许我还要继续学习。当我遇到并学习了徐桂凤老师的 《改变孩子不良情绪行为的21课》 系列课程后, 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都是他的语言、他的需要。


(点击图片进入)

比如孩子认生、焦虑、吃手、哭闹、不爱分享,在没听课之前,面对孩子教育,我总是很急切地想知道怎么办,然后去实施如何纠正她的行为,孩子被安抚后,我还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可是我却从来都没思考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孩子不会说的时候,这种深入了解尤其必要!


从来没有一本书、一套课程,如此详细来解读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我在这里推荐给你, 可以扫码了解详细内容:

给孩子一些时间,

给我们自己更科学的认知和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健康圈  ·  年货挑选技巧之三:糖果篇
8 年前
三国演义  ·  或许,他才是水浒中最睿智的人!
8 年前
玩家俱乐部  ·  微信更新了,这个隐藏功能太实用!
8 年前
金融行业网  ·  假离婚产业链
7 年前